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卷時代:司馬南作為MCN的一顆棋,表演結束很正常

2023-08-11     作家方曉莉

原標題:內卷時代:司馬南作為MCN的一顆棋,表演結束很正常

(來源:作家方曉莉)

@何祚庥、@張洪林醫學博士在頭條、@Jim博士、@馬延明頻道、@專業打擊大忽悠……

自媒體時代,大咖們紛紛「戰爭」:甭管他們說得對不對,流量成為第一名!

陳平教授有名言曰:「照我的計算,我在中國如果一個月有2000塊錢的工資,還不到1000美元。我活得比在美國3000美元還要舒服得多。美國人才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他在網上的帳號,頭條是:「眉山劍客陳平」,而在新浪微博的帳號目前是「眉山論劍陳平」:不知道期間有沒有改名。

如今網友們對「反美鬥士」陳平教授詬病最多的是一邊嘴上喊著反美,一邊在美國據說「斥巨資、買豪宅」,並且令其女兒加入了美國國籍,可以說對美國誠意拳拳,所以「罵美國不是反對美國科學家和美國人民」:這種邏輯在那邊貌似也「成立」了,加入美國國籍,美國豪宅生活,也是一種造化。

是誠意的表現。

當然不知道這種邏輯,是不是被饒謹團隊愛上了。總而言之,司馬南對於此類邏輯,不知道是否有個先後,但也差不多!

司馬南除了2012年被美國電梯夾頭事件後,走入網際網路,2022年,其人各大平台的帳號曾被禁言7天左右,期間MCN機構作出表面「切割」:如今算是第二次「風雲」了。

然而論述改名事件,實則並非第一次!

(可以看一下當初「司馬南」和「司馬南頻道」被禁言後,其操作,將它們從「藍岸智庫」當中「剝離」出來,實現暫時性的切割,風頭過後,又恢復到原來的「藍岸智庫」MCN機構當中。)

(這樣一來,即便期間有切割,反而漲粉,口碑上顯得貌若更有保障了一番。)

首先我們來透視電梯事件。

是這樣的:

2012年1月20日,據說司馬南在去美國過春節之前,趕緊發了一篇抵制美國的文章,根據網友論述,大意是:「美國是全世界人民的敵人,剝削世界各國,類似一個巨大的腫瘤,世界各地人民都質疑美國。(這是一篇博文:當然深圳衛視也進行了大略概述。)

有網友提及司馬南赴美過春節這一天是大年初二(不知道是不是?……),結果他剛下飛機,被電梯給夾了頭,深圳衛視「正午30分」就報道了這件事,引起網絡上一片嘲諷。

而在這次電梯事件當中,有人幫助了司馬南。

但不知道為什麼,後來此人後悔了,並且向全國人民道歉。

(實話說,我在頭條一個「作家方曉莉」也是被司馬南的擁躉和粉絲們類似於水軍行為給扣帽子,網暴,惡意投訴到帳號沒了的,專門鑽空子的,也是這類人。

而Jim博士給的的截圖當中,所謂「1003」個帳號當中,當時還沒有包括我那個帳號,後來還有其它統計,就要問Jim博士對於「菲姐聊財經」給出的數據,目前核實得如何了。)

而在司馬南被禁言後,小崔也忍不住吐槽:

「大家可能不知道,這個司馬**是我一手扶植起來的。揭他的皮還得我揭,這孫子不光恩將仇報,還落井下石,又黑又壞又陰,是時候拔掉了。」

這言語間,滿滿的怨氣!

不禁讓人想到當初轉化司馬南的張洪林博士,是他轉化司馬南,也是他,將司馬南引薦給何祚庥院士並且讓他認識了不少人,在打假偽氣功期間,張洪林博士帶領其他官方人員參加的一系列活動,並且刻意讓司馬南跟在自己身邊,令其改邪歸正……不過話說出來,原本張博士讓司馬南表演,然後自己總結套路……這方法被司馬南揣摩後,大約覺得自己可以單幹了……便是所謂的「出書」:書中將自己塑造成小白兔一般,這文筆也不像司馬南,十分純潔。

而對於整個打假偽氣功過程中其他官方人員,也沒怎麼看到感激之類的詞彙,至於張博士,諸多幫助與安慰也沒見過,只看到部分片段,成為渲染和包裝司馬南將張博士的「出現」變成自己「總結智慧」的一部分,要真是有那個水平也無妨,可惜在司馬南進入網際網路期間,其「徒子徒孫」不間斷網暴有恩於他的張博士和何院士,並且因為何院士說了一句「口力勞動者」:不知道是策劃還是效仿,其水軍或者粉絲,迎合了司馬南所帶的節奏,並且將何院士稱為「口力院士」以發泄心中的憤怒,混淆輿論,同時張博士也被稱為「馬屁精」:因為張博士為何院士說了話,自然又遭到不少攻擊。

甚至不少人言談何院士,提及其人年紀大,所以不該出現,又提及張博士,說此人應當感謝司馬南,要不是司馬南,誰認識你張洪林……其言語之離譜,令不少人為之寒心!

而有一件事,始終令何院士與張博士的粉絲們感到奇怪!

某一日(大概是2023年2月20日前後這幾天,大概是 20日發生的事情。非常明顯的一個怪事:雖然此前他們已經被網暴了,但這一天,特別明顯。),期間張博士還有何院士一直飽受司馬南水軍還有他的粉絲們的網暴(這段時間的前後,他們也一直遭到網暴的,並不是因為這件事還沒發生就沒有,也沒有因為這件事發生後,也停止網暴,都沒有。他們一直被網暴的。),但在這一天,有些事情,確實非常奇怪!

這一天,何院士在朋友圈轉發了一篇文章,點評了一下!

然後,張博士已經發了多時的頭條文章,顯示是「十幾個小時前」:評論區是比較寥淡的!……但是何院士發了那個評論後,朋友圈轉發那篇文章後。

然後,事情來了!

張博士介紹何院士專業理論研究成果的一篇文章:《何祚庥院士專業科研重要貢獻研究成果簡介》,在何院士那個評論後,一下子來了一大批評論,針對性非常強!

這種針對性,也讓人非常殘酷。

當時記錄如下,截圖為證:

(來源:《與@Jim博士探討「吳友平8」老師所在意的事情:何院士無資本背景》)

這種「來勢洶洶」,讓張博士也不禁置頂評論。

不知道他回想起自己曾經讓司馬南跟自己一起參加活動,甚至親自扶持他的那些事情,會不會有一點後悔?……陽奉陰違之事,見過了,也並不奇怪!

(來源:《與Jim博士探討「吳友平8」老師所在意的事情:何院士無資本背景》)

但是,何院士之評論,則直接讓本來「暗戳戳」的一些表演,走到了明面上。

所以說,司馬南不是在得罪人的路上,就是在正在得罪人的路上!當然,首先他拜高踩低,落井下石,這個事情很多人都知道!

他有時候為了表現自己立場,完全可以做雙面人,立即進行切割:從這層意義上來說,他認為他符合了利益之道,但在饒謹整個團隊當中,固然他有他的價值,但是從他進入這件事以來,實際上作為傀儡,也作為其中一位「表演大師」:戲散場了,或者被叫停了,也就是「收工」的時候了。

說白了,在他們看來,大不了不玩,或者換個名字,你司馬南不玩,其他人還可以玩……割韭菜是不誤的。

(所以,其實司馬南對「染香」的態度改變,與後來無論饒謹點贊司馬南「多行不義必自斃」和張捷說「我們不是一夥的」,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其中微妙的差別,只有看官們自己細心體會。)

(據說饒謹取消點贊,但Jim博士至今心有餘悸。)

值得一提的是,Jim居然被司馬南說錯專業,成為「核工程什麼什麼博士……」,事實上Jim博士是「核科學與技術專業博士」,並且將其描繪成一個「強勢的人」:司馬南真是「遇強則弱」,「遇弱則強」 !在陶斯亮女士面前自稱草民,但是到了其他人面前,則可以動輒扣帽子,包括湖南衛視女導演周燕妮,硬是將其對己之責罵,上升到了男女對立級別,甚至誘發他人聯想其人私生活……不得不說藝術之高超,煽情之謬論,古今一絕。

而其人對Jim博士所謂強勢,對其人專業故意說錯,無非也說明一點:意在表明他司馬南不但是無辜的,且Jim博士此人可疑!正如網上在對Jim博士除了因其團隊將對方在新浪微博的帳號「炸掉」之後,網絡又有輿論將其製造成「台灣人」人設並且進行大肆散播謠言,將其汙衊為「1450」,導致Jim博士不得不去進行實名舉報,力破謠言。

割韭菜之人,喜歡散播謠言,同樣的,吃流量飯的水軍,也慣用此道。

司馬南本身是有一些事情,完全無法說清,甚至他自己也不打算說清,也覺得沒辦法說清,所以在美國問題上,說它是「死循環」:正如他自己的歷史,不願意被人提及,因為其中太多美化之處,並且可以隨時進行包裝,無論死去的人,還是活著的人,只要無法當面對質,誰也沒辦法拿他怎麼樣。

但畢竟胡說八道,是會反噬的。

(眾所周知,如果司馬南特意強調某個事情,沒有「出路」,你可能要小心其中的藉口。)

(是美國的事情沒有死循環,還是自己的事情不願意面對,或者被人揭露出真相呢?……不得而知。)

而這一回,司馬南這個「帳號」和「司馬南頻道」這個帳號,又面臨變遷:實際上,與其說是司馬南的 「公關危機」,是一種預測下的「自保」還是其他方式的應對之策,都不好說,但可以肯定的是,既然決策之下,這也不是第一回改名了。

那麼始終還是要向錢看的。

在這件事中,司馬南是一個怎樣的人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否還能賺錢,以及,今後是否還能合作……如果確實情勢危急,其MCN或者張捷、饒謹他們所在團隊,第一時間給予一些外界反應,表現「切割」之態都是情理之中。

換個名字照樣玩,即便司馬南不再,但前面積累下的粉絲,以及其他,總還在吧!……至於力度,每個人也見仁見智了。

(當時「司馬南」和「司馬南頻道」被禁言,一度「藍岸智庫」與其「劃分界限」一般,進行象徵性「切割」……之後漲粉,一周禁言取消後,漲粉不少了,於是這兩個帳號又重回「藍岸智庫」。實際上這分分合合,還是一個團隊的。)

——————正如司馬南不遺餘力地表現「批判」他人一樣,他從未獲得心靈的自由,過去說被張博士轉化,但他自己發現了商機……期間不乏一些投機之作,踩人上位的事情,也是常見招數!

但是終究黔驢技窮之下,淪為MCN的傀儡,混一個「英雄」美名,實則明眼人都看不過去!誰都知道,這一幕局,始終都要落下「帷幕」,司馬南從來不執棋者,他自己也清楚,但他只要假裝成某種人。並且堅信不疑:

哪怕正如Jim博士指出來的,司馬南與其妻族在美至少有6套房……你能怎樣?

而此前他在MCN機構工作過程中,積累了多少……也許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司馬南也並不需要,或者他自認為不需要交流這些問題,民生,從不在他考慮的範圍之內。

所以,無論司馬南的表演到什麼時候,我們都應該關心的:其實是有沒有涉及問題根本,我們所關注的民生,有沒有真正得到重視……還是被流量所裹挾了,而忽略真相。

這才重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cf7d80540bebe6fbacb7846adeb4661.html




事實與人生

2024-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