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白||這個影響全世界的設計風格背後,還有一群偉大的女性

2023-03-08     藍小姐和黃小姐

原標題:扯白||這個影響全世界的設計風格背後,還有一群偉大的女性

如果要說一個至今依舊影響著全世界設計審美的風格,你會想起什麼呢?

如今設計行業里尊崇的「Less is more」極簡美學,設計是為人服務的實用審美,甚至「設計師」這個說法,其實都是從它而來。

無論你對它熟悉與否,當下的我們已然生活在一個由它締造的世界裡。這種無處不在的偉大的設計風格即是—— 「包浩斯」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稍微懂行的人應該還能立馬列舉出幾位大名鼎鼎的包浩斯設計大師,Paul Klee、Wassily Kandinsky、Oskar Schlemmer等等。

但咱們今天並非想講這種設計風格的影響,而是 大家提到包浩斯的偉大成就時,甚少會提到的「包浩斯女性」。

但卻正是因為這些被忽略的女性設計師,才讓包浩斯變得更加偉大。

圖片來源:Ulrike Muller 《Bauhaus Women》

曾經的「包浩斯女性」

去年為了紀念包浩斯成立100周年,包浩斯的「老家」德國推出了一檔劇集《包浩斯時代》來講述那段傳奇歷史。

故事一開始,校長說自己創辦學校的基石是權利平等,但卻被《名利場》的女記者質疑。

德劇《包浩斯時代》

1919年Walter Gropius創立了國立包浩斯學校,他在當時的教學大綱中寫到:不限年齡和性別。

Walter Gropius, 圖片來源:薩克森-安哈特博物館

20世紀初,儘管女性解放運動已經開始興起,但在全世界範圍內,女性依舊還深深局限在溫順、依附的思想困局裡。包浩斯敢於提出「男女平等」,一定意義上在當時是具備冒險性和開創性的。

在第一學期,包浩斯學校里的女性確實遠多於男性,但之後女性逐漸在減少。

就讀包浩斯的女學員們不少是 員工家屬,且常需要付出更多的學費才能進入學習。

包浩斯樓梯上的編織班女生,1927年,Wulf Herzogenrath拍攝(釋義1)

女性可以選擇的專業也很有限,大部分女性學員進入 編織、縫紉之類的專業。

儘管如此,依舊有大批優秀的女性設計師逆流而上。

通過她們的故事與跨時代的設計充分向我們展現了包浩斯女性的力量:

例如 紡織藝術家Anni Albers

Anni Albers與她的作品,圖片來源:古根海姆博物館

Anni Albers從小一心只想當畫家,屢遭質疑後到包浩斯求學,一開始 被安排到編織系真的氣壞了, 但和編織相處一段時間後,她並沒有氣餒或乾脆不堅持藝術之路,而是憑藉努力征服編織。

她在繪畫上的造詣也使得她的編織作品呈現出一種更獨特的藝術風格,大膽新穎且構造多變。

之後她開發了許多功能獨特的紡織品,並逐步升級,成為學校為數不多的女性高層。她還是 首個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辦個展的紡織設計師。

例如 Lily Reich風靡社交網絡的巴塞隆納椅就是她的作品。

巴塞隆納椅,圖片來源:Knoll博物

她並非包浩斯的學生,而是包浩斯為數不多以女性教師身份受邀進入學校的人物之一, 擔任紡織工坊以及剛剛成立的室內設計系負責人,彼時她在業界已經有一定的聲望與經驗,她的設計理性、簡潔,充滿實用智慧。

Lily Reich的戀人密斯是當時包浩斯的校長,兩人各自有自己獨立的工作室,但也會在一起展開合作,著名的巴塞隆納椅正是這個時期的作品。

只不過當時大眾一直質疑她的貢獻,但要知道,在兩人合作之前, 密斯其實並沒有設計出真正成功的現代家具。

還有 Marianne Brandt。她是第一個進入包浩斯金屬車間的女性學員,她一開始的學習進度也很慢,但大多數是因為被認為「金屬作坊里沒有女人的容身之所。」

但她依舊憑藉毅力和智慧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她希望設計回歸「最簡單的形式」,用未經裝飾的鉚接金屬創造幾何圖案,出色的性能與流暢簡潔的設計線條,使她的作品迅速風靡。

Marianne Brandt的著名設計咖啡壺與茶壺在2007年以36萬美元的高價拍出。(釋義2)

今日的「包浩斯女性」

諸如她們偉大的包浩斯女性還有很多, 受到時代的影響,女性的力量往往更容易被忽視或掩蓋。她們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更加堅定強大的自信,才能使得自己「被看見」。

從這些包浩斯女性的作品中,我們時常能感受到她們鮮明的個性,更加貼近生活的獨特視角,以及其背後蘊含的豐富情感。這些包浩斯女性的成就與精神,至今依舊產生著深遠影響。

她們的名字本不應該被忘記,她們的精神也值得被傳頌與傳承。

圖片來源:Ulrike Muller 《Bauhaus Women》

不過慶幸的是,一直有人記得那些堅持不懈奮鬥的包浩斯女性。

那就是La Prairie 萊珀妮

為致敬包浩斯女性,傳承她們不同領域的成就,La Prairie 萊珀妮專門成立了 包浩斯女性藝術團隊並邀請荷蘭藝術家Sabine Marcelis成為包浩斯女性藝術團隊的導師

1985年出生的Sabine Marcelis,已經在設計行業摸爬滾打了十幾年。她十分擅長運用靈活的可持續材料創作,設計風格深受包浩斯美學影響。包浩斯中的女性力量始終引領著她的創作。

受到包浩斯女性,以及 La Prairie 萊珀妮的鼓舞,Sabine Marcelis也同樣認為,自己 有義務將職業生涯中學到的東西分享出來,幫助新一代的年輕女性發揮她們的巨大創意。

除了出任導師的Sabine Marcelis, La Prairie 萊珀妮也 邀請了5位才華橫溢的年輕設計師加入這個包浩斯女性藝術家團隊

Kristin Chan、Gloria Fan Duan (樊段曉春)、Lauren Januhowski、Jasmine Deporta 和Talia Golchin 分別畢業於全球一流的藝術和設計院校——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ong Kong’s Design Institute)、芝加哥藝術學院(The School of Design Institute in Chicago)、巴黎國立裝飾藝術學院(Ecole des Arts Décoratifs in Paris)、瑞士洛桑設計藝術大學 (ECAL)、倫敦中央聖馬丁學院(Central Saint Martins)。

5位年輕設計師在Sabine Marcelis的指導下各自創作出了一件獨特的數字作品,在La Prairie 萊珀妮 官方網站虛擬展廳中展出。

她們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 讓更多的女性可以堅持做藝術。

圖片來源:《Tatler Asia》

出自5位年輕設計師的5件展品在由Sabine Marcelis設計的 La Prairie 萊珀妮專屬展館中亮相。

Lauren Januhowski的作品是一件紡織屏風。織物屏風既是空間的分隔,這件藝術品所呈現的情感上的親密也使其更為升華,就如同包浩斯紡織車間裡的女性情誼。

來自義大利的Jasmine Deporta 給自己的作品命名為Shades of Blue藍色陰影,這是一件攝影雕塑作品,她用碎片化的圓形鏡面展示了一個女性的身體,映照著女性的過去,也期盼著更好的未來。

Kristin Chan來自我們中國香港,她的作品通過特定比例和顏色呈現一個不斷變化中的世界,所有歷程都會一步一步導向最後的收穫。

Gloria Fan Duan依然來自我們中國。採用了帶有中國元素的結,致敬 半生都在從事針織事業的 Anni Albers。伴隨她成功的一縷縷絲線也從解不開的枷鎖變成代表幸運的繩結。

倫敦藝術家Talia Golchin選擇了更加抽象的表達方式,一顆顆迸發的圓球模擬的是細胞運動,一切生命都離不開細胞,這代表了宇宙的運行、人民的生活和不斷迸發的靈感,更重要的是束縛不住的思想。

La Prairie 萊珀妮與包浩斯藝術

這些女性藝術家們以個性化的視角傳承著包浩斯女性的精神,同時也 以眾多標誌性元素向我們展現了 La Prairie 萊珀妮始終探尋科技與藝術之間平衡和諧的力量。

La Prairie 萊珀妮的創始人保羅·尼漢博士曾如此說道:「不僅贈與生命綿延歲月,亦給歲月以生命華彩。

1931年保羅·尼漢博士在Clinique La Prairie 萊珀妮抗老療養中心研發出效果令人稱奇的活細胞護理。

他在實驗室中夜以繼日地埋頭試驗,不斷優化調整活細胞護理的研究方向。還先後出版了多部專著。這也正是 La Prairie 萊珀妮最初的起源。

肌膚年輕和諧之美轉瞬即逝,但若是能如同 保羅·尼漢博士說的那樣,不僅是將生命延長,更是將生命的華彩延長,時光、容貌與人生體驗交織成為渾然天成的藝術,那會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La Prairie 萊珀妮始終專注於重溯年輕勻美,不斷突破護膚領域尚待解決的難題,把握和諧之美的奧秘

這樣的追求,與無論形式與功能或者情感與理性,甚至藝術與科學都能兼收並蓄的包浩斯美學異曲同工。

La Prairie 萊珀妮再次開啟一場突破,聚焦於肌膚的縱向支柱。推出La Prairie 萊珀妮魚子精華塑顏精萃液

縱向支柱對肌膚的穩定性至關重要,相當於根基的存在 隨著時光的流逝,肌膚的縱向支柱會開始日漸衰退,也是為什麼肌膚會出現鬆弛的原因。

但隨著時光的流失,縱向支柱也會不斷衰退, 肌膚整體受到重力影響,皮膚的緊緻度下降、臉部的輪廓不再清晰,深度的皺紋也會加速生成。

縱向支柱對於肌膚具有必不可少的重要性,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 La Prairie 萊珀妮將多種獨有魚子成分予以融合,配合獨特的高效活性成分,打造出卓然 魚子復合精粹

在此之前,La Prairie 萊珀妮的魚子科技已經有了35年的歷史,積累了豐富科研經驗,卓然魚子復合精粹的誕生,也是 La Prairie 萊珀妮魚子科技的全新里程碑。

自1978年以來 La Prairie 萊珀妮的科學家們就在尼漢博士的研究基礎上不斷開拓,希望進一步改進活細胞精華,終於,「獨特活細胞精華」經過10年的研究於1998年獲得了第一項專利。

而每一次使用 La Prairie 萊珀妮魚子超升精華的過程,都能感受到 理性科學與感性護膚儀式和諧平衡的美感。

這樣的平衡之美,也被直觀呈現於瓶身之上,靈感源於包浩斯藝術學派的極簡圓柱瓶身,搭配內部滴管狀設計,微流體精華配方藏於鈷藍色瓶身。

通過獨特微流體科技配方,蘊含於魚子超升精華中的微囊粒子,能在觸膚瞬間,便化為絲滑的精粹液,是在幾乎任何時節,絕大部分膚質都會感受到愉悅的清透膚感。

它細膩的膚感,令人愉悅的質地自然而然地將每日護膚變為一場 魚子精華奢享儀典

潔膚爽膚後,我會先試用魚子精粹露補水調理,搭配 一滴管 La Prairie 萊珀妮魚子超升精華,置於掌心勻開,輕柔按撫全臉,放鬆身心感受其與肌膚交融的過程。

在魚子精華護膚儀典的最後,我還會配合使用反重力精華和魚子精華瓊貴豐盈面霜,進一步提升緊緻,給肌膚上雙保險。

它的「緊顏感」是即刻的。並且在 日復一日中,能逐漸感受到它對 深層縱向提升肌膚的輪廓、強韌肌膚結構的效果。

細紋正在慢慢減淡,由無法忽視,到逐漸淡化、隱形, 面部輪廓也在逐漸清晰,沒那麼容易變得松垮。

與其說 La Prairie 萊珀妮魚子超升精華給我帶來的是回溯年輕,不如說是在逐漸重塑一種新生狀態,它是動態的,向前的,也是與如今我的生活平衡。

而它更為我的生活帶來一種「和諧之美」,以及巨大的精神鼓舞。

它不僅是一種「向內」的和諧,每個人都可以在時光與生命長河中,更加無懼無畏地尋求更美的可能,也鼓舞女性去探求與世界的和諧。

身為女性,無論是百年前的包浩斯女性,還是當下的我們,依舊每日都需要面對來自社會、情感的種種複雜問題,我們需要齊心協力,凝結在一起,使女性的光芒從被遮蓋到被看見,被關注,被感知。

一個真正和諧的世界無法缺少女性的力量,而我們的每一次探索、關注,每一次儘自己的力量去傳承,都會讓女性邁向更和諧的未來。

*文中未標記圖片來自 La Prairie 萊珀妮官網&自行拍攝

*釋義1:圖片來源:《包浩斯女孩:向女性藝術先鋒致敬》,Taschen出版

*釋義2:圖片來源:Bauhaus-Archiv Berlin,拍攝於1924年

推薦: 扯白||「大嫂」成為現象級審美,因為她為自己發光!

上文: 人物||《毒舌律師》成票房贏家,子華永遠的神

推薦: 扯白||「大嫂」成為現象級審美,因為她為自己發光!

上文: 人物||《毒舌律師》成票房贏家,子華永遠的神

作者:LEEWON

責任編輯:阿碗

出品:藍小姐和黃小姐

文字原創,配圖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ed495a21b9d6fcd789df46bfe31af6f.html




道歉聲明

202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