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我們講《說文解字》「辵」部的兩個漢字:「遇、遭」,這兩個字在現代漢語裡是常用字,又常「遭遇」連用,現代漢語裡的遭遇有兩個用法:(1)碰上,遇到。(2)經受的事情;生活經歷。這兩個意思均來自於「遇」與「遭」字的本義。在《說文解字》字序中,「遇」在「遭」之前,兩個字的詳情如下:
1、遇。讀音有三個:
(一)yù。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的解釋是:「遇,逢也。從辵,禺聲」。形聲字,本義是相逢,不期而會。《爾雅·釋詁下》:「遇,見也。」又《釋言》:「遇,偶也。」郭璞註:「偶爾相值遇。」偶爾相值遇,就是不提前約定好的,是不期而會。《書·胤征》:「入自北門,乃遇汝鳩、汝方。」《孔傳》(伊尹)重新回到亳,從北門進去,正好遇到了汝鳩、汝方二人。又比如《史記·高祖本紀》:「還至栗,遇剛武侯,奪其軍。」(劉邦)撤兵到栗縣,正好遇到剛武侯,就把他的軍隊奪了過來。
(漢高祖劉邦像)
現代漢語也用這個意思,比如魯迅《紀念劉和珍君》:「我獨在禮堂外徘徊,遇見程君。」用的也是不期而會的意思。
本義之外,遇還有其他用法:舉常用的說說:
(1)遭受,遇到。《商君書·戰法》:「民倦而饑渴,而復遇疾,此其(敗)道也。」眾人疲倦而饑渴交加,再加上遇到疾病流行,這是錯誤的用兵方法。又比如司馬遷《報任安書》:「仆以口語遇此禍,重為鄉黨所笑。」我因為多嘴說了幾句話而遭受這場大禍,又被鄉里之人、朋友羞辱和嘲笑。注意區分跟本義的差別。
(司馬遷像)
(2)合;投合。《孟子·公孫丑下》:「千里而見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豈予所欲哉?」孫奭疏稱:「不遇於齊王,不得行其道,故去。」得不到認可,政見不合,所以離開。
(3)得志,見賞。《史記·儒林列傳》:「世以混濁莫能用,是以仲尼干七十餘君無所遇。」由於世道混亂污濁,無人起用他,因此孔子周遊列國向七十幾位國君求官都不能得志。
(孔子周遊列國路線圖)
再比如《論衡·逢遇》:「昔周人有仕數不遇,年老白首,泣涕於途者。」用的也是這個意義。
(4)際遇;機會。《東觀漢記·耿況傳》:「太史官曰:『耿況彭寵,俱遭際會,順時乘風,列為藩輔,忠孝之策,千載一遇也。」明人張溥《五人墓碑記》:「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於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無有不過而拜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5)抵當,對付。比如《荀子·大略》:「無用吾之所短,遇人之所長。」楊倞注稱:「遇,當也。」不要用自己的短處去對付別人的長處。
(6)對侍。比如諸葛亮《出師表》:「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李善註:「遇,謂以恩相接也。」
(《出師表》)
(7)遏止。《易·小過》:「弗過遇之,往厲必戒。」高亨注稱:「遇,猶遏也。迎而止之也。」又比如《韓非子·外儲說右上》:「善持勢者早絕其奸萌,故季孫讓仲尼以遇勢,而況錯之於君乎?」大意是:善於掌握權勢的君主,及早杜絕臣下作奸的苗頭。所以,季孫遏止孔子的門徒濫用權勢,何況把這樣的事移於君主呢?
(8)指諸侯冬時朝王。《古今韻會舉要·遇韻》:「遇,冬朝之名。」《周禮·春官·大宗伯》記載:「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見曰同。」鄭玄注稱:「此六禮者,以諸侯見王為文,六服之內,四方以時分來,或朝春,或宗夏,或覲秋,或遇冬,名殊禮異,更遞而遍。」春季朝王叫做朝,夏季朝王叫做宗,秋季朝王叫做覲,冬季朝王叫做遇,無定期地會合諸侯叫做會,天下眾諸侯國都來朝王叫做同。在遠古,不同時間點朝見君王有不同的稱呼。
(周時諸侯會盟)
(9)通「愚」。愚笨。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需部》:「遇,假借為愚。」
(10)又指地名,在山東省曲阜與寧陽之間。
此外,遇還用做姓氏。《姓苑》有載。
(二)yóng。曲遇。地名,在今河南中牟東。《史記·高祖本紀》:「西與秦將楊熊戰白馬,又戰曲遇東,大破之。」司馬貞《史記索隱》:「徐廣云:『在中牟』……司馬彪《郡國志》中牟有曲遇聚也。」
(三)ǒu。同「偶」。《字彙補·辵部》:「遇,與偶同。」兩個意思,1、相對。2、偶然。
遇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遇字的小篆寫法)
2、遭。讀zāo。《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遭,遇也,從辵,曹聲。一曰邐行。」形聲字,《說文》給了兩個字義:
其一、逢,遇到。《增韻·豪韻》:「遭,逢也。」《詩經·齊風·還》:「子之還兮,遭我乎峱(náo,齊國山名,在今臨淄縣南)之間兮。」意思是:獵技敏捷數你優,與我相遇峱山頭。
(《詩經·齊風·還》詩意)
其二、巡行;周圍。就是許慎所說「邐行。」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俗雲周遭也。」王筠《說文句讀》:「謂周幣也,迤邐而行,則旋轉而周遭矣。」《增韻·爻韻》:「遭,巡也。」劉禹錫有詩《金陵石頭城》:「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即用此意義。
以上兩個本義之外,遭還有其他用法,如:
(1)受到;遭受(多指不幸或不利的事)。《詩經·周頌·閔予小子》:「閔予小子,遭家不造。」鄭玄箋:「遭武王崩,家道未成。」意思是:念我嗣位年紀輕,家中遭難真不幸。再比如杜甫詩《戲簡鄭廣文兼呈蘇司業》:「醉則騎馬歸,頗遭官長罵。」可憐的杜甫。
(杜甫)
(2)際遇。柳宗元《鈷鉧潭西小丘記》:「書於石,所以賀茲丘之遭也。」大意是:把這篇文章寫在石碑上,用來祝賀(我和)這小丘的際遇。
(3)用作量詞。三個用法:其一,周;圈;轉。比如孟郊《寒地百姓吟》:「華膏隔仙羅,虛繞千萬遭。」其二,次,回。比如《三國演義》第十二回:「我往復兩遭,尋覓不見。」其三,排。比如元代孟漢卿《魔合羅》第一折:「俺家裡有一遭新板闥,住兩間高瓦屋。」
遭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遭字的小篆寫法)
(【說文解字】之243,部分圖片引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