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胎兒娩出也有固定的步驟嗎?

2023-07-15   餑餑聊星座

原標題:你知道,胎兒娩出也有固定的步驟嗎?

分娩過程,不僅僅是媽媽一個人在戰鬥,胎兒在肚子裡面也在配合媽媽,努力地往外鑽。

胎兒從產道經過到娩出,也是有固定的步驟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寶寶來到世上的步驟,竟如此統一!

骨盆裡面有各種凸出的骨頭,成為胎寶寶娩出時的阻礙,所以胎寶寶只能適應骨盆的性狀和特點,做出改變性的動作,才能順利娩出。

醫學上對這種分娩的全過程叫「分娩機制」。

這個過程包括:銜接、下降、俯屈、內旋轉、仰伸、復位及外旋轉、胎兒娩出。(胎位以枕左前位為例)

01 銜 接

胎頭進入骨盆入口時,是呈半俯屈狀態。這樣可以讓胎寶寶以頭上最短的徑線通過骨盆。

胎兒入盆是一個重要的動作,胎頭能銜接,意味著沒有頭盆不稱。

一般初產婦多在預產期前1-2周內入盆,如果初產婦在分娩開始後仍然未銜接,則警惕有頭盆不稱或者其他異常。

02 下 降

胎頭沿著骨盆軸不斷前進的動作,稱為下降。

也就是寶寶在不斷的往外鑽。

寶寶下降是貫穿分娩全過程的,宮縮是產生下降的主要動力。

醫生通過內檢,了解胎頭下降的程度,可判斷產程進展。

03 俯 屈

胎頭進入骨盆腔後,需要繼續下降。

到骨盆底時,由於受到盆底肛提肌阻力影響,受到擠壓,導致本來是半俯屈的胎兒進一步俯屈,使下頜貼到胸前,以最短的徑線適應產道。

04 內 旋 轉

胎頭繼續俯屈下降,遇到肛提肌收縮時,促使胎頭逆時針旋轉45度(從盆底角度觀)。

此動作為了適應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的特點,能夠幫助胎寶寶進一步的下降娩出。

05 仰 伸

當胎寶寶完成內旋轉後,就到達陰道外口了。

此時,宮縮和腹壓迫使胎頭下降,而肛提肌收縮力又將胎頭向前推進,兩者共同作用於胎頭,使胎頭逐漸仰伸。

這樣,胎寶寶的頭頂、額、鼻、口、下巴相繼娩出。

06 復 位

之前胎頭髮生內旋轉45度時,可是身體並未旋轉,這樣寶寶的胎頭和身體是處於扭曲狀態的。

當胎頭娩出後,為了使胎頭和身體恢復正常狀態,胎頭會順時針旋轉45度(從盆底角度觀)恢復到原來位置,稱為復位。

07 外 旋 轉

胎頭娩出後,肩膀還卡在骨盆內,為適應骨盆特點,寶寶的前肩會在骨盆內向前旋轉45度,胎頭也隨之順時針旋轉45度。

08 胎兒娩出

胎寶寶完成整套動作後,肩膀隨之娩出,寶寶的整個身體順勢相繼娩出。

這就是胎兒娩出的固定步驟,是不是挺神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