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機皇」終於拋棄了曲面屏

2023-03-02     愛范兒

原標題:「Android 機皇」終於拋棄了曲面屏

消費電子產品名中的單詞並非是憑空捏造,大概有著幾層的含義。

iPhone 14 產品序列 圖片來自:cnet

以經典的蘋果式命名來看,早期的 Air、Pro 就是簡單的功能屬性區分,到了現在的 iPhone 上,數字、Pro、Pro Max 則是一個定位差別。

這個法則放到蘋果的 M 系列晶片上也可以成立。即便用戶可能不是消費電子達人,憑藉這個基本的規律,也能一下子區別開產品的定位。

而在非蘋果陣營,早先每個廠商也有那麼一套命名規則,後綴的運用其實更偏向把產品獨特的屬性表達出來。

其中三星一貫的喜歡創造一些新的後綴,直接表達出相應獨一無二屬性。

像是 Note、Edge、Flip、Flod,每個詞幾乎都精準的概括了產品的特性。

三星 Galaxy Note Edge 圖片來自:cnet

不過,隨著「明日潮流」的更迭,有些產品來了又去,最終也逐漸被其他取代。

Note 是一個例子,Edge 也是一個例子。

三星:曲面屏不是最優解

大概兩年前,三星將 Note 產品線歸入到 S 系列當中,攢出了一個 Ultra,作為一個超大杯,仍舊保留了 S-Pen。

而 Edge,直譯過來是「邊緣」,指的是將顯示區域(螢幕)擴展到邊緣。

三星 Galaxy S6 Edge

三星最早的產品 Galaxy Note Edge 就把螢幕做成了一個誇張的弧形,一直延伸到中框。

當時 Note Edge 也如同幾年前的 Fold,是作為發布會上的一個「彩蛋」,當然了,也有些類似於 one more thing。

而 Edge 這個後綴也逐步的擴展到 S 系列、Note 系列,曲面屏也成為三星產品的一個屬性。一直到現在亦是如此。

榮耀 Magic 5 Pro 圖片來自:Android Authority

同時,曲面屏也成為 Android 陣營產品的統一元素,從旗艦到中端產品,由此,曲面屏帶來的新鮮感正在迅速減少。

反之,曲面屏對螢幕保護不夠,邊緣容易出現色差,顯示不全等弊端也被放大。

就如同曾經的 OLED 螢幕與 LCD 螢幕,直屏與曲屏也成為愛好者的兩派之爭。

左:Galaxy S22 Ultra,右:Galaxy S23 Ultra 圖片來自:crast

在最新的三星 Galaxy S23 Ultra 里,三星設計師做了一點微小工作,將 S22U 的弧度變小,螢幕側面只留了很輕微的曲線。

倘若以操作區域作為參考的話,Galaxy S23 Ultra 的螢幕幾乎就是一塊「直屏」。

左:Galaxy S22 Ultra,右:Galaxy S23 Ultra 圖片來自:Android Authority

在發布後,三星向 9to5Google 透露,相對於前作,Galaxy S23 Ultra 兩側的弧形減少了 30%,直屏區域增加了 3%,在視覺上改變得十分明顯。

可視區域,以及 S-Pen 的工作區域幾乎都是直屏,在寫寫畫畫的時候,不再會被曲面屏干擾。

不過,如此的做法也有了個弊端,就是邊框顯得更粗,少了一些視覺衝擊。

用 9to5Google 的話來說,三星如此的做法有些倒退,但卻在實用性上拉滿,並且也更靠近 iPhone 的直屏理念。

小米 13

單從螢幕上來說,直屏形態有著更大的優勢,但曲面屏卻在設計上更有利。

它們更像是做產品里的一個矛與盾,可能很難有一個最優解。

曲面、曲線不再酷了

三星之所以很喜歡把螢幕做彎,根本上還是想發揮出 AMOLED 螢幕的柔性特徵。

在 Edge 誕生之時,或者說曲面屏逐步成為高端產品特性的過程中,也是 OLED 材質和 LCD 材質一爭高下的年代。

iPhone XR、iPhone XS Max 與 iPhone XS

認定 OLED 顯示面板是未來的三星,關注點並非僅僅停留在產品形態能夠跟上潮流,也有著推廣 OELD 螢幕的想法在內。

從 Edge 開始,再到後續的產品,大曲率的螢幕更好的展現了柔性螢幕的優勢。

另外,隨著全面屏和對極致下巴的追求,也讓 OLED 材質逐漸成為主流。

過去幾年,三星的手機螢幕面板出貨量以及市場占有量遠超 50%,並大幅度領先於二三名的京東方和 LG。

而藉由 OLED 螢幕,多曲面機身、極窄下巴也顯得當時產品極具吸引力和富有獨特的設計感。

西班牙著名建築師安東尼奧·高迪曾說過,直線屬於人類,曲線屬於上帝。

曲面屏的盛行,加上後背大量曲線的利用,讓相關的產品顯得很酷。

不止是三星,蘋果的 iPhone 6 到 iPhone 11 期間,同樣善於運用曲線機身和弧形螢幕。

不過相對來說,無論怎麼彎,操作、顯示區域仍舊為直面。

一直到 iPhone 12,蘋果徹底與曲面告別,回歸了 iPhone 4 時期的直來直去。

在 iPhone 6 到 iPhone 7 時期,iPhone 主要是想要走 unibody 風格,鋁合金後背與 MacBook Air 這些設備類似都採用一體成型。

後續為了兼容無線充電,回到了三明治的結構,雙玻璃機身也帶來了機身強度不太夠的問題。

蘋果的解決方式,大機率是去除過度元素,鋁合金/不鏽鋼邊框來保護螢幕和後背。

另外,iPhone 12 上出現的超瓷晶螢幕技術,可能不太容易做出弧度,索性徹底擁抱直屏。

直屏、直角邊一直成為 iPhone 幾代的設計語言。

作為市場上出貨量極高的 iPhone,似乎正在引領一股反曲面屏的潮流,直屏也成為了 iPhone 的一個標誌性特徵。

小米 13 Pro

曲屏也逐步成為了 Android 的標配,而直屏則是 iPhone 的特徵,無論是直屏還是曲面屏,他們都不再是一個能讓市場眼前一亮的螢幕特性。

摺疊、卷屏陸續成為新酷特性

三星之所以在曲面屏上妥協,其實也是在尋找下一個螢幕潮流。

自取消 Note 系列,用 Fold、Flip 兩款摺疊屏取代之,幾乎暗示了螢幕的可摺疊性也開始成為更酷產品的要素之一。

同時,作為三年之後首次線下舉行的 MWC 2023 中,TheVerge 就表示,今年大會的一個潮流是捲軸屏,可用程度要比前幾年變得更成熟。

單純的把螢幕做彎,並不能展現出其特殊性,如何將更大的螢幕塞入更小的機身,才更有可能會是接下來的技術發展方向。

即便摺疊屏、捲軸屏這種螢幕變化的方式,仍然離不開機械結構,但它帶來的差異化,有些類似曲面屏剛推出時給市場帶來的衝擊。

手機市場大盤在下降,但小眾新興的市場依舊在膨脹。且摺疊屏、捲軸屏的產品入局的廠商並不多。

在 2023 年仍會有許多入局者,它們可能並不期望這幾款產品能給自己銷量帶來多大的增長,反而更像是一種宣傳軟硬實力的手段。

就如同,三星在推出 Flod、Flip 產品,並把它們扶正,成為下半年狙擊 iPhone 的主力產品。

展示軟硬實力一層原因,另一層就是為自己的顯示面板業務做宣傳了。

不斷地推陳出新,將摺疊屏的盤子做大,對於三星而言,更像是一種對螢幕技術的掌控力,把智慧型手機螢幕技術趨勢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

所以,直屏、曲屏,還是摺疊屏等形態,在三星這裡,實不實用可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把自己技術的特點發揮出來。

#歡迎關注愛范兒官方微信公眾號:愛范兒(微信號:ifanr),更多精彩內容第一時間為您奉上。

| ·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1387ab5e37cb42b50f1df3598e64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