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時間做到230萬粉絲,這確實是我當初沒有想到的,我們和在座的好多創作者一樣,起步時都是小米加步槍,一路探索一路疊代才走到今天。」快手達人@秋月梨二叔 帳號運營人大博說。
一個63歲的農民,早年輾轉各地打工,後來回家經營果園種植秋月梨。一個96年出生的年輕人,和音樂的唯一關係是在大學裡的愛好。如此反差的兩個人,在2023年9月開始運營快手帳號「秋月梨二叔」。不到一年,在快手收穫了200多萬粉絲的關注。
他們的經歷,也是快手上無數創作者的縮影。
8月27日,一年一度的快手光合創作者大會在江蘇無錫舉辦。二叔帳號運營者大博在現場講述起屬於兩個普通人的「非凡之路」。總是帶著笑容的二叔,被戲稱為「陽光老登」;愛唱歌的大博,則在幕後打造一首首說唱作品,造就了一個贏得年輕用戶喜愛的帳號。
光合大會來到第五年,從對創作者私域流量價值的挖掘,到變現方式的討論,創作者始終是歷次大會的核心。「秋月梨二叔」等一批富有代表性的帳號崛起,似乎也是在告訴那些持續深耕內容的創作者們——只要用心經營,就能被看見。
讓好內容被看見,讓好作者看到「光」
「好內容本身就是最好的流量密碼,因為好內容可以更高效率的沉澱私域、撬動公域,實現正向循環。」快手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程一笑在大會現場的發言,數次提及好內容對於創作者及平台的深遠價值。
作為一年一度的快手內容生態盛會,本屆光合大會以「溫暖共生、信任同行」為主題。如果提煉今年光合大會的關鍵詞,不難發現,「如何讓好內容被看見」仍是重中之重。
快手裡的海量創作者,詮釋著內容生態的豐富。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7月,快手的日均短視頻上傳量已經超過4000萬,單日直播及短視頻播放次數達到千億量級,日均總vv同比增長12.4%,萬粉以上活躍創作者數量同比增長近20%。
作為內容生產方,創作者對於平台的角色無疑是堪比造血器官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一個平台的活力與潛力,也基本由創作者的生態面呈現。
回到創作者視角,流量焦慮是始終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不知道什麼內容能火,自己覺得很棒的作品無人問津……如此種種,幾乎是每個創作者都會產生的疑問。
而在傳統的分發邏輯中,千人千面、算法驅動,是建立在已有好內容的基礎上,完成高效匹配。但對於創作者而言,難免會陷入一種流量焦慮的狀態里,不知道何時發布的內容才能真正「擊中」算法,也因此缺乏努力的方向。而平台的單點扶持,又很難做到真正的高效匹配和公平。
作為內容傳播的燃料,流量是創作者實現帳號運營與突破的關鍵。如何將機制變得更為公平,能夠實現用戶滿意的同時又能保證更多好內容被看見、有機會,是快手需要面對的難題。
針對這個挑戰,今年以來,快手專門構建了一套創作者友好的從冷啟到推爆的「作品全生命周期助推機制」,在冷啟動階段,快手會以更為普惠的態度,為所有過審作品提供證明自己的保底流量,讓所有內容都有機會進入到賽馬池。而保量階段過後,又會根據用戶反饋行為層層賽馬助推,讓好內容走到應有的高度。
此外,為了讓給到創作者的這部分流量更容易被轉化為私域,快手還引入了大模型技術,加強對於用戶興趣的理解,讓流量可以更精準的推送給目標興趣人群,從而提高內容轉化的效率。數據顯示,引入大模型內容理解後,推送給用戶的視頻有效播放率提升17%,長播率提升15%。
當然,對創作者而言,上述機制只能解決入場券的問題,卻不能幫助作者一路通關積累粉絲。最核心的關鍵變量還是內容質量本身。
好內容或許很難定義。比如,許多人或許很難想像,看著有些潦草的「表情包動畫」形式,結合釣魚這樣更契合中年人愛好的領域,能夠被製作成風靡00後群體的熱門「IP」,以至於成為年輕人之間的熱門社交話題。
而其背後的創作者@楚新釣——一個愛好釣魚的00後,在自學動漫製作後,在2023年以釣魚為切入口,靠著自己的故事創意持續生產出了爆款內容。而好內容的持續生產,又為他帶來了充分的公域加持。快手數據顯示,在過去的一個月,楚新釣更新了近20個視頻,漲粉超過100萬,平均單條視頻播放量在1000萬以上。
嚴格來說,內容的好壞如何判斷其實是一個相對主觀的喜好。但平台視角下,好內容的判斷標準,可以錨定在用戶喜好的公約數。一個非常重要且直接的原則是,好內容往往會獲得更多的完播、點贊、關注、評論等即時反饋,如果還能收穫即時分享、收藏復訪、看後搜索等更進一步的動作,則說明內容一定兼具影響力和長期消費價值。
如楚新釣,每天會有超過20萬的粉絲習慣通過搜索追更楚新釣的內容。
而在程一笑看來,這一類創作者,也讓平台開始重新定義私域的概念。「楚新釣的粉絲很多是00後,他們並不是那麼習慣在關注頁面找內容,更多的是習慣從搜索看,這意味著楚新釣的私域其實隱藏在搜索行為中。所以我們在私域裡加了用戶互訪、搜索,以及轉發各種各樣數據指標,去衡量創作者的粉絲是否喜歡他。只要用戶看了有心智,願意去搜索你、收藏你,願意跟他的同伴分享你,都會被認為是私域。」
這一方面延展了私域的概念,另一方面,也從場域的視角把好內容的定義拉齊了,既能收穫用戶和粉絲更多正向反饋和互動的內容就是好內容。
而從工具視角,快手也在嘗試幫助創作者更加具象的理解平台的這種變化。
例如,快手最近在創作者服務中心新上線了一個叫做「用戶喜愛度」的作者經營工具,他的分數考量同樣是作者的內容影響力和平台活躍度。其中,內容影響力就是由上文提及的鐵粉率、分享率、收藏率和搜索率等互動綜合計算得來,分數會清晰的展示在創作者的創服首頁。
快手作者與內容生態業務負責人黃咪咪錶示,發布這些工具政策也是為了激勵作者創作用戶愛看的內容。「我們依然堅持用戶為先,讓恆產者恆心。」
而針對未來平台要扶持的對象,用戶喜愛度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判斷標準。據介紹,未來,快手核心想要扶持的是用戶喜歡度高、有長期消費價值且具有用戶粘性的優質內容。具體到人群上,會傾向扶持在平台長期經營、高勤奮度、願意和平台共同成長的創作者。內容上,會對三農、二次元、有用內容等品類進行重點扶持。體裁上,會希望看到更多使用中視頻等新體裁的創作者出現。
好內容「成就」好商業
在快手13年的發展歷程里,創作者和用戶們,一起在推動著快手不斷變「厚」,紮實到足夠撐起當下的體量。用程一笑的話說,「我們的進化不僅體現在虛擬世界,我們與真實世界的融合也越來越深。」
很多人被快手吸引,始於其在短視頻賽道上的快速奔跑。而後,隨著直播、線上營銷服務、電商乃至本地生活、快聘、房產等新興業態的崛起,快手也完成了從內容社區到多元數字社區的轉變。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多時候,好的內容也為好的商業模式探索提供了更多可能。
「不得不承認,創作者是快手內容生態和商業生態的連接器。」 快手電商事業部負責人兼商業化事業部負責人王劍偉表示。從交易的角度來說,好內容顯然承擔著讓商業效率更高的角色。創作者所生產的內容,能夠在更長時間周期內分發更多流量,從而為商家/商品連結更多轉化人群。
而從內容的角度來看,創作者作為生產方,又能承擔商家們的內容需要,完成種草、廣告、電商、本地生活等等不同維度的優質內容素材,以內容力打造更有力的商業連接。
據王劍偉透露,在剛剛結束的快手電商818大促中,有81場直播銷售額突破歷史峰值。顯然,具備好內容能力的創作者們,其商業潛力還在持續釋放。
商業與內容之間,存在同向性。無論是哪一種,本質都是滿足用戶需要、為用戶提供價值。而維繫兩者之間的路徑有許多,快手選擇的,卻是關於真實與信任的樸素表達——這恰恰是當下社會裡頗為稀缺的某種氣質。
創作者@王北四在東北 是一位遠嫁東北的四川媳婦。日常主要通過短視頻記錄美食和美好生活,憑藉著內容的真實感和南北碰撞的有趣內容,創作一年漲粉突破100萬,目前在快手積累了262.1萬粉絲。
真實、寵粉、有溫度,是王北四一直以來的標籤。快手單個視頻的評論回復上限是300條,而每一天她都會手打評論回復到上限。這也為她積累了非常多忠實的粉絲。為了回饋粉絲們,王北四一條條收集粉絲的地址,前前後後送出了5000多瓶視頻中粉絲關注度較高的牛肉醬和一些農產品作為福利。
5月8日晚,王北四開啟了在快手的首場帶貨直播,13個小時的直播,吸引了超過553萬人觀看,最後達成的GMV將近千萬元,直接登上了當天快手直播帶貨榜第二名。而當天,銷量最高的單品就是那款牛肉醬,僅這一款商品就取得了160萬的GMV成交。這款牛肉醬也成為了內容種草頗為深刻的註解。
如今,好內容與好商業,已經在王北四的帳號中融為一體。可以是融入生活正式場景的短視頻種草,也可以是直播間裡質價皆優、能夠滿足用戶某方面需要的真情推薦。「家人們」這個詞彙,不再只是主播達人對於粉絲的慣性稱呼,而是王北四和粉絲們真實的相處關係。
而帶貨之外,創作者商業化的可能性也在不斷變得多元。@楚新釣 所處賽道,是今年二次元品類中增長最快的細分類目之一,這個類目的創作者商業收入單季度增長超過62%,且頭部作者雙月變現超過40萬。除此以外,此前引起社會性關注的短劇,也是一個內容與商業同向非常成熟的品類賽道。
「從廣告的體系來看,我們今年上半年商業化的客戶與達人合作的商單年對年增長160%。」王劍偉透露。在廣告市場承壓的當下,快手廣告業務還能快速增長的原因就在於,創作者與平台之間的合力,內容生態和商業生態的合流,為商家、品牌提供了有實際增長的結果交付。
作為內容平台,內容生態是快手實現業務孵化、商業變現的核心基座,而短視頻則是基座的主要支撐。這或許就是快手在本次光合大會上,進一步提出讓好內容進一步「發光」的背後邏輯 —— 基於優質的、富有特色的內容創作,完成粉絲積累和商業模式嗅探,通過在平台的長期穩定經營獲得更加確定性的回報。
與此相印證的數據是,僅2023年,就有超過2300萬用戶從快手平台獲得收入。據黃咪咪介紹,24年截至目前,快手作者總收入持續增長,相比23年增長了10.6%。從作者月收入分布來看,月收入過千作者增長20%,過萬作者增長14%,過十萬作者增長了9%。
快手的「長坡厚雪」
隨著用戶體量的增長和內容生態的繁榮,平台不能簡單追求增長速度,更需要著眼於高質量的增長 。如果以健身來打比方,快手已經從「增重」階段走到了「增肌」環節。快手和它生態內的創作者們,也必將從「人人都能成名15分鐘」的短期爆火,走向對長效經營的思考。
有恆心者有恆產,有恆產者有恆心。從平台角度來看,長期經營的穩定創作者,顯然是構建平台生態的地基,為創作者傳遞信心、傳遞心智是應有之義。而從創作者角度來說,快手作為社區的氛圍底色,就是信任。基於信任產生的種種連結,成為創作者穿越周期的核心動力。這是快手能夠為創作者提供的底層價值,但獲得的前提是,創作者在快手上有充分的經營與積累。
真正踐行「恆心恆產」的人,往往能夠在快手得到收穫。
2016年就開始在快手創作內容的達人@唐山泡泡龍,幾乎可以是快手初代創作者。從最早的戶外聊天直播,2020年開始轉型電商直播賣水果,再到2023年轉型快手直播新推出的「大舞台」模式。唐山泡泡龍的多次轉型背後,是恆心與恆產者的真實寫照。
恆產,在於達人與粉絲之間關係的構建。基於樸素的信任情感聯繫,唐山泡泡龍在轉型電商直播時,先後花費了近500萬用於倉庫裝修和果園承包,前者是為了能夠直播水果從產地裝車到倉庫打包稱重的全過程,後者則是為了從源頭把控供應鏈,僅用四個月就完成了百萬粉絲的突破,成交額也近千萬。
恆心,是達人、平台、粉絲三者之間關係的提煉。「網紅是老百姓身邊最親的朋友,大家都是相互生命中的一部分,沒有保留,掏心掏肺。認真做好內容,快手流量足夠吃一輩子。」唐山泡泡龍對於快手的認可,才讓他在8年內多次轉身,在快手發力團播、大舞台等直播新形態時果斷跟進,用好的商品和好的內容持續不斷的激活個人私域,找到一條自身發展的新路徑。
平台也在嘗試為創作者們長期經營的確定性,提供更多保障。
過往,擺在創作者面前的一個現實問題是,創作者私域(粉絲)是否是能被激活。尤其是在創作者數量不斷增多、內容體量不斷膨脹的當下,一個用戶關注的創作者數量,對比幾年前呈現指數級增長趨勢。
為此,快手改變了私域流量的分配邏輯,從平台視角來統籌「全域私域」。簡單來說,快手會通過算法識別創作者忠誠度較高的粉絲,也能在公域「刷到」創作者的內容,而不是此前只能在「關注」Tab或是創作者個人主頁中查看,進一步私域觸達的確定性。
私域的價值,在經歷幾輪心智教育下,已經無需贅述。然而,缺乏激活手段或是與公域產生流通間隙的私域只會是一潭死水,看似有沉澱,實際無生機。
但存量時代下,私域資產的積累又是創作者必然的動作,也是印證個體商業價值的直觀體現。而快手的改變,是為創作者們的私域引入新的活水渠道,讓私域沉澱在內容與商業生態更加順暢地流通。
在內容賽道競爭白熱化的今天,快手的底色依舊是那個真實、溫暖的社區。長期耕耘內容的「老鐵」,是快手13年來不斷演化的推動力,而他們,也在持續塑造著快手未來的樣子。
回溯快手過去一年在內容生態上的動作,一個核心點就是平衡「內容」與不同角色之間的關係。是用戶、創作者、商家之間的體驗平衡,是商業內容與用戶興趣的雙向滿足,是公域流量如何完美分配到私域內容的全局優化……
光合大會作為平台信號釋放的重要場合,直觀體現了快手未來在內容生態建設上的策略與布局。
一方面,讓好內容獲得更多的確定性流量,探索好內容「成就」好商業的路徑,提升創作者的長期經營意願。另一方面,則是引領並持續探索內容生產的新方式,為創作者賦能。
讓創作者們感到興奮的是,今年快手在大模型領域的長期積澱迎來了階段性爆發。視頻生成大模型可靈AI、圖像生成大模型可圖的推出和應用,正在重新定義內容生產本身。一組數據顯示,可靈AI發布以來,已累計生成超1600萬個視頻,一批AIGC作品的誕生,也讓「好內容」被賦予了更多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