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生父病逝,6歲繼父失明,母親中風,他的一天看哭無數人

2023-04-07     小小包麻麻

原標題:3歲生父病逝,6歲繼父失明,母親中風,他的一天看哭無數人

6歲的孩子在幹嘛呢?也許,正躺在媽媽懷裡撒嬌,也許,正賴在玩具店不走,也許,正在遊樂場玩得不亦樂乎,又或者,正在被爺爺奶奶寵溺著投喂零食……

6歲,正是一個孩子天真爛漫的年紀,他們享受著父母長輩的各種寵愛,天真、任性、淘氣。然而,有一個小男孩,從6歲開始,就成為了家裡的頂樑柱。在的孩子享受著父母百般寵愛的時候,他小小的肩膀早已承擔起生活的壓力。最近看了騰訊網《中國人的一天》一期節目,看得我熱淚盈眶。視頻中那個淚流滿面的小男孩,真的讓人心疼不已。在憐惜之餘,我更驚嘆於這個男孩身上所綻放出來的堅韌力量

Part.1

3歲喪父

6歲成為家裡的頂樑柱

雲南會澤,

有一個小男孩叫周宗松,

從6歲那年開始,

他就學會了一項技能——

給媽媽打針換藥。

家裡的牆角掛滿了輸液管,

藥櫃里擺滿了各種藥品,

他拿出媽媽要用的藥,

用注射針吸出裡面的藥,

配好藥後,再把藥打進吊瓶里。

接著取下一根輸液管,

把皮筋系在媽媽手上,拍幾下,

再用棉簽蘸取消毒液消毒,

然後熟練地把針打進去,

拿膠布固定好。

這一系列專業動作,

對他來說是輕車熟路,

三四年的經驗,

讓他早已熟練到如專業護士一般。

這個小男孩叫周宗松,

3歲那年,父親因心臟病突發去世,

母親不僅患有支氣管炎和心臟病,

還飽受痛風折磨,手腳嚴重變形,

生活難以自理。

4歲那年,母親改嫁,

繼父給他們帶來了希望,

為了多賺錢給妻子看病,

繼父同時打了好幾份工,

本以為一切都會變好,

然而,

麻繩專挑細處斷,噩運只找苦命人。

繼父也因一次意外,

導致視網膜脫落,

成了三級殘廢。

接二連三的打擊,

讓這個家庭變得風雨飄搖。

周宗松6歲那年,

15歲的哥哥被迫輟學外出打工,

每月把錢打給家裡,

用來支付父母的治療費用,

照顧雙親、料理家務的重任,

便落在了周宗松幼小的肩膀上。

Part.2

瘦小的肩膀

擔起千斤重任

由於家裡困難,

母親不能到醫院接受系統治療,

再加上為了緩解疼痛,

她總是加大劑量用藥,

外面的醫生也沒人敢給她打,

她只能批發吊瓶針劑在家自己輸液。

家裡唯一能幫她打針的人,

就只剩小兒子周宗鬆了。

一個6歲的孩子,

自己都害怕打針,

讓他給媽媽扎針輸液他不怕嗎?

一開始,小宗松也害怕也緊張,

他常把媽媽扎得滿手是血,

自己也嚇得哇哇大哭。

後來他逐漸明白,

這是一個他不能逃避,

只能勇敢面對的問題。

哥哥不在,他必須擔負起照顧媽媽的責任,

在日復一日地練習中,

他慢慢地克服了恐懼,

變成了一個「專業的護工」

母親和繼父幾乎生活都不能自理,

小宗松要照料父母的生活起居

還要包攬家裡的所有家務活兒

買菜、做飯、洗衣、打掃家裡,

更重要的是,他還需要維持學業

之前,他們生活在一座山裡面,

每天5點,天還沒亮,

小宗松就在鬧鈴聲中醒來,

然後快速地起床、洗漱,

點燃柴火,燒水、熱剩菜剩飯,

再給媽媽喂藥,幫助媽媽大小便,

完成這一系列「工作」後,

小宗松才出門上學。

中午一下課,他就趕緊飛奔回家做飯,

每天吃得都是三樣菜:

青菜、土豆、豆腐。

最難的是上學的這條路,

山路崎嶇,小宗松每天往返兩次,

最少步行兩個多小時。

生活的壓力,

讓周宗松的眉頭始終緊鎖,

他還是個孩子,

肩上的重擔卻已宛如千斤。

Part.3

挺住!

人生的路每走一步都算數

幸運的是,

在政府的幫助下,

2019年他們一家搬到了縣上居住,

日子好過了許多。

在縣裡,

有乾淨的街道,漂亮的學校,

街坊四鄰也都很友好。

最主要的是,

周宗松上學不再需要長途跋涉,

學校離家很近,

他可以更方便地照顧媽媽和繼父。

空閒時,他會推著輪椅帶著媽媽出門散步,

他說:只想讓媽媽快樂一些!

穿過小區、街道,他推著媽媽來到菜市場,

這裡的人都認識他們,

也很佩服這個了不起的孩子。

在這裡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

只要是周宗松來買菜,

給他們的一定是最低的價,最多的量

回家的路上,他們和遛娃的家長擦肩而過,

別人都是推著嬰兒車散步,

只有他,是推著輪椅上的媽媽散步,

但相同的是,

他們推的都是各自的希望,

媽媽就是周宗松的希望和力量來源。

這個孩子,用他稚嫩的肩膀撐起整個家,

在他身上,

我看到太多美好的品質在閃閃發光。

║苦難中綻放出純真孝心

哪怕日子過得再苦再累,

周宗松也從未將媽媽視為累贅,

比起身體上的辛苦,

他更怕沒有媽媽了。

當記者問他每天給媽媽扎針害不害怕時,

他的回答是:「害怕!」

「怕什麼呢?」

「怕媽媽疼……」

說完他就淚流滿面。

小小年紀的他,

沒有懼怕生活的艱難,

唯一怕的是媽媽受罪。

在他眼裡,

那些瓶瓶罐罐的藥劑就是

「我的千軍萬馬,

用來打敗媽媽身體里的敵人。」

媽媽也想過一了百了:

如果自己早點死去,

是不是就能給孩子減少負擔?

可想到自己走了,

就剩下孩子一個人面對這世間艱難,

她又於心不忍。

只要媽媽在,孩子就心安。

孩子的人生已經夠艱辛了,

不能再讓他成為沒有媽媽的孩子。

║苦難中練就男子漢的擔當和堅韌力量

面對命運的不公和生活的貧苦,

周宗松也從未有過怨恨和牢騷,他讓我們明白了,什麼是「命運以痛吻我,我願報之以歌。」他坦然地接受,勇敢地面對。哪怕每天的飯菜都是「老三樣」,他也能吃得有滋有味。別的孩子一放學,有父母長輩等在學校門口來接自己,回到家就有做好的熱騰騰的飯菜。小宗松放學後,還需要翻山越嶺,快馬加鞭地趕回家裡,給父母做飯。生活的磨練,讓周宗松的臉上少了些許稚嫩,多了幾分堅毅和果敢。小小年紀的他,早已有了一名男子漢的擔當,早已有了一種無堅不摧的堅韌力量。

║心懷夢想,不懼遠方

命運對他不公,

但周宗松的心底卻有理想在發芽——

長大後成為一名醫生,幫病人減輕痛苦。

為了這個夢想,

哪怕日子再難,

他也想緊緊抓住自己的學業。

他的學習成績一直不錯,

只有一次因為當時媽媽病重,

他太過挂念分心,

考了60多分。

世上千條路,

唯有讀書才是最好的出路,

對窮人家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

苦難,是一座大山,

也是一筆人生財富。

正如楊絳先生所言:

「每個人都會有一段異常艱難的時光,

生活的壓力,工作的失意,

學業的壓力,愛的惶惶不可終日。

挺過來了,人生就會豁然開朗!」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沒有山窮水盡,哪來的柳暗花明,

不經艱難困苦,何來玉汝於成。

我相信,有愛就有希望,

熬過人生低谷,往後都是向上的路。

孩子啊,

你要堅信,

每一步你吃過的苦,

都會在未來的日子裡,

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和回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0fa5d9f6ec2c71ad5af74485f1c7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