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的「辛德勒」:捨命救下25萬中國人,晚年貧困中國人來報恩

2024-01-17     聃者徐史也

原標題:東方的「辛德勒」:捨命救下25萬中國人,晚年貧困中國人來報恩

1993年著名導演史匹柏的一部反戰題材的電影上映了,這部名叫《辛德勒的名單》的電影一經上映,便引起了極大轟動。該影片在第六十六屆奧斯卡上拿走了包括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等在內的七個重要獎項。

有人說該影片的成功是編劇的功勞,但是你可知道《辛德勒的名單》是真人真事。二戰期間作為納粹黨成員的辛德勒解救了一千多名猶太人,受到了猶太人的無比尊重。

其實就在同一時期的中國,有一個比辛德勒更值得尊重的德國納粹黨人。在那場舉世震驚的南京大屠殺中。他冒著風險保護了25萬中國人,被南京人尊稱為「活菩薩」。

這個人就是有著東方辛德勒之稱的「約翰·拉貝」,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位偉大的德國人。

一提到德國「納粹」,我們自然地就會想到希特勒,戈林等殺人狂魔。其實在納粹黨內部也並不都是極端的種族滅絕者,比如辛德勒和拉貝就是例外。

1882年約翰·拉貝生於德國漢堡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名船長。可惜不幸的是他的父親在他上中學的時候病逝了,失去了父親的庇護,拉貝不得不中斷學業,擔起養家的重任。

少年時期的拉貝,曾經輾轉世界各地謀生,而大多數地方都是當時的殖民地。在那裡他對那些受壓迫和剝削的底層民眾有了更多的接觸,也對他們悲慘的處境深表同情。

中國在拉貝心中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文明古國,在1908年拉貝終於有機會來到了這個讓他嚮往已久的國家,和他一同到來的還有他的未婚妻多拉。

兩年後拉貝和多拉在北京舉行了婚禮,並且準備長期留在北京。大家都知道,1910年是滿清政府即將走向滅亡的一年,然而那時候的拉貝對於政治毫無情趣。他感興趣的是北京這個古老城市的獨特文化,於是他每天會把大量的時間投入到搜集關於北京的照片和繪畫上。

說道納粹黨,其實它1919年成立之初的名字叫做「德國工人黨」,一年以後才更名為納粹黨,至於戰爭狂魔希特勒任黨首後一步步走向獨裁,發動戰爭那自然是後話了。所以拉貝加入納粹黨,並不能代表他也像希特勒一樣暴虐好戰。

拉貝是1931年被調任南京的,這時候他的職務是納粹黨南京分部副部長。

1937年,侵華日軍發動「盧溝橋事變」,而當時的國民黨政府採取了消極抗日的政策,卻把槍口對準了共產黨人。隨後日軍猶入無人之境,瘋狂南下。淞滬會戰失利後,日軍很快攻陷了上海,南京變得岌岌可危。

當南京城頭落下日軍第一枚炮彈的那一刻起,拉貝意識到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恐怕就要遭受一場史無前例的浩劫了。很快拉貝的預感就被驗證了,日軍慘無人道的空襲開始了。

這時候的拉貝和他的家人同事一起躲在一個相對安全的防空洞裡,前不久他剛收到德國公司總部的電報。電報里說,公司會盡全力保障他們的安全,會想盡各種辦法,儘快接他們返回德國。這對於任何一個身處戰爭的人來說,都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幾天後,一艘名為「庫特沃號」的輪船停在了中山碼頭的港口。一時間滯留在南京城裡的外國人蜂擁而至,這是他們逃離煉獄般戰場的最後一次機會。

然而,拉貝並沒有上船,他只是把自己的妻子和家人送上了船,此刻他內心深處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他要留下,為那些無辜和絕望的中國難民做點事情。

一周以後,拉貝和國際紅十字會南京委員會的其他人員(大部分是來自英國的傳教士)組成了「國際安全委員會」。他們在南京城裡建立了一處「安全區」,實際上這就是當時南京市民的一個避難所。

1937年12月14日,日本侵略者大肆湧入了南京城,開始了他們慘無人道的禽獸行徑。他們以屠殺平民為樂趣,對手無寸鐵的中國百姓進行了大肆屠殺。不僅如此,他還割下遇害者的頭顱拍照炫耀。

很多青年女性成為了他們發泄獸慾的對象,這其中甚至包括了一些未成年的孩子。親眼目睹慘景的拉貝氣憤至極,他多次寫信給日本大使館進行抗議,但是始終沒有得到回應。

後來他還給遠在德國的納粹黨首希特勒寫過信,要求他出面制止殺戮。卻依然未得到任何回應。拉貝開始意識到,所謂的安全區在禽獸和魔鬼眼中根本就不存在。

此時的拉貝開始用寫日記的形式記錄下日本人的殘暴行徑,多年以後這本《拉貝日記》也成為記錄日本帝國主義在我國犯下累累罪行的鐵證之一。

那些日子,拉貝會經常開車或者走上街頭,只要發現日本人在實施犯罪,他都會上前制止,並把這些落難者想盡辦法帶回安全區。很多人也都知道了這個善良的德國人可以救自己性命,便紛紛擁上前來向拉貝求助。

就這樣安全區的中國人越聚越多,足足有25萬之眾。在拉貝的保護下,這些人幸運地逃過劫難。而拉貝卻因為救人和日本軍人經常發生爭執,好幾次都差點喪生在鬼子的槍口。那時候拉貝就是南京人心中的活菩薩。

善良的拉貝在1938年被召回了德國,回到德國後,拉貝想把他記錄著日本人罪證的日記公布與眾。沒想到被德國當局發現,由於德國和日本在當時是結盟狀態,所以拉貝被秘密逮捕了。

後來在家人和朋友的多方營救下,拉貝才被有條件釋放。條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拉貝要保證永遠不能公布日記內容。

二次出獄的拉貝已經是一個年過花甲的老人了,此時他和家人沒有收入,日子過得十分困頓,甚至不能解決溫飽。消息傳到中國,剛剛取得抗戰勝利的南京人坐不住了。

他們不忍也不能看著自己的救命恩人被貧困擊倒,一場自發的聲勢浩大的募捐活動開始了。募捐者大部分都是當年被拉貝所救的難民,在他們心中拉貝是給予他們二次生命的恩人。

很快大家便籌集了2000美元,雖然現在看來2000美元並不算什麼,但是在當時,這是一筆實實在在的巨款。(相當於現在50萬人民幣)除此之外,大家還給拉貝寄去了很多食物。收到物資後的拉貝非常感謝他第二故鄉(在中國生活了30年)的朋友們,拿到這些物資後一家人的生活狀況也得到了極大改善。

時間來到了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疫席捲全球,中國是第一個受害的國家,同時也是第一個依靠自身力量迅速控制了疫情的國家。幾個月後,歐洲大陸被疫情所攻陷。

2020年3月,一封求援信送到了我國駐德國大使館。求助者是一名叫做托馬斯·拉貝的退休醫生。托馬斯·拉貝的信中說,自己和家人疑似感染了新冠病毒,症狀已經十分明顯。他們急需一種藥物,然而這種藥物在德國已經停產了。而且附近的醫院也出現了物資緊缺,急需幫助。

這封求助信引起了大使館工作人員的高度重視,因為這位德國醫生不僅是一位急需救助的德國友好人士。而且他還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大恩人約翰·拉貝的孫子。

很快大使館把消息傳遞給了工信部,工信部迅速地聯繫到了浙江一個醫藥廠。當得知求助者是約翰·拉貝的孫子時,醫藥廠當即表示不收取任何費用,免費捐贈。

拉貝後人急需救助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南京城,這是一座飽受戰爭摧殘的城市,同時也是一座最懂得感恩的城市。一時間口罩、藥品、防護服從四面八方源源不斷地寄到了南京外事辦。

物資齊了,新的難題又出現了。由於全球幾乎同步陷入了疫情危機,多個城市的航班都已經取消。如何能把物資及時傳遞到托馬斯·拉貝手中呢?後來外事辦牽頭,動用了包機,這才把這批滿載著中國人民深情厚誼的物資傳遞給了托馬斯。

接到物資的托馬斯夫婦非常激動,他們非常感謝中國人民的深情厚誼,並表示自己家族以及愛好和平的德國人民,會把這份珍貴的友誼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時間雖然過去了八十多年,但是中國人民是不會忘記那個為了救助幾十萬中國同胞,穿梭在戰火中那個善良的德國人,約翰.拉貝這個名字會永遠銘刻在每個中國人心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4325b54fe2056363467345976c5b0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