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中老年人群占比較大 儘早發現,減輕震顫苦惱

2023-04-10     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

原標題:帕金森病中老年人群占比較大 儘早發現,減輕震顫苦惱

2023年4月11日為第27個「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帕金森病日的主題是「關注心理健康,全面全程管理」。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馬臨慶博士提醒說,帕金森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慢性進展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以運動障礙為主,屬於運動障礙性疾病。該疾病人群中老年人占比較大,發病年齡多在60歲以後。其主要表現包括運動症狀和非運動症狀,此病可嚴重影響病人的日常生活與工作。

馬主任介紹,人類的大腦內可分泌多巴胺等神經遞質,當帕金森病患者大腦中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變性缺失,紋狀體區就會出現分泌的多巴胺量減少。當低於正常量的50%,帕金森病的症狀就出現了,而且這種損傷往往不可逆轉,分泌的多巴胺量會隨病情的加重而逐漸減少。

馬主任說,此病多發生在中老年人群中,隨年齡的增長而發病率增高,目前也有低齡化趨勢。靜止性震顫是其突出的表現。當靜止時單側上肢的遠端出現手指抖動,緊張時加劇,睡著後抖動消失。隨著症狀進展,逐漸發展至同側下肢及對側肢體,多呈N字型進展。很多病人會出現表情呆板、反應遲鈍、運動遲緩、姿勢步態障礙等表現。部分患者可以沒有明顯的肢體抖動。隨著病情加重,可能導致渾身僵硬,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當發現身邊的親友出現類似症狀時,需積極就醫,讓專業的醫生幫助進行診斷。由於廣大病友們對帕金森病缺乏認識,導致很多人在疾病的早期未能及時就診,當症狀嚴重時錯失了良好的治療時機。隨著臨床醫生對帕金森病的探索及認知的逐步加深,治療觀念也在不斷的更新。建議早發現早治療。當出現肢體抖動等症狀時,應提高警惕,及早就醫,儘早治療可以幫助延緩疾病的發展速度,避免耽誤病情的控制。醫生會根據病人的疾病情況、既往病史及相關輔助檢查,制定合理的治療用藥方案。同時會對患者所出現的併發症進行積極的處理,對病人的日常生活進行生活指導。

那麼,目前治療帕金森病方法有哪些?馬主任介紹,目前治療方式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運動康復治療,心理疏導,日常護理等。藥物治療仍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療手段。現在的治療藥物種類有很多,可以根據不同病人的症狀予以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對於嚴重的帕金森病患者或使用較大劑量藥物仍不能達到理想治療效果的病人,可行腦深部電刺激(DBS)術治療。

馬主任最後強調,要正確認識及面對帕金森病,做到早發現早就診早治療。同時,家人應加強對帕金森病患者的關心與愛護,給予患者抗擊疾病的信心,讓其內心充滿戰勝疾病的希望,防止抑鬱情緒產生,幫助他們度過艱難的患病歲月。(劉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d5ad754e1b7d06a492bb2838b5737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