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越懶,家庭越幸福:其實是有根據的

2023-07-05     城東李公子

原標題:媽媽越懶,家庭越幸福:其實是有根據的

做中國媽媽實在是太不容易了。要賢惠、溫柔、體貼、無私,還會沉默,同時還得平衡好家庭與事業,做新時代的所謂的獨立女性。更甚至還得有謹防婚姻被鑽空子的靚麗和細心,以及婚姻真的被鑽空子後智斗小三的智慧與膽量。

每一個女孩在當了媽媽之後,便有無數的標籤在等著她。實際上在這些標籤的背後,只看到了對女性價值的壓榨。

要隱忍、要偉大、要奉獻,聽起來也都沒有錯,但如果忽略了「媽媽」首先是一個人,是不是也是苛刻的?

拋開責任與義務,她的人生不應該是苦的,也有權利去選擇一種舒服的生活方式,被成全、被照顧。

所以每一位已婚女性,都應該得到家人的理解與支持,多想想成為「怨婦」、「潑婦」的背後,到底是她們自己不願意,還是實屬無奈。

很多人應該都聽過,說媽媽越懶,家庭越幸福。這種說法其實是有根據的,下面就從三個方面來聊聊。

  • 1、媽媽越懶,爸爸越懂分擔。

聽過太多已婚女性的抱怨,她們一力承攬了家庭所有的操勞與瑣碎部分,洗衣做飯拖地,每天打掃不完的衛生,收拾不完的家庭。剛整理乾淨的沙發,隔天又被堆滿舊衣服、臭襪子。

所以自己這麼辛苦,老公卻根本不懂得分擔,完全活成了家庭的保姆。

更甚至有些女性,也會習慣自己的這種沉浸式付出。比如每次都是先把家庭作業完成之後,才想起來質問丈夫,你為什麼不幫我分擔?

又比如,當丈夫願意去分擔的時候,將丈夫攔下來的也是她,因為她覺得丈夫沒做過,讓他做也做不好,省得自己再麻煩一遍。

你看,你根本就沒有給丈夫參與進來,或者練習、成長的機會。

所以除了原生家庭所致,也是因為你太勤快,才導致在他腦子裡根本就沒有做家務的概念。

接下來,你就要學會偷懶,給他一個參與進來的機會,並且要相信他能做得好,即使他做的不好,也要肯定與鼓勵,讓他願意去改正。記住,一點點來,不要妄想他一上來就能夠承擔多少,有個好的開始就行了。

哪怕做的不好,也永遠不要潑涼水,這樣會讓他直接喪失做家務的積極性,抱著破罐子破摔的態度。

其實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會因為親自承擔了這些操勞與瑣碎,而深刻理解到你平時的不容易。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感同身受,除非有一模一樣的經歷。他不可能在你的抱怨中發生理解與同情,只會因為嘗試經歷了,而知道其中的辛苦。

  • 2、媽媽越懶,孩子越獨立堅強。

許多孩子明明已經到了能夠自理生活的年紀,但做媽媽的就是不放心,於是導致孩子對媽媽的依賴成為習慣。

比如很多的事情,明明是可以自己去做的,也是自己可以做得來的,但潛意識中,或者慣性所致,總覺得會有媽媽幫自己分擔,最後越來越懶,只會一天800遍的叫著媽、媽、媽。

你很辛苦,也想改變,但就是不放手,最後習慣成自然。

把孩子的飯盛好,讓他習慣了坐下就吃;把孩子的衣服找好,讓他習慣了被伺候;把孩子的房間收拾,也讓他習慣每天的舒適……

這當然不利於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在這種環境與生活中長大的孩子,也沒有特別的堅強去面對生活的不如意。

這樣的安逸,也會讓他把這個世界想像的過於美好,一經打擊,容易一蹶不振。

說白了就是內心會比較脆弱,如果能讓孩子早早承擔起自己的生活內容,也不至於這樣,這樣習慣性依靠你。

媽媽越懶,越懂得示弱,反而能夠激起男孩對媽媽的保護欲,主動去分擔、料理自己。所以要多學會讓孩子來幫自己的忙。

  • 3、媽媽越懶,幸福體驗越好。

你不要太高估人的承受能力,也不要覺得自己能忍,遲早有到極限的時候。一旦等忍到極限,大爆發的時候,從此你的性情會大變。

太勤快,這種事情的背後,代表著辛苦、忍受、壓抑。也可以說,是一直在憋屈自己的情緒。

當家裡大小事務都需要你親自過問的時候,只要你不做,就沒人去做,那你就不給自己釋放壓力的機會了。於是在不知不覺間,你會越來越喜歡抱怨,習慣埋怨,最後變成一個令所有都難以容忍的怨婦。

孩子會遠離你,丈夫也會覺得你恐怖,變得不愛回家。

所以媽媽學會偷懶,也是懂得在忙碌與辛苦之間,為自己調試出一片寧靜的天地。這樣就不會一邊拚命做家務,另一邊又拚命嘮叨了。

你是一個人,忙碌之餘,需要有獨屬於自己的幸福、輕鬆體驗。也只有你覺得自己幸福了、輕鬆了,才能製造出愉悅、溫馨的家庭氛圍。

否則在無休止的忙碌中,你身上的戾氣會加重,繼而喜怒無常,經常會在家裡大吼大叫,宣洩著自己的委屈。

明明是在宣洩自己的情緒,希望得到家人的關注和理解,但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說在最後的話,媽媽越懶,不是真的撂挑子,什麼事情都不做,把任務都安排下去。在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同時,也懂得靠自己的智慧,去引導丈夫為家庭付出,幫助自己分擔。屬於一種適時偷懶。

家庭的重任,這不是靠哪一個人努力、拚命就能擔起來的,你一個人太拚命,就打破了某一種平衡和良性循環。

結果只會導致自己越來越辛苦,越來越委屈,在這樣的生活中,沒有人能做到絕對穩住、調節好自己的情緒,畢竟你也是一個有血有肉有自己感受的人。

最重要的一點,女人學會偷懶,也是對自己注意力的一種轉移,能有自己的生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否則每天盯著家務、老公、孩子,遲早有崩潰的時候。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b3e3c2cf8582a7bdeaa7c523ff58d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