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需求調研」常面臨哪些困境?

2023-12-07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原標題:產品經理:「需求調研」常面臨哪些困境?

需求調研這一環節可以有效地輔助產品經理的產品策劃、產品設計工作。只是有些時候,產品經理的需求調研環節並非一帆風順。這篇文章里,作者就總結了需求調研環節可能面臨的挑戰,一起來看。

需求調研這一環節可以有效地輔助產品經理的產品策劃、產品設計工作。只是有些時候,產品經理的需求調研環節並非一帆風順。這篇文章里,作者就總結了需求調研環節可能面臨的挑戰,一起來看。

需求調研是網際網路產品經理工作中的重要環節,它的目的是了解用戶需求,為產品策劃和設計提供依據。

然而,在實際工作中,需求調研常常面臨著困境和挑戰,如何確保需求調研的有效性和準確性成為了產品經理們需要解決的問題。

本文將針對需求調研的困境,展開說說~

需求調研的困境主要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

一、用戶反饋不真實

用戶在調研過程中可能會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如對產品的偏好、個人習慣等,導致反饋不真實。

舉例:

產品團隊收到來自市場的反饋,意向用戶正在使用行業內同類型產品,覺得他們某些能力不滿足訴求,並表達要是你們產品能滿足他的訴求,將會為你的產品付費。

產品團隊開始了線下調研訪談工作。去用戶現場收集需求信息,了解用戶現存的問題,以及用戶期望能通過什麼能力解決什麼問題。

向公司高層領導彙報、立項後,經過一個月的研發周期,終於上線了。

上線一段時間後,數據顯示沒有用戶真正地在使用這個功能。

導致上線後沒有一個用戶使用的結果,是因為沒有真正了解用戶的意圖是什麼,產品上線後並不能真正地解決用戶所面臨的問題。

二、用戶需求難以把握

用戶需求往往是模糊的、多變的,很難準確把握。

需求調研是經過大量獲取信息後,找到一個相對正確的方向。

由於用戶群體的多樣性,決定了產品功能無法滿足所有用戶的需求。

調研需考慮用戶分層,當你找到了某個功能核心服務的群體,就更有把握上線後的產品能解決用戶的問題。

調研是有傾向性的,需找到有共性需求的目標群體進行調研,而不是調研所有的群體。

三、調研結果難以量化

需求調研結果往往是定性的,難以量化,無法直接用於產品設計和開發。

在一定程度上,調研結果是可量化的,可通過打分量化。

但大多數的調研工作還是圍繞在需求的場景描述,往往是難以量化的,量化成本高、時間周期長。

這也導致了在實際工作開展中,有的時候會貪圖快,就不會開展這樣的調研工作。

四、調研成本高

需求調研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資源,成本較高。

由於調研成本高,在做量化調研時,應該關注更加核心、關鍵、高價值的需求,或是涉及大量業務的模塊。

這樣的需求,需要比較嚴謹的、量化的調研動作才能夠把需求理清楚,切記貿然行動。

在某些核心能力或高凈值能力上,需要有足夠嚴謹地調研,需量化調研的過程。

小結

需求調研的困境主要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

本文由 @Nana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ac8835ab4ef540bc4de3ba7b50f3e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