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下方的音樂,陪你聽一首好歌 」
文 | 白小姐
一如既往的擔當
看過一檔情感欄目。
妻子上節目尋求幫助,她不知道應不應該離開丈夫,離開這個家。
男人一上場,馬不停蹄數落指責妻子的種種不是,企圖讓現場的人們,感受他的委屈。
他說妻子沒工作,完全靠他養,自己辛辛苦苦賺的錢,連抽包十塊的煙都要被罵;
他喜歡孩子,希望妻子再生一個,大寶有個伴家裡也更熱鬧,妻子卻不樂意;
不想打工想做點生意,讓妻子去娘家借點錢死活不幹,就是不想幫他……
妻子聽到這些,站在舞台上直抹眼淚。
外人聽著,似乎婚姻里所有的不堪,這個家庭的困窘,罪魁禍首就是妻子。
然而呢。
他父母生病,妻子留在家裡照顧,還帶著孩子,根本沒機會去賺錢。男人抽煙一天兩三包,有時還遠遠不止;
大寶是女孩,男人一直想要個兒子,但妻子身體不適合再要孩子,兩人經常因為這個吵架;
男人就不是做生意的料,況且婚後男人掙那點錢都不夠他自己開銷,全是娘家人偷偷幫襯的,哪裡還張得開口借錢。
專家們最後建議男人,遇事要自己扛起來,別什麼都丟給妻子。
也勸誡妻子,找男人要找個對你有擔當的,有擔當才會有愛。
一個男人和你在一起,只會不斷給你製造麻煩,讓你收拾爛攤子,那顯然這個人不愛你。
沒有一如既往的擔當,再多的海誓山盟也是枉然。
誠懇認真的儀式
心理諮詢師武志紅說,生命是由生活體驗組成的。而體驗生活,需要儀式感。
它能為記憶保鮮,讓幸福綿延。
一個男人心裡看重你,就不會視「儀式感」如洪水猛獸,反而會主動認真去滿足你。
父親有位關係很好的老友許叔,我們兩家人時常聚會。
有一次恰逢阿姨(許叔老伴)生日,兩家人相約餐館吃飯,飯吃到中途,有外賣小哥送來一束花,小卡片上寫著:「祝青春永駐,健康常在,我與你相伴到老。」
我當時很吃驚,打趣許叔還會網上買花,了不得。
許叔笑笑,「還沒老古板呢,兒子教教就會了。我每年都給她訂的,你阿姨開心就好。」
其實儀式感這個東西,任何年齡的人,都一樣需要。
這不是矯情,也不是折騰,而是對愛人、對家人的重視。
我見過一個爸爸,每當母親節的時候,無論多忙,都會拿出時間拉著孩子一起布置。
說是為了給媽媽一個驚喜,實際上是為了讓孩子參與進來,一起去感謝去表達對妻子的愛。
也正因為他的儀式感,孩子雖然還是會嫌棄媽媽時常的「不溫柔」,但和媽媽的關係,卻像好朋友一樣。
《小王子》里,王子曾問狐狸,「儀式是什麼?」
狐狸回答:
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願意認真去讓你感受不同的男人,哪怕是再小的儀式,都是用心準備過的,是真誠愛你的表現。
源於內心的疼惜
兩個人一起生活,最落魄的下場有時不是因為沒錢,而是沒人疼。
你知道一個不被心疼的女人,心中的苦嗎?
有這麼一件事,或許能表達出一二。
妹妹生產完,我去醫院看她,恰巧聽到隔壁床位夫妻的對話。
妻子說,我媽家裡耽擱了,晚幾天才坐火車過來,要麼請個阿姨照顧下我月子。
丈夫大概不想費那錢,說也就幾天,我下班回來照顧你。
那白天呢?不行就讓你媽搭把手,等我媽來了她再回去。
丈夫不樂意,直說:「我媽一個人把我帶大不容易,現在是享清福的時候,別麻煩她了」。
這話說出,妻子就不高興了。
「敢情你媽辛苦要享福,我媽就活該受累跑幾千公里來照顧我。
我生個孩子,你媽跟領導視察一樣,來了在病房轉一圈就走,就這還是你開車去接來,視察完又打車送回去。
不讓說你媽,那說說你。
我生孩子疼的死去活來,你跟沒事人一樣在那打遊戲。一句心疼的話也沒有,還說你媽生你也這樣,女人生孩子都一樣。
坐月子,錢你不捨得,人你也不捨得,意思是讓我自己照顧自己唄……」
杜拉斯說:
「一個人愛你,他的眼裡會有疼惜,如果不愛,就只有慾望和要求。」
「一個人愛你,他的眼裡會有疼惜,如果不愛,就只有慾望和要求。」
心裡沒有你的位置,自然覺得什麼都可以隨意。
既不會替你著想,也不會有心思顧及你的感受,更不會感激你的不容易。
當面對一個不會心疼你的男人,有時候,女人就像魚缸里的魚,想說的很多,一開口就化成了一串省略號,最後都默默的留在了心裡。
感情最怕,一腔深情換來無動於衷。
一個男人心裡,若不把你看重,常常是遲鈍的,生活中從不會主動為你做什麼。
只有在意,擔當、儀式和心疼,這些東西才會捨得主動給你。
作者:白小姐,職場女性,寫有溫度,有力量的文字,與你分享有意思有意義的生活,伴你成長,陪你堅強。新書《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正在當當網獨家預售中。公眾號:白蘭花Michelia(ID:nvrend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