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京劇《長空烈焰》:天涯海角,守望崇高

2023-12-19     搜狐音樂

原標題:現代京劇《長空烈焰》:天涯海角,守望崇高

一個黨員就是一把火炬,足以燃起民族復興的希望之火。一個黨員就是一朵蒲公英,他的根深深扎在故鄉的泥土之中,將畢生光陰奮鬥在祖國的大江南北,世界的五湖四海,用汗水播撒,以心意灌溉,傾盡全力地為腳下這片土地奉獻。由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共威海市委宣傳部策劃出品,青海省演藝集團、威海市夢海演藝公司創排演出的現代京劇《長空烈焰》,通過現實主義典型化的藝術創造方式,將傳統京劇表演程式與現代舞台多媒體演繹相結合,動人地呈現了「兩彈一星」元勛郭永懷同志,「拳拳赤子心不改,當以我血薦軒轅」的一生。

歷史人物的傳記式改編,一般是按照時間線索來徐徐推進,從容地勾勒出主人公跌宕起伏的一生。與電影、紀錄片等其他表現形式的娓娓道來不同,《長空烈焰》在情節設計上格外注重劇場的表現特徵,以影響人物成長曆程的重要節點、展現人物抉擇的關鍵場面為紐結,串珠式地聯結起人物的一生。

青年時代的郭永懷意氣風發、才高八斗,甘願放棄留學機會,怒斥日本侵略者,振臂高呼不做亡國奴;憑其非凡才略在海外訪學七年後,既攻克世界難題,又與同樣心繫祖國的留學女青年李佩志同道合、情意相投;建國以後,百廢待興,在安逸舒適的康奈爾大學校園內,郭永懷始終心繫祖國,美國當局的一次次威逼利誘也抵擋不住一封封越洋書信喚起的家國情懷。在攻克機密工程期間,郭永懷夜以繼日奔走在一線,因冷落妻女家人而倍感愧疚,權衡與解決「小家」與「大國」的平衡之難,是能展現英雄與其親人,不同凡響的氣魄與胸襟的良好例證。在炸彈意外爆炸,造成五位戰士壯烈犧牲時,郭永懷強忍悲痛,親自主持試驗、收集數據、保證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爆炸成功,為國防建設做出歷史性的突破貢獻。在算出熱核飛彈數據的當下,他喜不自禁,不顧旁人勸阻連夜坐飛機返回首都向中央報告,卻也因此壯烈犧牲。

在科研、情感、家庭、教育不同故事線索的交織之中,一個飽滿立體、有血有肉、崇高偉岸的人物顯現出來。作為一名去偽存真的研究者,他傾盡畢生之力鑽研核武器,為一個個數據、設備與新方案的誕生而由衷喜悅。作為一名忙於工作的「不稱職」的父親,他盡其所能地教育女兒,要走好工農兵結合的道路,嚴格之餘也多次流露出一位慈父的關心與憂切,在臨行前的家書中還記掛著女兒缺少的那一雙棉鞋。作為研究院的院長,他是中流砥柱,始終和一批奮鬥者站在一起,勠力同心解決問題。在郭永懷同志的帶領下,我們還在舞台上看到了一群青年學生、研究者們,他們會為一道算不清楚的題目,在教室、花園、研究所里爭論不休,也會認真學習當時國外關於飛彈、氫彈、轟炸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思考如何解決中國高精尖武裝設備的實際問題。

「思緒飛馳解疑難,何懼廢寢與忘餐。反覆推敲和運算,答案就在分寸間。」在技術設備不發達的20世紀五六十年代,手稿承載了一位學者的寶貴研究成果,一筆一划既是辛勤耕耘的產物,又是智慧結晶的凝練。在本劇中,手稿儼然情節發展與人物形象塑造的核心意象,在兩次重要的轉折點上均有出現。一次是回國在即,面對美國當局的重重阻撓,他義無反顧地將手稿全部丟進焚燒的壁爐里。太太李佩女士痛心疾首地將其搶救出來,在她看來,這些都是他十幾年如一日的鑽研,以心血「熬」出的成果,但在郭永懷本人看來,「只因多年熬血汗,字字凝在血液間。一片丹心天可鑑,為祖國謀振興,一往無前」,若手稿不能發揮報效國家的價值,那也絕不能讓它成為歸鄉的阻礙,強權者的把柄。這份壯士斷腕的勇氣與魄力決非常人能及。而另一次也是人生的最後一份至關重要的手稿,則是他從青海試驗基地帶回北京的手稿。在舞台表演時,演員採用了一個定格的姿勢,直面觀眾,雙目瞪圓,目光堅毅果敢,在遭遇飛機失事瞬間能近乎無意識地與警衛員緊緊相貼,用血肉之軀護住了那份絕密科研資料。由此可見,手稿不僅記錄了一位研究者「上窮碧落下黃泉」的探究歷程,更生動鮮活地彰顯了「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崇高人格,而這也是一代科學工作者篳路藍縷,拼搏奮進的歷史寫照。

在京劇的舞台調度中,鑼鼓節奏意義重大,廣州大學人文學院戲劇與影視學系副系主任藍穎認為,京劇的鑼鼓節奏在京劇舞台表演上所起的作用遠遠大於伴奏本身,它的關鍵功能是「識別」,將京劇舞台中的各類表演符號,如演員表演程式、唱腔、裝扮與布景等綜合起來,使觀眾能識別出演員的特定身份在彼時彼刻從事一種什麼活動。在繼承傳統戲劇的程式化表達基礎上,現代京劇利用多媒體聲光電技術,將多重質地的音軌疊合交錯,輕重緩急、虛實交融、萬籟登台、眾聲協調,使鼓點成為引領唱腔、念白、旁白的指揮棒,調度中式演奏與西式樂器的樞紐,推動故事情節循序漸進、引人入勝的動力裝置。此外,數字螢幕的應用突破了原有京劇舞台物件的形制與表意方式,更加直觀地呈現出被列強侵占的上海、和諧舒適的大學校園、艱辛簡陋的試驗環境,以及最後通過「走馬燈」的設計,讓郭永懷重新「回到」故鄉威海,在溫柔和煦的海風中講述自己的一生。

「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創新發展京劇的現代表達,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講述革命先烈的奮鬥歷程,使歷史人物登上公眾舞台,讓崇高者的偉岸形象撼動一代又一代人,滋潤其心靈,豐碩其精神。(文/葉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55937bcba8694f583abc3de48a9ce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