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小眾,再逆風翻盤一次吧!!

2023-07-30     桃桃淘電影

原標題:國產小眾,再逆風翻盤一次吧!!

國產小眾,再逆風翻盤一次吧!!

一個月多過去了,六月底在上影節看閉幕電影《熱烈》時的盛況,至今仍然記憶猶新。

老實說,在走進電影院之前,我對這部電影並沒有抱非常高的期待。

畢竟,雖然是大鵬導演,但這似乎還是第一部他沒有親自出演的導演作品。

再說這個題材——街舞,會不會也太小眾了一點?

《熱烈》選擇了「街舞」,從立項到拍攝都是不被看好的。即使是大鵬,敢挑戰這樣的小眾題材,也讓人捏一把汗。

畢竟,對於主流觀眾來說,這個題材還是太陌生了,好像很難讓更多人產生認同感。而從商業層面上來看,同題材的作品,此前在國內取得過成功的,更是屈指可數。

大鵬這次,還能贏嗎?

好在,整個看片的過程,就是一個大型的逆襲現場。

看前半段時,我身邊的觀眾還勉強能保持平靜。

而到了影片的後半段,當男主角陳爍在挑戰一個高難度的舞蹈動作時,我清楚地聽到了身邊的觀眾大哥,發出倒吸一口冷氣的聲音。

隨著陳爍完美地完成了這個動作,他忍不住低聲說了句「好!」。

當時我還有點驚訝,因為這個大哥看起來實在是喜怒不形於色的老江湖,怎麼會看得這麼激動,一下跟著打拍子,一下給人喝彩呢。

後來才發現他並非個例,隨著故事進展到了高潮,很明顯地能感覺到,整個場子都燃起來了。

有人在打起節拍,有人在瘋狂鼓掌,甚至電影院裡還不時響起了此起彼伏的抽泣聲。

原本以為,像這樣一部題材小眾的電影,註定會是叫好不叫座的。

但沒有想到的是,當大鵬選擇將這樣一群不被關注到的人、將他們不被認可的愛好和夢想被搬到了大銀幕上時,反而得到了更多人的共鳴,也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和認可。

很久沒有看一部電影的現場,這麼嗨,這麼燃,這麼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了。

所以也非常相信,《熱烈》會是這個暑期檔你必看的一部電影。

因為它就是很「熱烈」,很青春、很讓人熱血沸騰。

它會讓你從冒著冷氣的空調房,回到酷暑的夏天,回到一場街舞比賽的現場,跟著觀眾們一起搖旗吶喊,感覺到人擠人的熱潮,感覺到汗水、淚水和笑聲一起飛揚。

雖然是小眾題材,但《熱烈》是如何抓住了觀眾的心呢?

最重要的一點是,這依然是大鵬所擅長的小人物敘事。

影片講述了一個失意的中年教練,和一個年輕的熱血青年,共同衝擊街舞冠軍的勵志故事。

黃渤所扮演的街舞老炮兒丁雷,表面上看風光無限,是知名舞團驚嘆號的主教練,其實他事業的命脈都被把握在了飛揚跋扈的明星舞者凱文的手裡,並不能盡如人意。

而王一博所飾演的陳爍,則是一個熱愛街舞的年輕男孩。但因為父親的病,他需要日夜打工還債,現實的壓力大過於街舞的夢想。

兩人最開始結緣,看似是因為「利益」。

丁雷需要一個人來充當凱文的「替身」,替不可一世的大明星來承擔日常的訓練。他也非常冷酷地言明,這個替身是沒辦法上台的。

但在訓練的過程中,丁雷卻在陳爍身上,看到了自己。

他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那種奮鬥、熱血和朝氣:陳爍不介意做替身、也不在乎酬勞,他熱愛的是街舞這件事本身,他只是想跳下去、練下去,挑戰更難的動作,挑戰更不可能的自己。他熱愛每一個舞台,無論那是商場中庭的垃圾桶商演,還是午夜安靜無人的驚嘆號練舞室。

他也看到了現在的自己:某種意義上,他們其實都是「凱文」的替身,都是站在「凱文」身後的人。他們縱然有著跳舞的夢想,卻都因為現實,而被迫妥協,彎腰。

不同的是,陳爍還年輕,身上還有那股心氣。而丁雷自己,步入中年,漸漸被現實壓彎了,也快忘了自己的心氣兒和執著。

好在,陳爍的出現,喚醒了他。對於丁雷而言,不放棄陳爍,就是不放棄自己,不放棄彼此的夢想。

始終相信,大鵬是目前國內最會拍小人物的商業片導演之一。

這在很大程度上因為,他懂現實,也敢於去拍現實。他拍出了現實的無奈,現實的冰冷,也正因為有了這一層底色,才能凸顯出夢想的熱烈。

而《熱烈》中,從中年人丁雷和少年人陳爍身上,我們看到的是兩種現實。

丁雷所展現的,是一個成年人的無奈。

他看似功成名就,已經是一個知名舞團的教練。但更多時候,他似乎扮演的是一個「夾心餅乾」的角色:他總是被夾在其他隊員和凱文之間。

順從凱文,他縱然可以功成名就,卻要犧牲其他的隊員,和他自己的良心。然而不順從凱文,整個舞團艱難維生,他更加無法向其他的隊員們交代。

大鵬設計了一個很巧妙的細節,是丁雷非常愛看《甄嬛傳》。

乍一看,這增添了故事的喜劇性,為人物設計了一層反轉的笑點;但其實,它也道出了丁雷內心的悲涼。

《甄嬛傳》講的是深宮,是人性的傾軋,是少女甄嬛為了生存而逐漸「黑化」。

而現在現實里,丁雷仿佛也生活在一個看不見的大籠子裡。他必須不斷地為了現實去妥協、去改變。他需要順應社會、需要承擔自己的責任。

反而追求夢想,對於他而言,變成了一種奢侈品。

而在陳爍身上,冰冷的現實則像是一座沉重的山,壓著少年的脊樑。

陳爍是真的辛苦。為了還債,他一天要打三四份工。早上在飯店幫媽媽的忙,白天接商演,深夜了還要洗車。

但他身上還有夢想。

即使都這麼累、這麼辛苦,他還是會擠出一切時間來跳舞。

甚至於他會在一切你意想不到的地方練習街舞:關門後的小飯館,或者是無人的地鐵末班車。

這幾乎是很直觀地,就燃起來了。

這麼難了,這麼累了,你還不放棄,還不被現實壓垮嗎?

不。

他還是不放棄,還是要跳。

為這個角色,導演也設計了一個很棒的細節,就是陳爍一直練習的頭轉動作。

哪怕在並不那麼了解街舞的人眼裡,這個動作的視覺衝擊力也是非常強的。它那麼高難度,讓人看著都害怕,只要一鬆懈,就會摔下去,摔得很痛,甚至有可能進醫院。

但陳爍還是要練。

他一直轉,一直轉。只要一直練下去,總有一天他能夠掌握這個動作,能夠超越自己,能夠克服地心引力,征服舞台,征服所有人。

兩位演員,都在片中貢獻出了很精彩的表演。

黃渤駕馭了一個很難演的角色。

丁雷這個角色身上,其實有著非常矛盾的特質。一方面,他是一個好人、好教練。他有責任心,會照顧好每一個隊員。他也熱愛舞蹈,願意為了這件事拚命、拼上一輩子。

但另一方面,他也有著身為中年人很現實、很殘酷的一面。而這種殘酷,就體現在他前期對於陳爍的一些態度上。尤其當他為了形勢所迫,對陳爍說出一些不留情面的話的時候,你能感受到,這些話是非常傷人的。

但黃渤是如何處理這種矛盾感呢?恰恰就體現在,每次當他說出這些台詞的時候,你都能感受到,不僅傷到了陳爍,也傷到了丁雷自己。

每當他想要「放棄」陳爍的時候,其實他也在割捨一部分的自己,割捨他的尊嚴、他的良心。

為了夢想,他艱難地前行。但現實總逼他後退。

最終,他退了太多,已經退無可退。於是,他重新站了起來。

現實的重力,和夢想的初心,是如何在一個失意的中年人身上反覆撕扯,被黃渤酣暢淋漓地演繹出來。或許演小人物對他來說應當駕輕就熟,但必須承認,《熱烈》里的丁雷,還是一次堪稱驚艷的表現。

假如黃渤需要演的是「複雜」,那麼王一博需要演的,就是「純粹」。

他需要表現得很乾凈、很執著、沒有一絲雜質。他就是愛街舞、就是只在乎街舞。他就是「熱烈」這個詞本身的代名詞。

也只有他的陳爍足夠純粹,才能夠反過來影響丁雷,去喚醒他身上的初心,去促成後者的改變。

他同樣也做到了。

甚至王一博在片中還駕馭了幾場很真摯、很動人的情感爆發戲。一個年輕演員,完全投入到戲裡,就自然會有那種感染力。相比之前的作品,他進步很大。

在看《熱烈》的過程中,一直有一個感慨就是:

年輕真好啊!

這種「年輕」無關生理年紀,而在於那種願意為了夢想而付出一切、奮不顧身的狀態。

所以你會覺得,陳爍是年輕的,但丁雷同樣也是年輕的。尤其當這個疲憊的、失意的中年人,被少年身上的一腔熱血所喚醒時,很神奇的,我們會在教練身上,也看到那種熱血沸騰、意氣風發的少年感。

當他們共同站在舞台上時,我們看到了一度被生活擊碎的人,重新站起來的勇氣和熱烈。你曾經是少年,你永遠可以選擇做一個熱烈的少年。

當然,最後你也會發現,《熱烈》並不只是關於丁雷和陳爍的故事,更不只是關於成功的故事。

有人堅持夢想,最後奪得冠軍。也有人在勝利的前夜,選擇離開舞團,回家做公務員。甚至還有人雖然愛街舞,卻從來沒有踏上這條道路,反而畢業後就當了一個垃圾桶銷售員。

但在追夢的路上,他們並沒有輸贏。他們都出現在了這部電影里,他們都擁有了一個「熱烈」的定格。

尤其在最後的決賽舞台上,你會明白,舞台上的人和舞台下的人同樣重要。在場的人,和不在場的人同樣重要。跳舞的人,和搖旗吶喊的人,都很重要。

或許「街舞」是一個小眾的題材,但《熱烈》卻絕不是一個小眾的故事,它之所以能夠直抵我們的內心,正是因為,它具有一種相信的力量。

大鵬選擇將一群不被關注的人、將一種不被認可的愛好和事業被搬到了大銀幕上,這本身就像是一種夢想的成真。他相信電影,相信夢想,也相信「熱烈」。

這個七月里,國產片的爆款一部接著一部,在眾多的大片、熱片里,《熱烈》或許從題材上並不能取勝。它很小眾,也很樸實,講述的只是一群人關於「熱愛」和「熱烈」的故事。

但我還是想要相信《熱烈》。

從不被看到被人看到,是這部電影製造的第一個奇蹟。而現在,它還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想要看到小《熱烈》再逆風翻盤一次,像最終站在舞台上的陳爍一樣,再酣暢淋漓地贏一次。而我也一定會站在舞台下,始終為你搖旗吶喊。

讓我們一起度過一個熱烈的夏天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4061c994da825708f14197c69a288321.html


















他將改變世界

2024-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