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 | 李睿
緩存是將頻繁訪問的數據或資源存儲在臨時存儲位置(例如內存或磁碟)的過程,以提高檢索速度並減少重複處理的需要。
(1)客戶端緩存
客戶端緩存指的是將Web資源(例如HTML頁面、CSS文件、JavaScript腳本和圖像)存儲在用戶設備上的過程,通常是在他們的Web瀏覽器中。客戶端緩存的目的是通過減少每次用戶訪問網頁時從Web伺服器獲取資源的需要來加快網頁加載速度。
當用戶訪問一個網站時,他們的瀏覽器向Web伺服器請求所需的資源。伺服器用HTTP標頭進行響應,這些標頭指導瀏覽器如何處理緩存。這些標頭包括緩存控制(Cache Control)、過期(Expires)、實體標籤(ETag)和最後修改時間(Last-Modified)。
瀏覽器根據伺服器提供的緩存規則將資源存儲在其緩存中。在對同一頁面或資源的後續請求中,瀏覽器首先檢查其緩存。如果基於緩存標頭的資源仍然有效,則瀏覽器會從本地緩存中檢索資源,從而節省時間並減少對其他伺服器請求的需要。
客戶端緩存可以顯著提高網站性能,特別是對於返回用戶,因為資源可以直接從緩存加載。但是,開發人員需要仔細管理緩存控制標頭,以確保用戶在需要時接收到更新的內容,並避免過時或過時的緩存資源的潛在問題。
(2)客戶端緩存的好處
客戶端緩存提供了多種優勢,可以增強Web性能和用戶體驗。首先,它為返回的用戶者提供了更快的加載時間,因為資源存儲在本地瀏覽器緩存中,消除了重複伺服器請求的需要。這將導致更快的頁面加載和更流暢的瀏覽體驗。其次,客戶端緩存通過最小化發送到伺服器的未更改資源的請求數量來減少伺服器負載和帶寬消耗。這種優化對高流量網站特別有價值。最後,提高性能可以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減少跳出率,提高用戶留存率。通過有效地利用客戶端緩存,網站所有者可以提供無縫的瀏覽體驗,優化伺服器資源的使用,並實現更好的網站性能。
(3)客戶端緩存的工作原理
客戶端緩存依賴於HTTP緩存標頭,例如Cache-Control、Expires、ETag和Last-Modified,以方便Web瀏覽器中的資源存儲。當用戶訪問網站時,這些標頭決定資源是否可以緩存以及緩存多長時間。瀏覽器將這些資源存儲在本地,並在後續訪問時檢查緩存的有效性。如果資源仍然有效,瀏覽器將從緩存中檢索它們,從而加快加載時間並減少伺服器請求。
如果資源的緩存過期或更改(基於ETag),瀏覽器將向伺服器發送請求。然後,伺服器使用帶有「If-Modified-Since」 或「If-None-Match」標頭的緩存驗證來確定資源是否被更新。如果未更改,伺服器響應「304未修改」狀態,瀏覽器繼續使用緩存版本;否則,它將接收更新的資源以進行緩存。這一過程確保向用戶有效地交付內容,同時在需要時維護最新的資源。
通過遵循這些最佳實踐,可以優化客戶端緩存,以增強網站性能,減少伺服器負載,並提供改進的用戶體驗。
克服這些缺陷和挑戰需要仔細規劃和全面的緩存策略。通過處理緩存一致性、處理過時資源和考慮安全影響,用戶可以優化客戶端緩存,以獲得高效和安全的用戶體驗。
伺服器端緩存指的是將頻繁請求的數據或計算臨時存儲在伺服器內存或存儲上的做法。伺服器端緩存的主要目標是優化伺服器響應時間,減少對冗餘處理的需求,從而提高整體系統性能並減少延遲。
(1)緩存機制概述
伺服器端緩存使用各種緩存機制來有效地存儲和檢索數據。一種常見的方法是使用內存緩存,例如Redis和Memcached。這些緩存系統直接將數據存儲在內存中,從而實現閃電般的訪問時間。它們非常適合存儲頻繁訪問的數據,例如資料庫查詢結果或API響應。通過將數據保存在內存中,伺服器端應用程式可以快速檢索和提供緩存的內容,從而減少對重複的、昂貴的資料庫查詢或計算的需求。
另一種緩存機制,特別是針對基於PHP的Web應用程式,是使用OPcache之類的操作碼緩存。操作碼緩存將預編譯的PHP代碼存儲在內存中,從而消除了在每次請求時重新處理PHP腳本的需要。這顯著地提高了PHP應用程式的性能,因為它繞過了重複的解析和編譯步驟,減少了伺服器負載和響應時間。
通過利用伺服器端緩存機制,例如內存緩存(Redis,Memcached)和操作碼緩存(OPcache),應用程式可以優化伺服器性能,最小化冗餘計算,並為客戶端請求提供更快,更有效的響應。這反過來又會帶來更好的整體用戶體驗和響應更快的Web應用程式。
(2)伺服器端緩存的好處
伺服器端緩存提供了幾個關鍵的好處,可以顯著提高Web應用程式的性能和可擴展性:
總的來說,伺服器端緩存提供了一個健壯的解決方案來增強應用程式性能、優化資源利用和維護響應性,使其成為構建高性能和可擴展Web應用程式的重要組件。
(3)實現伺服器端緩存
實現伺服器端緩存涉及到各種有效存儲和管理緩存數據的策略。一種方法是在應用程式級別緩存數據,使用字典或數組等數據結構將頻繁訪問的數據直接存儲在內存中。這一方法適用於較小規模的緩存或數據不經常更改的情況。然而,在使用這種方法時,考慮內存限制和數據一致性是至關重要的。
另一種有效的技術是緩存資料庫查詢結果。當執行查詢時,其結果存儲在緩存中。對同一查詢的後續請求可以從緩存中處理,從而減少了資料庫的負載並縮短了響應時間。為了使緩存的數據與資料庫中的更改保持同步,開發人員需要定義緩存失效策略。
緩存過期和退出策略對於確保緩存數據保持相關性和不消耗過多內存也是必不可少的。緩存過期為緩存的數據設置了一個時間限制,超過該時間限制的數據將被視為過期並在下一次請求時丟棄。另一方面,當緩存達到容量限制時,清除策略決定刪除哪些數據。常見的驅逐算法包括最近最少使用(LRU)和最不頻繁使用(LFU)。
在實現伺服器端緩存時,開發人員需要考慮數據的性質、應用程式的特定需求以及可用的緩存機制,以有效地優化緩存性能。通過組合適當的緩存策略和工具,應用程式可以利用伺服器端緩存的優勢來提供更快的響應時間、減少資料庫負載並實現更有效的數據管理。
(4)優化緩存失效
緩存失效是伺服器端緩存的一個關鍵方面,它可以確保過時的數據不會在緩存中持久存在。實現有效的緩存失效技術對於維護數據準確性和一致性至關重要。刪除過時緩存項的一種常用方法是使用過期時間。通過為緩存數據設置適當的過期時間,緩存將自動刪除過時的條目,迫使應用程式為下一個請求獲取新數據。
另一種強大的緩存失效技術是利用緩存標記和粒度失效。緩存標記允許將多個緩存項與特定標記或標籤相關聯。當相關數據更新或無效時,緩存可以選擇性地刪除與該標記關聯的所有條目,確保所有受影響的數據都從緩存中刪除。
粒度失效允許開發人員針對特定的緩存條目進行刪除,而不是清除整個緩存。這種細粒度的方法將不必要地從緩存中刪除頻繁訪問且仍然有效的數據的風險降到最低。通過使用緩存標記和粒度失效,開發人員可以實現對緩存失效更精確的控制,從而實現更有效的緩存管理和改進的數據一致性。
(5)伺服器端緩存工具
有幾個功能強大的緩存工具和庫可用於有效地實現伺服器端緩存。Cache類包含在Toro Cloud的Martini中使用緩存的功能。
通過利用這些緩存工具並將其與Web框架和CMS平台集成,開發人員可以優化伺服器響應時間,減少後端處理,並增強其應用程式的整體性能和可擴展性。
(6)緩存功能
企業級集成平台通常配備了緩存功能,以支持動態或靜態數據的存儲,以便更快地檢索。下面是一個示例代碼片段,演示了在Martini集成平台中使用緩存功能。
Martini緩存功能的截圖
在實現緩存策略時,緩存連貫性和一致性是關鍵的考慮因素。保持緩存連貫性確保緩存的數據與真實源(例如,資料庫或後端伺服器)中的數據保持連貫。當對源數據進行更新時,緩存的副本應該無效或相應地更新,以防止提供過時的內容。
處理跨不同緩存層的緩存無效可能具有挑戰性。這涉及到管理客戶端和伺服器端的緩存。協調緩存失效以確保跨所有緩存層的一致性需要仔細規劃和實現。
通過有效地處理緩存連貫性和處理緩存無效,可以在整個緩存基礎設施中維護數據一致性,在優化性能的同時為用戶提供最新和準確的內容。
實現混合緩存策略涉及利用客戶端和伺服器端緩存的優勢,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性能和用戶體驗。
對可以本地存儲在用戶瀏覽器中的靜態資源利用客戶端緩存。設置適當的緩存控制標頭來指定緩存持續時間,並優化瀏覽器緩存的使用,以便在後續訪問時更快地加載時間。
為每個請求生成的動態內容使用伺服器端緩存。使用內存緩存(例如Redis或Memcached)來存儲頻繁訪問的數據。實現緩存過期和退出策略以保持數據最新。
通過有效地組合這些緩存方法,可以減少伺服器負載,最大限度地減少數據傳輸,並增強應用程式的整體性能和可擴展性,從而在全球範圍內提供最佳的用戶體驗。
原文標題:The Power of Caching: Boosting API Performance and Scalability,作者:Yvonne Pa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