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人的認知中,這4道,是「最著名」的中國菜

2022-02-07   雅歌小汐

原標題:在美國人的認知中,這4道,是「最著名」的中國菜

世界上每一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美食。當移民去到他國,家鄉美食也在異國落地,一邊連接著故鄉與他鄉的距離,一邊在他國慢慢被發展開來……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在最近幾個世紀中,擁有不同習俗的幾十個國家的移民在美國定居,帶來各國的文化、語言、哲學思想和飲食特點。

但是,一些看似具有外國「血統」的食品,實際上是在美國本地發明的,有該國本地卻極難找到,甚至根本找不到這樣的食品。而有些,則是移民來到美國後,在美國因地制宜改良後,推出的、符合當地人口味的美食。

不少餐廳的菜單上出現的菜肴,比如瑞士沒有瑞士牛排;智利肉醬其實是墨西哥菜(在西班牙語中,是指辣椒和肉);大蒜麵包不是義大利人創造的,雖然義大利人確實也會在麵包上抹大蒜。

又比如以下這幾款,在美國標註為中國風味的菜肴,在美國人看來,這些都是中國「最著名」的菜式。但實際上,它們並不受華人青睞,甚至許多華人會覺得,這些並不是地道的中國菜。

中國雞肉沙拉(Chinese chicken salad)

很難理解沙拉這種西式冷食能與中國本土美食關聯起來。這道菜的食譜最早出現在1930年代,但當時在中國本土卻沒有。儘管中國傳統美食中,有許多種用雞絲做的涼菜。

不過,在20世紀上半葉,美國廚師和食譜專家卻開發了許多「東方」或者說是中國風格的冷菜。中國雞肉沙拉就是其中一款。它的配料包括切碎的捲心菜、生菜絲,炸餛飩或米粉,杏仁以及其他配料,通常拌以芝麻或花生醬一起食用。

雜碎(Chop suey)

炒雜碎不是一道罕見菜式,但是美式版的雜碎卻與咱們傳統認識上的雜碎大相逕庭。美式雜碎基本上是將雞肉、牛肉或豬肉切成薄薄一片,再與芹菜、豆芽和其他蔬菜混合在一起的一種油炸食品。

沒錯,不是炒而是油炸食品。據說這種食物出現在19世紀的美國,可能是舊金山美籍華裔廚師為當地的礦工或鐵路工人提供的廉價餐食。

幸運餅乾(Fortune cookie)

又名簽語餅,在美國的中餐館經常可以找得到。《紐約時報》曾報道,全世界每年大約生產約30億個簽語餅。幾乎全部都是在美國本土生產的,用以供應本土及英國、墨西哥、義大利、法國等國家的中餐館。

餅乾里藏有小字條,上面寫著一些格言、祝福語或幸運號碼。但在中國,可能極大部分餐館老闆都不知道簽語餅為何物。如果老外朋友來到中國本土的餐館,想要簽語餅的話一定會頗為失望。

這種餅乾從手工製作走向機器批量生產,是因為在1973年時,加州大學一名美籍華裔畢業生髮明了一種可自動摺疊簽語餅乾的機器,使得這種食物得以大批量生產。

左宗棠雞(General Tso's chichen)

在美國人的認知中,左宗棠雞是最著名的中國菜之一。這是一種帶有湖南風味的炸雞塊,配以辣椒、姜、大蒜。用醬油、糖、米醋等調味的菜式。菜式有可能是以19世紀清末湘軍將領左宗棠的名字命名。

而關於這道菜的來源的說法也有好幾種,但都和左宗棠本人沒有關係。因為左宗棠在這道菜首次出現之前早已去世,而這道菜在左宗棠的家鄉也無人知曉。

左宗棠雞外酥內嫩,香氣四溢,味道濃郁,如此美食不難理解為何這麼多年來能風行美國。但是,這些在美國人心中的「著名外國菜」往往卻是在離他們家不遠的地方被發明出來的。在它號稱的原產國,這些美食往往並不存在。

今天分享的「在美國人的認知中,這4道,是「最著名」的中國菜」到這裡。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