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哪吒》,「黑馬」出圈,離不開背後的宣發

2019-07-30     文娛頭版

毫無疑問,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哪吒」爆了!


7月26日,彩條屋影業有限公司、可可豆動畫影視有限公司等聯合出品,餃子執導的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簡稱《哪吒》)上映,講述了一個有別於傳統印象的哪吒故事。

隨後三天,國產動畫影片的多項記錄被打破:27日零點11分,官微公布票房已破2億,《哪吒》成為中國影史首部單日票房破2億的動畫電影;28日單日破2.7億,刷新動畫電影單日票房紀錄。



截至發稿前(29日17時),《哪吒》票房已超8億(中國票房數據),豆瓣評分8.7,貓眼評分9.7,淘票票評分9.6,「逆風翻盤」已不足以形容其爆火之路。回頭來看,無論是上映前,還是上映後,宣發助力這部國產動畫影片「出圈」的過程,可以窺見些許「黑馬成長記」。

1 是什麼助力「丑哪吒」絕處逢生?


與它「火爆」之路不同,《哪吒》在正式點映前,稱得上「籍籍無名」。

「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見血,吃人不放鹽」……今年1月,《哪吒》發布的僅幾秒預告片開頭就讓跟多網友大呼「無法接受」。據了解,最初其預告片上線後,網絡播放量僅3萬,並且在少數評論者中,大多是負面評價,好評寥寥無幾。

同時,預告片中,留著鍋蓋劉海,畫著煙燻妝,堪稱鯊魚牙版的小魔童不僅打破了以往大眾眼中的哪吒形象,還讓以往雖然愛打架但正直善良、嫉惡如仇的哪吒成為了雙手插兜、邁著吊兒郎當的步伐戲弄百姓的搗蛋鬼,甚至是滿臉壞笑、放火燒街的小惡霸。



背靠光線傳媒的《哪吒》,一度被業內人士判定必然要「涼涼」了。

轉折來到7月2日,原定於8月16日上映的《哪吒》突然提檔至7月26日,並發布了「打破 一切是非定義」「生而為魔 那又如何」「不信 所謂命中注定」 三張「少年英雄」版文案海報。



其IMAX 3D版海報甚至還帶來了大聖和哪吒在衛生間會面的聯動短片,並問出了《大聖歸來》里的老問題,「哪吒是男孩嗎?」

此後,「哪吒的命,就是不信命」成為很多「自來水」轉發的關鍵詞。也開始有人抱有希望,也許《哪吒》並不會「涼涼」。豆瓣某獲得高贊的網友說,「看到海報和預告片,人們第一反應就是:哪吒太醜了。覺得丑就對了,因為本片講的就是打破偏見。」



7月8日,《哪吒》官微宣布將在13日、14日兩天舉行超前點映。但13日場次和上座率都不顯眼,一度讓「希望」的火苗再度熄滅。然而在當晚,關於《哪吒》的高口碑開始不斷發酵,在動畫圈、網友、院線等多方共同給出好評的前提下,《哪吒》的點映從原本的兩日超前點映,蔓延到了全國點映,直到21日才正式結束。

在這樣一輪輪的口碑轟炸中,不僅僅劇情、特效的熱度被炒到了最高,更符合年輕觀眾興趣的「炒CP」等熱度擴散模式也在發揮著作用。《哪吒》這次則抓住哪吒本身文化標籤、電影人設等特點,超前引爆了同人圈的熱情,如在網易的LOFTER上,已有大大小小關於《哪吒》的8個標籤。



經由點映的高口碑擴散和「自來水」的傳播,《哪吒》未映先火。據悉,在《哪吒》官微也宣布23日舉行了百場IMAX點映,上座率與場均人次都居高不下。「3D不過癮啊,上映再去看一遍IMAX」成為看過點映後影迷的選擇。



2 光線的動畫夢


果不其然,上映當日,《哪吒》便打破國產動畫電影首日票房新紀錄,成為最快破億的動畫片,以壓倒性的優勢成為一匹「黑馬」。

首先,不得不說,選擇哪吒從情懷來說就是一個極為明智的決定。從1979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一部動畫電影《哪吒鬧海》上映至今,40年過去了。如今的《哪吒》更像是與當年的它進行了一次交接,也是進行一次巨大改編的必然決定。



40年前,《哪吒鬧海》中哪吒自殺、剔骨還母,在蓮花里緩緩重生的情節,讓多少人為之淚目。今天,如何讓哪吒這個耳熟能詳的人物拍出新意?如何拍好電影《哪吒》的故事,成為了影片上映後熱議的焦點,也是情懷之外,宣發方助力影片引發大眾自發觀看的關鍵。

如何讓大多數影迷忘記曾經割肉剔骨、劍指蒼天的哪吒,讓哪吒的故事實現創新書寫,《哪吒》僅用了「顛覆傳統」這一點。



影片中,在哪吒的形象有了大顛覆之外,其他人物的形象、故事也進行了極大的創新:哪吒與李靖父子不再是生死的矛盾,而是親情比生命更大的傳遞;操著川普的太乙真人,肥碩無比卻極其愛徒;總在關鍵時候說話結巴的申公豹,不再是以往腹黑、猥瑣的純壞蛋,反而更多了一絲絲幽默的基因。

最大膽的創新莫過於哪吒和敖丙不再是剝皮抽筋的生死仇敵,而是擁有了一起面對「天劫咒」的友情……「藕餅」CP更是一度上升到新浪微博的CP榜前三,成為影迷在觀影之後發表感言的重要陣地。



此外,「劇本撰寫了兩年,哪吒形象設計了100多個版本,60多家製作公司,參與製作的人數高達1600多人」「江山社稷圖的草圖『死磕』2個月,總耗時4個多月」「全片1318個特效鏡頭,占比高達80%」……多項幕後製作細節的不斷傳出,也讓這部影片在情懷、創新之外,展現了動畫崛起之路有多不易,引發了影迷的情感共鳴。




可以說,《哪吒》票房超越《大聖歸來》,打破國產動畫電影的新紀錄幾乎已無懸念。對於其最大的宣發方光線傳媒來說,也可以長舒一口氣。

2015年10月25日,光線傳媒宣布成立彩條屋影業,正式進軍動畫領域。「(光線)勢必將在國產動畫電影以及真人奇幻電影的領域占據一席之地,我希望彩條屋在接下來3年能衝擊國產動畫半壁江山。」光線董事長王長田在發布會上曾這樣說。



此後,《大魚海棠》《大護法》等多部動畫電影的上映,的確讓光線的動畫宣發策劃成為業界可圈可點的案例。以《你的名字。》《大魚海棠》為例,這兩部影片口碑都在上映後不及預期。但光線強勢的宣發都讓影片在上映前「一戰成名」,稱得上年度電影營銷案例最佳。

《你的名字。》通過新海誠首次來華宣傳、五月天組合創作中文宣傳主題曲、規模巨大且額度甚高的票補等方式最終攬獲5.76億元票房,而當時買斷影片的中國放映權僅花了1900萬;《大魚海棠》的宣發更是讓人記憶猶新,眾籌情懷、群星參與、追夢之人、動畫之光、十二年之約……在正式上映前,這一整套戲外故事比影片上映後本身的故事性還強。



「揚長避短」——在故事弱的基礎上,將宣發重點放在「畫面」「情懷」等方面上成為光線的宣發「秘訣」,且百試不爽。但是可喜的也是在此,情懷、畫面之外,此次《哪吒》的成功開始讓動畫的號召點回歸到故事本身。

或許,未來在內容優質、不斷創新顛覆的大前提下,光線傳媒能像王長田所說的那樣,在國產動畫電影以及真人奇幻電影的領域占據一席之地,並助力「封神動畫宇宙」(《哪吒》最後公布了動畫電影《姜子牙》的預告片)的成型。



-END-

作者 | 柴桑

編輯丨莫雯

(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uXyQmwB8g2yegNDugT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