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幼兒園拒絕中國媽媽入園,文科省:請不要反應過激

2020-03-05     東京新青年

東京新青年

沒有人比我們更了解日本

疫情爆發以來,因先後有數名華人媽媽申請幼兒園遭到拒絕,曾一度引起日本文部科學省的重視。文科省還特別為此發出過一波呼籲:請注意因傳染病而滋生的偏見。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原來起因是一位中國籍媽媽A女士,在2月3日這天打電話到幼兒園希望可以進行參觀,卻被電話那頭明確告知:「謝絕從中國回來的人入園參觀。」

A女士從一年半之前,因為老公的工作關係開始在廣州生活。這次因為春節,她於1月5日帶著年幼的兒子女兒回日本小住。

原本打算一個月後就回去,但當時國內疫情突然爆發,於是A女士決定繼續留在日本。這樣一來,也就意味著大兒子需要在日本找一所幼兒園就讀了。

當A女士打電話去家附近的幼兒園詢問時,一開始受到了十分熱情的邀請。然後她也非常誠實地坦白自己從中國回來的事,卻沒想到園方因此態度大變。

園方告訴她,如果想要參觀只能隔著圍牆在外面看,或者等3月畢業季過了之後再來。

A女士表示十分不解,她認為潛伏期只有2個禮拜,而自己早已回來1個月且沒有任何症狀。甚至她還表示可以出具診斷書和證明入境日期的護照,但依然遭到了拒絕。

A女士為此前往區役所尋求幫助,她說感覺自己似乎被當作病原體一樣對待了。

區役所隨後訪問了該幼兒園,副院長解釋道:「我們對這位家長感到抱歉,但是現在關於傳染病的消息紛至沓來,我們能做的只是最大程度地保護園內的孩子們,所以不得不採取這樣的措施。」

「而且2月份是幼兒園的發表會,在那期間還會有許多人出入幼兒園,是相對比較容易感染的敏感時期。」

最後,A女士訪問的區役所對該幼兒園發出警告稱:園方的行為很明顯屬於反應過激,希望園方今後能採取合理措施。

無獨有偶,還有一位1月底回到日本的中國籍媽媽B女士,也在近日遇到了相同的困擾。

B女士想將自己2歲的兒子放進保育園,卻被園方告知:「如果不能出具自己未被感染的證明書,就不能進園。」

於是B女士特地跑去醫院做檢查,結果又被告知只有2周以內到過湖北省或與這類人員有過接觸才能進行該項檢查。

最後B女士來到保健所,將事情原委整個說了一遍之後,保健所的工作人員卻告訴她說:「沒有症狀不能檢查,自己在家隔離2周吧。」

面對這種種尷尬境遇,千葉縣教育委員會發出通知嚴正聲明,希望各界各部門對近期從中國回來的孩子都能採取適當的對應舉措。

因為在東日本大地震時,也曾出現過類似情形,那些從核泄漏事故地跑出來的孩子,大部分都在當時受到了校園霸凌。

所以,教委會不願再看到歷史重演,不希望因為這次疫情引發任何偏見,因此一直在儘可能地維護兒童們的人權。

到目前為止,文科省和教委會的行為確實令人動容,他們始終在努力平衡疫情擴散與孩子們身心健康之間的天平。

可是網友們對此並不買帳。

我不認為這是反應過激也不存在偏見,完全就是適當的判斷。

因為根本就不知道有沒有攜帶感染源。

就是因為國家和自治體的對應無比遲緩才會導致現在這種結果啊。

其實仔細想想,有這種想法也是人之常情。因為調換立場的話,如果你自己就是那個在園兒童的家長,是不是也會害怕不確定因素的進入?

人就是這樣,當災難遠離我們的時候,幾乎每個人都能夠充滿愛心地或搖旗吶喊或捐贈物資;可一旦災難降臨到我們身邊,對人性的考驗就會顯得無比真實而殘酷。

就像這位網友說的:

這種反對姿態,就和311之後鄰國說日本的魚全都不能吃是一樣的。

的確,何其相似。

對於普通地震我們也許能發揮出最大的善,但當東日本大地震引發核泄漏之後,所有人都將和福島相關的一切當作瘟疫一般看待。

所以在這件事上,華人媽媽沒有錯,幼兒園其實也沒有錯。

只是既然人性本就脆弱得經不起挑戰,那麼與其苛責人類這種與生俱來的本能,不如儘量讓自己避免成為那個引發恐懼的源頭吧。

在這方面,已經有許多華人媽媽做得很好了。雖然不可避免會有些「任性」的人到處亂跑,但大部分有責任感的人都始終在很好地約束自己。

青年君身邊就有許許多多已經或正在進行自我隔離的媽媽,她們有的一個人獨自帶娃在家隔離,有的住在民宿承受著見不到孩子的煎熬……

儘管有種種不便,但她們都不願因為一己私慾去影響更多的人。青年君隨機對其中幾位媽媽做了簡短的採訪,希望以小窺大,讓所有人都能看到華人媽媽的自覺與自律。

這位來自岐阜的媽媽,寧願以這種費勁的方式獲取食材,也堅持不與他人正面接觸。寧願辛苦自己,也不連累旁人。

這位媽媽回來得比較早,但卻在那時候就已經有自我隔離的覺悟。

由於是獨自帶著2個寶寶在家隔離,辛苦可想而知,不過幸好寶寶們都很乖。

這位2月初回到日本的媽媽,比孩子們要晚了幾天。

因此為了不互相影響,她和孩子們進行了分批隔離。她自己一個人找了一家民宿入住。

這位媽媽的心態也非常好,只是唯獨有些遺憾這最後一段的「難忘」時光。

這位媽媽是一個人回過中國,所以回來之後就主動與家人隔離。而身為日本人的公公婆婆也在此時給與了最大的幫助和支持。要知道,日本的爺爺奶奶一般都不會輕易幫帶小孩。

只是這看不到寶貝的「相思之苦」,依然讓媽媽備受煎熬。

可無論是誰,都沒有在這一敏感時期受到周圍日本人或者學校的排擠。顯然懂得尊重別人的人,也同樣會受到別人的尊重。

其實小編的孩子也在隔離中,由於被外婆帶回國過年,所以回來之後也跟著外婆一起主動進行著自我隔離。

由於他們遠在大阪,我也只能通過網絡了解近況。據外婆說,幼兒園不但什麼都沒說,還帶著一些孩子缺席期間沒有發給他的物品去家裡探望了他們。

人和人的相處也許就是這樣。卿以誠待我,我必不負卿。孔子之道最是講究禮尚往來,哪怕到了今天,人們也依然遵循著與善的本能。

不外出,不添亂,在非常時期嚴格管理自己,大概就是我們這些剛從國內回到日本的華人媽媽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了。

希望大家都能早日結束隔離,也希望疫情儘快好轉。我們一起努力,就會了不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gzdrHABgx9BqZZInh2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