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開平區普光南里社區黨委書記孟校謙:「和居民的心更近了,一切工作都值得」

2020-03-27     環渤海新聞網

唐山市開平區普光南里社區黨委書記孟校謙

「和居民的心更近了,一切工作都值得」

河北日報記者 董琳燁

「要知道需要居家隔離就不回來了,我要離開。」

「不行,你途中經過了好幾個城市……」

日前,在唐山市開平區普光南里社區,孟校謙正在給一位從遼寧省返回社區卻不配合居家隔離的人員做工作。「所有省外返回人員一律居家隔離14天,這是對每一位社區居民的生命安全負責。」

今年31歲的孟校謙,是唐山市開平區開平街道普光南里社區黨委書記。疫情發生以來,她帶領大家堅守在防控一線,守護社區居民的平安、健康。

「疫情形勢嚴峻,我要在社區24小時在崗待命,孩子就交給你們了。」1月25日,防控任務下達到社區,孟校謙立即給父母打了電話。電話那頭,是父母不斷的叮嚀和囑咐。

社區是疫情防控的主力軍,全國基礎數據都要從社區入手。普光南里社區是一個老舊小區,有57棟樓、3041戶。時間緊、任務重,孟校謙帶領6名社區幹部嚴防死守社區這第一道關,動員部署、信息摸排、卡口的設置與管控……

「疫情面前我們都是防控參與者。」孟校謙說,在她的發動招募下,17名退役軍人、5名社區老黨員、7名大學生志願者先後參與進來。

57棟樓全部都是6層樓,沒有電梯。「一天至少入戶摸排10棟樓,有的居民上夜班,我們就等到他們回來再一次入戶,以確保信息的準確。」孟校謙說,如果有外地返回人員沒及時掌握,可能會造成很嚴重的影響,不能有半點馬虎。

「我們社區的情況比較特殊,沒有物業,除了摸排信息,還要對樓道進行全面消殺,為居家隔離的人清運垃圾、採買生活物資,晚上同樣也需要巡崗和卡口值勤。」孟校謙介紹,小區封閉完15處大大小小的出口之後,還要不定時到封堵的15個點兒巡查。

新年伊始,唐山氣溫持續偏低,時有雨雪天氣,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們一直堅守,輪崗工作。入戶排查後信息還來不及整理,他們就要去卡口站崗,只能利用卡口值勤的間歇完善台帳信息,整理完信息手已凍得沒有知覺。「這樣一站就是一天,直到凌晨才可以稍作休息,那時全身早已凍透。」孟校謙說。

「在零下的氣溫環境下,電子體溫槍經常會失靈,為了確保工作順利展開,只能將暖貼和僅有的暖手寶給體溫槍用,在這種條件下,大家也毫無怨言。」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的堅守,讓孟校謙很感動。

「我們24小時在崗,社區活動室有兩張床,晚上實在累得不行就湊合眯一會兒。」連續十幾天的工作,讓孟校謙疲憊不堪。2月8日22時許,正是元宵節和家人團聚的日子,在小區巡查的孟校謙突然接到女兒的電話:「媽媽,好久沒見你了,我好想你呀!」孟校謙聽完一陣心酸,偷偷抹去淚水繼續工作,忙完回到家已近凌晨。

「每天在社區接觸包括居家隔離在內的許多人,不想回家給老人和孩子增加一點風險。」連日奮戰在一線的孟校謙看到迎面撲來的女兒,卻不敢給孩子一個擁抱。清晨6時,孟校謙悄悄看了一眼熟睡中的女兒,又早早回到工作崗位。

從一開始許多居民不理解、不配合,甚至反感、牴觸社區的管控工作,到後來的理解與配合,許多過了隔離期的社區居民積極主動參與到社區工作中。

高壓緊張的工作,孟校謙早已累得雙腿浮腫,喉嚨沙啞。「雖然很累,但是和居民的心更近了,一切工作都值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qFIG3EBiuFnsJQVe3S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