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富馬斯克要生10個娃,還給娃辦了所學校

2022-04-07     遇言不止

原標題:首富馬斯克要生10個娃,還給娃辦了所學校

他是一個純粹的工程師,他讓大家看到科學很酷、理工很酷、開源很酷、製造很酷,創業可以不是零和遊戲,科幻小說可以照進現實。

——遇言姐

剛出爐的《福布斯》富豪排行榜, 馬斯克以2190億美元的凈資產,毫無懸念取代亞馬遜老闆貝索斯, 身居首富。

頂級富豪排行榜起起伏伏,凈資產是根據股價折算的,排位其實沒有太大意義。

不過,特斯拉的股票真的是非常堅挺,世道欠佳也不拉挎,跌一跌又能漲回去。這幾年,遇言姐眼看身邊幾位朋友因為重倉特斯拉實現了財務自由。

由於疫情和戰爭對股市造成衝擊,2022年的億萬富豪榜上榜人數比2021年減少了87人,財富總額也減少了4000億美元

要說馬斯克真是現象級人物,人要是成事了有錢了,一言一行都攪動著全球市場。

這兩天的新聞又說,占有9%股份的馬斯克成了推特的第一大股東。

難不成是因為老馬自己愛發推就買下了平台?

馬斯克買下推特後,不少人呼籲讓他允許川普重回推特

可能是打算培養一支繼承人部隊,酷愛生娃的馬斯克,成就超越了葫蘆爹。

去年年底,老八出生,老馬家終於迎來第一個女娃。

馬斯克的大兒子出生後夭折,所以現有6兒一女

老八閨女的名字是Exa Dark Sideræl Musk,暗黑什麼的看起來好二次元,不過還是比她哥X Æ A-12看起來正常一點。

據當媽的說,Exa取自超級計算機中的術語,Dark代表未知,Sideræl則是恆星Sidereal的精靈式拼寫。

給孩子起這種中二名字的爹,在知乎上是要被吐槽鄙視的。換成馬斯克......好吧,您開心就好。

就來盤點一下老馬家這八個孩子。

2002年,馬斯克和第一任妻子威爾遜生下大兒子,孩子出生10個禮拜時因為綜合症夭折。

後來馬斯克可能覺得自然受孕效率太低,就開始做試管嬰兒,一次兩個三個地生。

2004年, 威爾遜生下雙胞胎。

2006年,威爾遜生下三胞胎。

要說做霸道總裁的妻子也是不容易。

2020年,前女友格萊姆斯自然受孕生下老七。

2022年,前女友格萊姆斯使用代孕生下老八。

馬斯克家生了老八這件事兒,還是《名利場》雜誌意外發現的。

雜誌採訪馬斯克的前女友格萊姆斯時,聽到樓上傳來嬰兒的哭鬧聲,格萊姆斯直接承認家裡添丁。

要說馬斯克和前女友格萊姆斯的關係也是沒個準兒。

兩人在2018年被爆出交往,2020 年生下兒子X Æ A-12。

去年7月,馬斯克發推說: 想要第八個孩子,最好是個女兒。

去年9月,馬斯克說自己和格萊姆斯處於半分居狀態,彼此相愛、關係不錯。

去年12月,代孕的女兒出生。

之所以選擇代孕,是因為格萊姆斯在懷頭胎的時候出現健康問題,神經被壓迫到,還遭遇大出血。

之後,《名利場》採訪格萊姆斯。格萊姆斯說馬斯克仍然是自己的男朋友,但是沒有住在一起,兩人關係比較靈活。還說,他倆一直想要生至少3、4個孩子。

今年3月10號,名利場的採訪發布後,格萊姆斯又立刻發推,表示自己和馬斯克「再次」分手了。

至於兩個人分手的原因,疑似跟馬斯克太「摳」有關。

格萊姆斯抱怨馬斯克過著貧困線上的日子,自己受不了住在沒有安保的預製小房子裡,天天被鄰居追著拍。床墊上有洞馬斯克也不肯換一個,還讓女友連續吃了8天的花生醬。

馬斯克賣掉洛杉磯的豪宅後就租住在這個5萬美元的簡易房裡

不過老馬是不愁沒人替自己生孩子的。

老馬的新任緋聞女友是27歲的澳大利亞演員Natasha Bassett,又甜又靚,還是金髮,非常符合馬斯克的審美。

畢竟,前兩任妻子都被馬斯克要求過染淺金色的頭髮。

至於馬斯克為啥對生娃這事兒如此執著。

他自己的回答是: 「不夠多,人不夠多,這一點怎麼強調都不為過。沒有足夠的人,文明就會崩潰。」

又說,自己要以身作則,踐行自己的理論。

馬斯克的生娃論公布後,大家的反應是:反正咱是生不起,他要生就生去吧

馬斯克由於自己小時候的經歷,對學校教育一直持有懷疑態度。

曾經霸凌過馬斯克的同學在網上說,小時候的馬斯克是一個奇怪的孩子,他對學校課程不感興趣,經常在課堂上做白日夢,不想跟其他孩子交朋友,總喜歡指出別人的錯誤。

馬斯克自己則說,學校對於他就像是折磨。

遇言姐說,這不就是少年謝耳朵麼?

馬斯克在《少年謝爾頓》中有過出鏡,真懷疑少年謝爾頓是照著他拍的

可能出於這些原因,馬斯克一直對學校教育十分鄙夷。

他喜歡看的,血腥與色情齊飛的科幻動畫片《瑞克和莫蒂》,第一集裡就大罵學校教育愚蠢無聊沒屁用,難怪合馬斯克的胃口。

《瑞克和莫蒂》,科學家姥爺天天把外孫從學校拽出來,帶著他跑去各種奇葩多元宇宙里鬼混

馬斯克的兒子們原本在洛杉磯一所叫Mirman的私立學校上學,學費3萬3千美元一年,但是馬斯克還是覺得不夠好,自己建了一所學校給兒子們。

學校就在Space X工廠里,招收8到13歲的孩子,負責人是馬斯克從Mirman挖來的。

這所名叫Ad Astra(拉丁語「致星星」的意思)的學校不分年級,混班上課,不學體育、不學音樂、不學外語。

馬斯克說, 教育要讓孩子學會解決問題,而不是丟給孩子們一堆工具。家長和老師也不用特地鼓勵孩子們玩,因為通過遊戲來學習是很自然的事情。

他打了個比方——

傳統教育在學習發動機的結構時,會先教學生使用螺絲刀和扳手。

而馬斯克的方法是把順序反過來。

先介紹給學生一台發動機,然後讓大家想辦法拆開它,之後再教給學生如何使用螺絲刀和扳手。

這樣一改,學習的主動性就建立起來了。

孩子們在這所學校還能學什麼呢?

人工智慧、電磁脈衝、戰鬥機器人。

為了鼓勵孩子們創業,學校還開發了自己的貨幣系統。

真是越聽越覺得是謝耳朵應該去的地方。

BBC在2018年採訪過這所學校,但是馬斯克不允許透露學校詳情,BBC只能表示確認學校真實存在

Ad Astra開辦第一年,只有10幾個學生,除了馬斯克自己的5個兒子,其他都是Space X職工的孩子。

即便是Space X的子弟,也沒幾個上這學校的,可能是因為教學大綱太過脫俗,一般家庭還是不敢冒這個險吧。

畢竟,首富家的孩子怎麼折騰都行,普娃可是付不起失敗的代價。

外界傳言Ad Astra允許學生玩火焰噴射器。對此,學校負責人說:我們有化學實驗室,但沒有火焰噴射器

Ad Astra最多接受40個孩子,學校弄得神神秘秘的,網頁上只有一個登錄入口。

不過,前年Ad Astra分化出來一個網校——Astra Nova,允許更多孩子體驗前衛的教育。

網校是馬斯克出資的,但他本人不負責管理。但是,如果老師無法回答學生的問題,學生可以直接發推@elonmusk

網校有全日綜合課程,也有單日補充課程,招收10-14歲的孩子,學費7500美元/年。每年的報名截止日期是1月17日。

雖然是非盈利機構,這價格也不便宜啊。

網校的幾個教學手段包括——

團隊合作、擁抱混亂、大膽假設、勇於犯錯、反思成長、不限高度。

聽起來就像是一場最大程度放縱孩子們「野蠻生長」的遊戲。

其中,有一款Synthesis課程,遇言姐還蠻想試一下。

這個課程每周一次,學費180美元/月,招收 6 到 14 歲的孩子,通過團隊協作解決問題。

註冊這門課的學生大多來自美國、俄羅斯,以及其它的一些歐洲國家。

此外,這所網校還把一些自己製作的,開放性話題視頻放到了油管上。

其中一個動畫片是這樣的——

小鎮上的化工廠往湖裡排放污染物,科學家認為湖會在10年後毀壞殆盡。

商人害怕負面新聞會影響到生意,於是組織了一夥科學家出具報告:「湖水很健康 」媒體報道了這篇報告。

鎮上的政客有能力阻止污染,但是由於化工廠是用人單位,政客不願意跟他們對著干。

選民們受各種聲音的影響,不確定污染的真實情況。

10年之後,湖被毀滅。這件事中誰承擔最大責任?

還有一個動畫片是這樣的——

一家生產飛行自行車的公司擁有4個團隊:設計、工程、製造、市場。

公司的錢只夠投資其中一個團隊,如果選擇失誤就會輸給競爭對手,公司應該投資哪一個團隊?

還有一個動畫片是這樣的——

登陸火星團隊有5個太空人。

一個擅長解決問題,一個富有太空經驗,一個工作十分努力,一個懷有強烈信仰,一個最受大家喜歡。

讓誰來擔任團隊領袖?

遇言姐說,這些話題還真是蠻有趣的。

馬斯克小的時候是一個少年謝爾頓式的孩子。

整宿不睡覺讀百科全書,10歲從編程班退學,因為嫌課程太簡單。

14歲時參加IBM的編程智商測試,結果打破了所有的預設標準,讓對方無法評估。

馬斯克基於自身經驗創立的教育體系並不適合所有人,他不斷換女伴生孩子的生活方式也讓人感到有些無語。

但是,我們仍然喜歡馬斯克。 他是一個純粹的工程師,他讓大家看到科學很酷、理工很酷、開源很酷、製造很酷,創業可以不是零和遊戲,科幻小說可以照進現實。

像馬斯克這樣的異類是罕見的,但正是這一小撮人,某種程度上引領著人類的希望。

天才總能獲得格外的理解。

至於他對我們正常人有什麼借鑑意義,那麼應該——

第一,天才其實不是按照常規道路培養的,我們也不必太拘泥於學校和學習的形式,拚命地培養孩子了。

第二,人太成功也不一定幸福,至少看到馬斯克這樣極端的生活和思維方式,我們寧願安靜平常地過一生。

第三,在學校教育之外, 我們要從小教會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可能比很多科目的成績都重要得多。

最後,我們還是喜歡馬斯克的,就是因為他的「離經叛道」。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4dc252e1199993902f7a9ab24761c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