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覆橫跳」的網絡牛皮癬,真的治不了嗎

2024-11-04     封面新聞

「只想上個網,差點下幾單。」據中國消費者協會披露,消費者投訴中,不明連結跳轉導致的消費問題特別集中。

網絡配圖

「亂跳轉」向來被稱為「網絡牛皮癬」,如今,彈窗無處不在、開屏一晃就跳的現象似乎有所好轉,可某些廣告連結卻更加隱蔽且霸道了。翻看普通網帖評論區,一不留神就點到了軟體下載;模糊提示用戶可升級服務,打開後卻是高價套餐續費介面;說好的廣告「一鍵關閉」,可連跳多次就是沒有返回選項……「不知道自己的手機下一刻在哪」,侵犯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還可能伴隨信息泄露問題。比如,有網友發現,很多時候跳轉頁面恰是自己最近搜索過的商品。

法律對廣告投放行為有明確限定,相關部門也在不斷加大整治亂象的力度。「亂跳轉」屢禁難絕且頻頻升級,最根本的還在於利益驅動。時下,各類APP已經成為流量的重要入口,特別是某些垂直領域軟體自帶特定客戶群體。對電商而言,如此「擴大觸達邊界」成本低、效率高,還能輕鬆實現精準投放。而很多APP開發企業的主要收入也來源於此,甚至提供服務就是為了招攬各種形式的「小廣告」。因此,哪怕用戶再煩、管得再嚴,也要鑽空子「跳一下」「轉兩圈」。

根治「反覆橫跳」,規則不能總跟在違規後面跑。此前,為防止高靈敏度「搖一搖」誘導用戶操作,相關部門明確給出設備加速度不小於15米每平方秒、轉動角度不小於35度、操作時間不少於3秒等參考數值,效果可謂立竿見影。眼下,某些開發者更加擅長利用用戶習慣,想方設法「埋雷」。這也提醒相關方面,需兼顧抓落實與防反彈,繼續從技術入手不斷補上規則漏洞,減少「打時間差」的可能。與此同時,不妨暢通舉報渠道、降低維權門檻,發動用戶都來監督。不管是大平台還是小企業,只要屢教不改就定期曝光、關停整改,以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打廣告當然沒毛病,但生拉硬拽實在難看。購物網站與APP運營方都要認清,誠信與服務才是立身之本。變著法子給用戶添堵,早晚會被「叉掉」。

來源:人民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aa67e52cb74cbc7be9389515466dcc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