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綠了」!孩子的作業里,藏著家長可怕的秘密

2022-05-27     小小包麻麻

原標題:「爸爸綠了」!孩子的作業里,藏著家長可怕的秘密

最近,一首「輔導作業版的《孤勇者》」走紅網絡,唱出了無數家長的心聲。

一位爸爸在視頻中,咬牙切齒地對兒子唱道:

輔導作業像戰場,你媽讓你氣夠嗆;

今天我來輔導你,你最好識相;

你也不必太緊張,最好把字寫漂亮;

要是寫的不像樣,後果自己想;

寫啊!看啥!

我長得好看嗎?

還看!不寫!

是不是皮痒痒?

你是三天不打就上房揭瓦,

寫個作業能氣壞我的心臟。

簡簡單單幾句話,引起了家長們的強烈共鳴。

輔導孩子寫作業,大概是全天下父母共同頭疼的問題啦。

沒有一個家長,可以笑著從輔導孩子作業里走出來。

Part.1

輔導作業的痛,

不分學歷不分男女不分國籍

有句話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了吧: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當媽的,誰不想對娃溫柔以待呢?

可一旦開始輔導孩子寫作業,溫柔倆字便從老母親的字典里消失不見。

瞧這位媽媽,本來也是個脾氣好的人,可輔導女兒作業時還是被氣到拍桌子。

從下午4點一直輔導到12點,整整八個小時,比上班可累多了啊!

完全能夠想像,在她拍案而起,發出怒吼之前,內心經歷了多少次的隱忍和克制。

媽媽們能被作業逼到什麼程度?

被氣哭是常有的事兒,孩子趴在地上哭,媽媽躺在床上崩潰大哭:

從孩子上一年級開始,老母親就要做好被氣哭的準備了。

平時還好一些,疫情隔離在家輔導孩子作業,那才叫一整個崩潰。

「我一直以為他會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沒想到他根本不認識……還說9像哨子,6像氣球,氣死我了,我想上班!」

有的媽媽,一氣之下連摔兩個平板電腦,摔完不解氣,還踩上幾腳。

事後又後悔得肉疼:「當時都氣瘋了,已經失去理智了。」

還有的媽媽被氣到跳河的:

千萬不要以為,是媽媽們脾氣不好太暴躁,爸爸上場,場面可能更瘋狂。

一位老爸嫌妻子輔導兒子作業太兇,於是親自上陣。

五分鐘後,就被氣得頭撞衣櫃了。

「九九四十五?就問你生氣不?」

爸爸們教娃,分分鐘就能被逼瘋。

因為女兒做出「800-700=900」的數學題,爸爸崩潰地躺到馬路中間,哭著求拘留。

還有一位爸爸,教孩子認識元角分,孩子始終記不住,爸爸忍不住開始咆哮,結果下巴合不攏了。

有的爸爸只能氣到打自己的嘴:

有的爸爸甚至已經做噩夢了:

不管你學歷有多高,娃都照樣有能力把你逼瘋。

一位985博士研究生媽媽,在輔導女兒寫作業時,哭著撂下狠話:

「我不想做她媽了,就幾個生字,早晨到現在她寫了三個小時!……」

在輔導作業這件事上,全世界的父母都一樣:

輔導作業的痛,真的是對誰都一視同仁,不分男女不分學歷不分國籍。

Part.2

娃寫作業,

有一千個理由能把你逼瘋

孩子的作業能有多氣人?不看不知道,一看氣一跳。

一位小姑娘寫媽媽:

「我的媽媽像一個暴躁的老虎……」

媽媽一看,火冒三丈:「我有這麼暴躁嗎?」

小姑娘回答:「實話實說。」

媽媽繼續開導:

「你就不能說,我的媽媽像一個公主,溫柔大方漂亮。」

小姑娘還不服氣:「老師讓我造句,沒讓我造謠。」

閨女啊,咱就說,有些實話大可不必說,有些善意的謊言,該說也得說。

這句話,送給所有小朋友,尤其是下面這位。

一道填空題,差點把自己的家給拆了:

「春天到了,爸爸綠了。」

媽媽能忍住不打你,一定是真愛啊。

讓用( )是( )造句,多簡單,沒想到有的孩子她就是劍走偏鋒,造了個

(我)是(驢)。

「誰說你是驢?」

她還振振有詞:「姥爺說我是驢。」

這真是媽媽看了流淚,姥爺看了崩潰。

你帶著他讀「初一一條線」,他上一秒還是「一條線」,下一秒就變成了「一條繩」。

血管都快氣崩開了!

你教他「雙木林,三木森,就是你爹那個森。」

他轉頭就念成「雙木林,三木爹。」

你問她「6+2等於幾?」

她掰著手指頭告訴你是「4」。

你都已經咬牙切齒地明確告訴他該填「4」,他還是一秒不帶思考地寫下「3」。

這真的是後槽牙都要咬碎了!

明明手指已經數清了,一共有2個果凍,可大腦死活不同意,就跟8槓上了。

你告訴她「10應該先寫1再0」,她做到了,又好像沒做到。

你讓她用「瓜」字組詞,她脫口而出「瓜子二手車」。

你問她「爸爸的心臟跳動20下需要多長時間?」

她不假思索地回答:「5個小時!」

媽媽忍不住感慨:「你爸才20多歲,你已經成功地把你爸給送走了!」

你讓他用「就像」造句,他是這麼造的:

萬萬沒想到,他只改了兩個字:「爸爸」改成「媽媽」。

孩子啊,你就不怕爸爸媽媽來個混合雙打嗎?

寫起作文來也是語出驚人,一位小姑娘這麼寫道:

「我奶奶小時候被貪玩的我用木頭將她右臂打骨折了……」

孩子啊,你奶奶小時候,你爸爸都沒有出來呢,你哪裡來的?

有時候孩子連題都審不清,就開始作答了。

老師讓寫「爸爸的手 」,他寫的是:「爸爸的毛……」

有沒有氣到抓狂?

師徒四人,娃非要填一共2人,原因是:

孫悟空和豬八戒都不是人,是動物。

當代人類幼崽學習上的腦迴路,簡直能驚掉你的下巴:

最氣人的是,當你忍不住質問孩子「是不是想氣死我」的時候,他還一臉真誠地勸你冷靜:

「氣死就沒有媽媽了,媽媽,冷靜!」

能在孩子的奇葩作業里冷靜下的父母,我稱之為「神」!

Part.3

陪娃寫作業,

維繫夫妻感情的重要紐帶

說實話,沒孩子以前,看到別人在輔導孩子作業時急赤白臉的樣子,不以為然:

咋對孩子一點耐心都沒有呢!

甚至還在心裡暗暗發誓:

我以後當了媽,堅決不這樣。

沒想到,太美的承諾因為太年輕,從孩子上學那天起,就啪啪打臉了。

每一個陪孩子寫作業的父母,都是下凡來渡劫的上仙。

有句話說的太對了:

輔導作業一時氣,一直輔導一直氣。

雖說輔導作業傷身又勞神,但也並非毫無是處,最大的好處就是能促進夫妻感情。

閨蜜告訴我,自從娃上學後,他們夫妻的感情,在一次次地輔導娃寫作業中變得越來越好了:

「還好有他跟我一起分擔,把我們感情的小破車車門焊得死死的,誰都別想下車。」

這話太對了!

兩個人站在一條線上,共同「對付」作業和孩子,一起吐槽,相互扶持,夫妻感情自然更好。

輔導娃寫作業這件事,夫妻倆一定要都參與。

這樣才不會站著說話不腰疼,才不會張口就說對方沒耐心。

在輔導孩子作業面前,其他一切家庭問題都顯得微不足道。

什麼誰做飯,誰洗碗,誰拖地,誰洗衣,都不重要了。

只要不用陪娃寫作業,家務全包都是小意思。

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夫妻輪流上陣,既能給彼此一點喘息的時間,還能成為彼此的精神支柱。

在被娃整崩潰的時候,產生一種同病相憐之感,深厚的革命友誼就此更加建立並堅固。

不過,在「誰優先輔導娃寫作業」這個問題上,建議遵循一個原則:

誰心臟好誰多輔導,誰保額高誰常輔導。

實在輔導不了也別惱,保命最重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223ae0df4142605a5ab64e2a4348c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