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相美人更耐老,這是真的嗎?

2023-12-12     時尚COSMO

原標題:骨相美人更耐老,這是真的嗎?

這個抗老秘訣居然沒人提!

之前的文章跨入30+的門檻,怎麼皮膚不經造了......收到了很多反饋,看到大家留言說希望聊聊40+的抗老保養,今天咱們就來聊個很少被提到但是對於抗老來說又很重要的問題——骨質流失。

這不是老年人才有的問題嗎?」 如果你的第一反應是這個,那這篇文章就是專門為你寫的。關於骨相美VS皮相美的討論,一定聽過吧,都說骨相美人更耐老、保鮮期更長,像顴骨、下頜等這些突出的骨性結構,確實讓臉部組織獲得更多的支撐力,老化下垂的趨勢更慢一些,簡單說就是臉上掛得住肉。

骨相美的不老女神

我們的面部從解剖結構由內向外分為骨骼、肌肉、脂肪和皮膚。許多人在抗老上都是過度重視皮膚軟組織的老化鬆弛,卻從未將骨骼衰老作為一個重要點去考慮,但現實是隨著年紀的增長,骨質流失會造成骨性退變,它在底層直接影響了上層肌肉、脂肪和皮膚的連接和支撐,從而導致面部整體的衰老加劇。

一般骨質流失從35歲開始,骨質流失嚴重就會導致骨質酥鬆,骨骼大小和密度的縮減會影響面部的骨量結構。生理性的骨性隆起逐漸被吸收而降低或消失,致使面部肌肉和韌帶附著點下移,比如顴大肌、顴小肌、提上唇肌等肌肉附者點下移,從而引起鼻唇溝加深(也叫法令紋)、面頰部鬆弛下垂等問題,而皮膚支撐韌帶的下移連帶皮膚軟組織下垂,進一步加重了面部的老化進程。

一般在30+期間整體面容變化較小,只有鼻唇溝加深,面中部、眼睛及口唇周圍稍微後陷;到了40+額頭部位也向後移動,面部中間變得平坦蘋果肌下移明顯,鼻唇溝及淚溝明顯加深,並且下巴開始突出,兩側臉頰下垂。

面部骨骼老化的特徵是:由於眶骨向後上和前下兩方向萎縮,導致骨性眶腔容積增大,出現上瞼凹陷等眼部衰老問題;上頜骨向後上方萎縮,導致「蘋果肌」區域凹陷加深影響面部平整度;下頜骨向後萎縮,下頜線消失;骨性鼻腔的萎縮導致使鼻腔變寬。

以上的這些結構性衰老問題,都不是單獨靠塗塗抹抹就能解決的。40+抗老除了日常護膚之外,如果能夠延緩骨質流失的速度,注重骨質健康維持面部骨量感,也是很有效的抗老保養。

正常來說35之後才會開始出現骨質流失明顯的問題,但是因為快節奏、高強度的現代都市生活,不少20+的年輕人也出現了骨質疏鬆的問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體檢時做個骨密度檢測,然後來調整自己的飲食和生活作息。

營養元素+力量訓練

鈣+VD+K2

鈣就像骨骼的建築材料,人體99%的鈣都儲存在骨頭裡,讓骨頭保持一定的強度和硬度。正常情況下多吃奶製品、豆製品、海帶、蝦皮等,就能夠滿足正常人補鈣的需要。

很多時候骨質流失嚴重並不是鈣攝入不足,而是缺少骨骼的物流運輸隊VD,它能促進腸道鈣吸收,就像運輸隊一樣,源源不斷地把鈣補充到骨骼中去,如果缺少VD,鈣的利用率會大打折扣。

補充VD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是曬太陽,暴露40%以上的皮膚,曬太陽15分鐘就基本滿足身體的VD需求,BUT很多女生因為過於嚴格的防曬,室外活動時間少,VD水平是常年嚴重不足的狀態,食物中比如蘑菇、海產品、動物肝臟、蛋黃等都含有豐富的VD。

Ps:VD水平還跟身體的免疫力相關,如果總覺得累、容易生病不妨去做個血清25OHD的檢測。

K2(甲萘醌-7)是骨骼的守衛者,能夠促進活化型骨鈣素的形成,幫助鈣質進入骨骼形成結晶,提高骨質礦物化程度,達到骨質密度的累積,真正做到強化骨質的作用。

除了一般的有氧運動適當的增加些力量訓練對於提升骨量、增加肌肉對骨骼的保護性都很有幫助,簡單點的比如快走、跳繩、爬樓梯、波比跳都是不錯的選擇。

對於40+來說骨質流失是個緩慢且累積的問題,千萬不要輕視了,我們肉眼看到的眼皮鬆弛凹陷、蘋果肌位移、木偶紋、口角囊袋等衰老跡象都跟底層的骨骼健康有著緊密的聯繫。40+抗老除了表面的淡紋除皺,維持提高面部的骨量支撐更重要,它才是抗住皮相更耐老的秘訣。

COSMO特邀達人好友

李銘澤

美容屆從不乏深耕行業多年,

見證美容業發展熱潮的專業人士們。

我們特設立新專欄,邀請美容界的大咖前來坐鎮,

答疑你在變美路上的疑思,助你不走冤枉路。

圖片來源:IC Photo / Ins / Pinterest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cb4f7146ed8bc7a50dfbbc141225b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