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小學老師:這話沒道理

2022-09-29     卿晨說教育

原標題: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小學老師:這話沒道理

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句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有些時候,很多所謂的教育專家口中,也會說出這樣的話語,讓長期在中小學一線教學的老師們,聽了心裡很不是滋味。學生學不好,真的都是老師的過錯嗎?因為職業關係,小編長期和很多一線中小學教師打交道。在他們看來,這句話真的有失偏頗,純屬外行說的話。下面,就讓小編和你一起來分析一下,這句話的問題,到底出在哪些地方。

教學相長,不能只盯著老師這一端

在一部分一線中小學教師看來,老師和學生之間,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係。中國傳統的教育思想中,有一個詞語叫「教學相長」,說的就是這種道理。學生的成長,需要老師的努力,也需要學生的努力,甚至還需要家庭的介入,而不是只盯著老師這一端。老師不是萬能的,尤其是在現代教育中,一個老師同時面對四五十個學生,這就意味著,老師的教育並不完全能夠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如果把教出壞學生的責任都歸結給老師,非常不公平。

有不會教的老師,也有教不好的學生

在中小學教育中,有沒有不會教的老師?很多老師都坦然承認:有。一部分老師,由於經驗的欠缺,或者知識體系過於老化,都有可能出現「不會教」的現象。不是每一位老師,都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可是,在承認有的老師不會教書的同時,我們也必須坦然承認,也有很多學生,僅憑老師在課堂上的努力,無論怎麼教都教不好。我們說這句話的意思,不是為了給這部分學生定性。而是想表達課堂教學的局限性,老師沒有辦法全面深入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特點,沒辦法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聚焦在個別學生身上。

教出好學生,家長也需要用力

想要教出好學生,不僅需要老師用心,作為家長,也需要用力。畢竟,老師只能管課堂上的幾個小時,學生大部分的時間,是在學校之外度過的。尤其是在中小學教育階段,父母的監督和指導,對於孩子的成長有著很大意義。如果把子女送到學校,就認為孩子的成長完全是學校和老師的責任,這是在推卸責任。

總之,小編認為,「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樣的論斷是非常荒誕的。你認為呢?#教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4dbfb1b772b747307a27356dad90c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