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穿越:預定我的年度最佳觀影影片~

2024-08-07     驪歌聲聲慢

* 關注這個號的客官們 都變得更美 更好了 *

《星際穿越》這部片名對小King來說早已耳熟能詳,很早之前同室友的郭導反覆給我提過這部神作甚至評價為科幻片第一;而近來在閱讀一本太空宇宙書籍的時候,這個名字又在不經意間被撥動了下。或許在這麼多的提示下,我終於點開了這部電影,一看就是近3個小時。

2024年08月01日:今夜,一個人,看了本年度觀影最佳的電影,除了顫慄與流淚,我會,竭盡全力,用我枯萎的語言去訴說……(抱歉,有點語無倫次了,看完電影已是02:10)

電影推薦

評分:

分類:科幻 / 劇情

這可能是我至今看過最令我震撼的電影之一,直到到電影結束時候還覺得意猶未盡。奇蹟不是因為有上帝,也不是有什麼不可知的某種力量,正是我們自己,人類不相信人類的力量把那些我們無可預知的奇蹟都認為是上帝的功勞。諾蘭把我的世界觀如此震撼人心的展現出來,我感覺我現在都還是語無倫次的狀態。

這部電影大致講述了在未來斷糧困境、末世寓言;救世任務、太空遠航;歲月神偷、盜夢空間;父女血親羈絆、愛的無限邊界、家的自我救贖;藏匿在迷霧中的未來、鋪天蓋地的絕望、裂縫中的絲許曙光、恍如隔世的彌留;賴以逆轉的方程式,傳續、重啟,惡意、陰謀……不消一絲華麗特效,仍能動魄驚心。好吧,用了太多抽象的詞,可能會讓各位看官更加迷惑,哈哈哈,要的就是這般雲里霧裡。

這部電影其實就是一邊太空冒險,一邊是通俗的情感戲。無論外表多硬科幻:蟲洞、黑洞、太空冒險、多維空間……最核心的仍是親情與愛。科學與理論其實都是為感情服務的,用很硬的外殼包裹最柔軟的情感。

對我們來說二維空間就是一張紙,從紙的一端走到另一端最快的方式是把它折起來。對五維生物來說三維空間也是一張紙,是可以折起來的。他們不僅可以將三維空間折起來,對他們來說時間也是實體的存在。根據相對論,黑洞附近的引力太大,時間會變慢,米勒星球1小時等於地球7年。米勒星球的配樂《Mountains》有密集的滴答聲,每滴答一次,地球上就過去了1天。

《星際穿越》的黑洞並不是隨便做的,電影上映5年後NASA發布了一張黑洞的效果圖,證明了《星際穿越》的黑洞模型是嚴謹而準確的。為了拍玉米地,諾蘭真的種了一片玉米,拍完電影賣玉米還賺了錢。為了拍五維空間,諾蘭真的搭了一個五維空間的景。也許100年後的人們看這部電影會比我們更加感到震撼,因為他們會發現這部電影很多設想都是對的。

一個硬科幻卻覺得無比真實,安靜慢熱,聽得到宇宙的真實。藏在燒腦物理背後的,是人最本能的感情。愛,本身就是最科幻無解的力量。諾蘭捨棄3D用膠片是正確的決定。我想我是孤獨的,最後那一眼。

有一種信仰叫做諾蘭,如果絕大部分好電影還停留在好看的層面,星際穿越已經是偉大了。真幸福,我們的時代有一個叫做諾蘭的大師。感覺和諾蘭已經相隔了不止一個世紀了,他讓我們看到了電影工業的未來。浩瀚宇宙,無限憧憬。電影的講述已是超越了現實世界,完美的交錯剪輯配樂,看得心旌蕩漾,熱淚盈眶。

奧古斯丁寫上帝:「你的歲月無往無來,永是現在,我們的昨天和明天,在你的今天之中過去和到來。「然而,即便我們竭盡了全力穿越星際,進入了上帝創造最奧秘的核心,時光也只能如飛而去,失去的永不再返。容顏可以永駐,卻不能挽回心的衰老,也不能補償和親愛的人們在一起的每個微小而美麗的瞬間。

最後,再來說下我們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和《星際穿越》,因為先是看的流浪地球而再看這部電影的先後關係,以至於讓我明白了之前一直覺得流浪地球差了的那點東西在哪。

人類只是地球的居民,並不是地球的主宰,我們不能靠一己之力決定人類的方向,比如老博士,也不能靠盲目的信心和勇氣,比如……真正能拯救我們自己的,是能夠跨越時間空間的東西,比如,愛,諾蘭真的是敢想,看完之後只剩一片虛無,太多複雜的感情加上配樂被推向高潮,這部電影真的值得反覆刷好幾遍之後的那種。

我的年度最佳觀影影片

(電影資源見第二篇)

-END-

— —

願所有的等待

終將變成美好的遇見

2024,用記錄觸碰世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4069eb0be722758192063c77e19b0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