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鷹號航空母艦

2024-01-16     悲喜歷史

原標題:雲鷹號航空母艦

雲鷹號(日本語:うんよう,日語羅馬字:Yawatamaru)航空母艦是日本二戰時期聯合艦隊所屬航空母艦。1944年9月15日,在中國南海東沙群島 東南 被美「石首魚」號潛艇擊沉。

雲鷹號 航空母艦 ,為二戰時期 日本聯合艦隊 所屬航空母艦。是 日本海軍 為增強空中攻擊力量的產物,它的前身是民用郵輪「八幡丸」號。該船於太平洋戰爭爆發前被日本海軍徵用。1939年11月送入 吳海軍工廠 著手改造,次年5月完成,8月入籍。至此「八幡丸」改頭換臉,由商船變成航母,更名「雲鷹」號,成為 聯合艦隊 的一員開始執行任務。

由於先天不足,航速過低,無法進行高機動作戰,「雲鷹」在入役後一直屈居二線,充當飛機運送船的角色。從昭和十七年(1942)九月到昭和十八年(1943)十二月十五日編入海上護衛總司令部前,雲鷹號一直在太平洋上進行各種運輸任務,包括了飛機和各式物資的運輸。

隨著戰爭的深入,為了彌補兵源不足及抑制美軍潛艇的攻擊,昭和十八(1943年)年九月「雲鷹」號在吳港再次改裝後(主要是增加武裝)被編入第一海上護衛隊,搭載97艦載攻擊機12架,執行護航和反潛的任務。誰料事與願違,在1944年(昭和十九年)9月17日「雲鷹」反遭美軍潛艇SS-220 「石首魚」號擊沉於中國南海東南部,成為了軍國主義墓穴中的又一殉葬品。

的前身是日本郵船公司的郵輪「八幡丸」(日本語:やわたまる),原本想行走歐亞航線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戰爆發後只能行走北美航線,隨著美日關係因中日戰爭而變得日漸緊張,該船於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即1941年11月5日被日本海軍徵用。1941年11月21日,「八幡丸」開始被改造成航空母艦,工程於1942年5月31日完工並改名為雲鷹號,它是大鷹級航空母艦的第二號艦。

服役期間只用於運輸和訓練。

標準排水量 20,000噸(改裝後)

主火炮 127mm火炮8座

防 空 火 炮 25mm8火炮座

標準艦載機 27架

艦員 850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c5622fee32676537113eed583cd1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