真正擊敗胡雪岩的人,不是李鴻章更不是盛宣懷,而是另一個高人!

2022-03-20   耀眼生活

原標題:真正擊敗胡雪岩的人,不是李鴻章更不是盛宣懷,而是另一個高人!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桃花扇》

中國近代史是一汪巨大的泥潭,其中多少風流人物幾經沉浮,窮極一生只為一件事——救國。除了清政府的自救運動外,中國商人的力量也是不容小覷的。這個在中國飽經歧視的群體,竟然翻身成為近代中國的拯救者。

在這段風雨兼程的時光里,有這樣一位人物,他白手起家,從一個放牛娃奮鬥成為聞名中外的徽商,其建造的商業帝國竟然在各方勢力的夾擊下在一夜之間倒塌。他就是胡雪岩。

一、白手起家放牛娃

胡雪岩生於道光年間,是安徽省一戶農民的兒子。胡雪岩的家庭是中國典型的小農家庭,沒有多餘的錢供胡雪岩讀書,反而經常讓他幫家裡面放牛。誰能料想到,一個放牛娃在將來竟然會成為風頭無幾的大商人。

父親在胡雪岩剛剛12歲的時候就去世了,這對於胡雪岩的家庭來說是一個晴天霹靂,他們的生活更加缺少了保護,為此其不得不走出去闖蕩社會,在糧鋪、火腿商行、錢莊等都干過。儘管胡雪岩從事過的行業不勝枚舉,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商界。

胡雪岩度過了三年的學徒期,在16歲時正式成為一名錢莊夥計,此時的胡雪岩也正式從斟茶倒水的下等員工晉升到管理帳本的手藝人。不久後,杭州阜康錢莊的掌柜將胡雪岩收入囊中,專門傳授經營技巧。胡雪岩沒想到,這將是他第一個貴人。

於掌柜雖有妻子但膝下無子,胡雪岩的出現填補了這一缺憾。胡雪岩保持著一貫的靈活和賣力,給於掌柜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後者一度將其視為親生兒子,更是在去世前將自己的錢莊留給了他。

胡雪岩憑藉著這個錢莊結識了湖州知府王有齡(後變成杭州知府),這是他的第二個貴人,正是王有齡讓胡雪岩開始接觸到官場。

二、鋪建帝國紅頂商

得到王有齡的支持,胡雪岩成為了湖州公庫的代理人,憑藉這一優勢,胡雪岩做起了絲行的生意,他的方法就是用公庫的錢財扶助農民養蠶抽絲,再統一收購這些絲,將其轉運到浙江,期間不需要支付任何的關稅和利息,大大縮減了成本。

此外,胡雪岩還將目光鎖定在了藥店生意,他憑藉三寸不爛之舌說服浙江巡撫黃宗漢入股藥店,利用運糧的道路和人員暗中交易供藥業務,使得藥店規模迅速膨脹。

在商海馳騁良久,胡雪岩成為了一名小有名氣的徽商。其後更是在庚申之變中向軍界拋出了橄欖枝,使得自家的錢莊變成了軍費的落戶地,胡雪岩聲名鵲起。

太平天國時期,杭州成為太平軍攻打的目標,胡雪岩利用上海和寧波的物資協助杭州抵禦太平軍,不料杭州城仍然失陷,胡雪岩慌了,但上天很快為他送來了第三個貴人,那就是左宗棠。

曾國藩為了迅速解決太平軍問題,緊急潘派遣左宗棠任浙江巡撫,專理對太平天國的軍事行動。左宗棠到任後立馬招募當地的名人,胡雪岩就這樣進入了他的視野,胡雪岩被委以重任。杭州城解圍後,胡雪岩全權管理後續事宜,這為阜康錢莊搭上了快車。

太平天國運動成就了胡雪岩,既為他送來了左宗棠這個大靠山,又讓他的商人內核披上了一件官吏的外衣,從此刻開始,胡雪岩正式成為了一名的紅頂商人。

此後,胡雪岩穩定操盤,組織結成了絲商聯盟、創辦了大名鼎鼎的「胡慶余堂」藥號,手下的錢莊也是存款無數。風光過後,胡雪岩的終結者來了。

三、一山還有一山高

對於胡雪岩在1885年的鬱鬱而終,世人眾說紛紜,首當其衝的是李鴻章。當時外國勢力企圖進一步吞噬中國,朝廷出現了以左宗棠為核心的邊防說與以李鴻章為核心的海防說,而胡雪岩肯定是站在左宗棠一邊的,這是為何世人猜測是李鴻章制裁了胡雪岩。

盛宣懷是清末洋務運動的著名官吏。事實上,盛宣懷的頂頭上司是李鴻章,與其要說盛宣懷針對李鴻章,倒不如說是李鴻章針對胡雪岩,從根本上看是李鴻章針對左宗棠,因此這和上述說法一樣都是有爭議的。

深究歷史我們發現,打壓胡雪岩的真正操作者是中國最大的買辦商人席正甫。席正甫何許人也?

當時,中國商人只分兩類,一類是本土商人,一類是買辦商人,二者最大的區別就是有無外國資本做後盾。儘管胡雪岩名聲大噪,卻抵不過滙豐銀行的最高買辦席正甫。

胡雪岩最初組織絲商聯盟的目的是爭奪中國絲織市場上的定價權,而這恰恰觸及到了外商的底線,一旦外商的盈利情況出現了問題,洋買辦的分紅和保證金都會受到影響,這勢必會引起買辦階層的反撲。

憑藉滙豐銀行強大的資金實力,席正甫壟斷了上海的金融業。當胡雪岩的生絲大業即將塵埃落定時,歐洲的生絲突然豐收,外加中法戰爭爆發,這使得胡雪岩的周轉資金出現了問題。此時,席正甫向全上海的錢莊和典當鋪施壓,胡雪岩無力回天。

在左宗棠病逝後,胡雪岩也鬱鬱而終。一代傳奇,就此隕落。

小結:

在晚清傾頹的這幾十年里,悲劇層出不窮,胡雪岩的失敗不過是中國近代愛國商人的一個縮影罷了。眼看他的高樓平地而起。眼看他的高樓轟然倒塌,這是救國心的悲涼。

左宗棠也好,李鴻章也罷,盛宣懷又如何,擊敗胡雪岩的難道不是卑鄙的外國侵略者嗎?倘若國人擰成一股繩,鞏固好本國的工商業基礎,局面當然會有所不同。

幸而有良知的愛國人士還是占大多數的,舊中國也在眾人的努力之下走向了新時代,當中必然不能忽略前人們的赴湯蹈火。

參考資料:《桃花扇》《中國近代史》《胡雪岩》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