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盡千山都是景,行來萬里興猶同——澤雅龍井宮遊記

2020-08-28   溫州古道

原標題:閱盡千山都是景,行來萬里興猶同——澤雅龍井宮遊記

作者|閒雲野鶴蔣長華

2020年8月23日上午9點多鐘,艷陽高照,秋老虎還在發威,大余兄弟來微信「是否結伴去澤雅走走」,哪知素來獨行的西海兄弟已經將車開到我家門口。於是蔣氏三兄弟開始「車游」西雁。

溫州雁盪,名震寰宇。但你可知,在溫州有四處」雁盪」,當然最負盛名的數北雁盪,還有就是南雁、中雁和西雁。而西雁最為玄妙的卻是甌海與瑞安交界的龍井,她最令我戀戀不忘。

從澤雅水庫西北景區公路折入,沿澤雅梅溪流域逆流而上,車輛慢行於大石垟公路。三雙痴迷的眼睛透過車窗,仰望高天,白雲如絮,素凈綿柔;掠過山巒,群山疊翠,迤邐天際;俯視村舍,儼然有序,古樸與現代交相輝映。

我們時不時停下車來,瞭望競秀山峰,選取精美角度,用手機定格這錦繡河山;走進壯美梯田,注目青翠稻草,細嗅香糯稻花,心情無比的愉悅。

大余、西海兄弟,心有薔薇,面對逶迤群山和精妙絕倫的村舍建築,總愛用醇厚的周易八卦理論叩問蒼茫大地,評點江山!

中午十一點半左右,我們到達「西雁福地」牌樓,偶遇一家子在路邊用水壺接裝自然山水,據說用這個水燒出來的食物三四天不瘦。於是我們也不錯過機會,用水洗臉,那是刺骨的冰,喝一口,甘甜清冽,勝似甘露,回味無窮。

繼續前行十餘分鐘,即到達澤雅西岸社區一個鍋底似的山坪,830米海拔。這裡是一個自助旅遊的基地,有農家樂,龍井宮就坐落在這北邊的山坡上。

據農家樂老闆稱:如果不開車,可以從省級文化名村,即西岸社區的黃坑古村經大石垟、蘇田,沿著彎彎曲曲的山嶺,俗稱十二盤,爬行約四公里,也可以到達龍井宮。

龍井景區入口的花崗岩牌坊,額刻"澤雅龍井風景名勝區",系溫州著名書法家蔡心谷老先生的手筆。

通往龍井山巔的是一條兩旁松柏青蔥的花崗岩石條鋪設的山路,共470步。拾級而上,到達龍井宮。

登上山巔,矗立一座觀景亭。觀景亭南望,最高峰叫金光尖,海拔869米。從觀景亭遠眺龍井景觀的寺觀,左側紅色瓦頂是佛教寺院,右側青色瓦頂是道教宮觀。龍井宮後山樑,猶如一條棲息的長龍靜臥山崗。不過現在正在建造白色的石廊,諸君看看是否有必要?!

通往龍井寺觀的左側是一條欄階長廊,紅頂青石結構,內擺兩副圓桌圓凳供憩息。

欄階長廊的西側有一碧潭,碧潭上架構一橋一亭。橋名怡樂橋,亭名怡樂亭。碧潭內有一靈龜時沉時浮,長年與碧潭、倒影、古剎、青燈,相依相伴,修行問道!

這是龍井宮前面的望龍亭,鎮守山門。望龍亭造型精緻獨特,五角檐尖勁挺,分別裝飾飛龍戲珠,彩鳳鳴天。望龍亭前面有一碧潭,常年不枯,當地人稱為"龍潭兒"。粼粼碧水中有塊奇異的石頭,狀似金牛,似浮於水面。

相傳一年一度的蟠桃會期間,南海盆龍太子、黃飛虎坐騎金牛、趙公明坐騎黑虎,三仙相約到凡界一游。因此處風光旖旎,三仙在此稍作休憩。盆龍太子作法,龍角頂出一口井,龍爪抓出一潭水,三仙在水潭中盡情地嬉玩。

高山之巔,松濤陣陣,雲霧氤氳,清波漣漣,此景只應龍井有,天上哪得幾處尋?那金牛留戀此處美景再也不想回天庭,即化為一石留於此處。自此清波「浮石」,常年不枯,當地人稱為「龍潭兒」,甚為神奇。

世人皆頌:跨虎成神,孝行昭世,足與曹娥媲美;飛龍出聖,慈澤佑民,宜偕媽祖共傳。

進入龍井宮,拾級而上是正殿太陰宮,供奉盧氏龍母娘娘。據《兩浙名賢錄》記載:盧氏家住盧嶴(舊址在現在的泰石村北),有一次和母親砍柴,一隻猛虎來吃她母親,她急撲到老虎嘴邊代母親死。後來有人看見盧氏女騎虎走上塘山,就建殿宇祭祀紀念。皇帝宋理宗賜盧氏女號"孝佑夫人"。大石垟人因盧氏娘娘威靈顯赫,遂恭迎至龍井山立龍井宮。

太陰宮前有一塊靈石:蓮花芯。

太陰宮的後進是龍井宮,此乃新建擴建的殿宇,以紅色為主色調。

龍井宮是2006年11月確立的甌海區文保單位。

中軸的最後進才是真正的古董"太陰宮"。據周慧津編撰《龍井宮》,宮殿建於明嘉靖年間,清同治六年(1867)重建。因高山霧濕浸蝕,民國五年(1916)再次以精磨細琢的石料重建,故又稱石殿。石殿系單層石構建築,面闊三間,明間進深五柱八檁,次間進深六柱八檁,硬山屋頂,用石板刻出瓦壟。神奇的是神龕下還有一水井,清澈甘冽。

石殿內的石質榫卯、斗拱結構。

新建龍井宮的背後是一個雙層戲台,觀戲座位是一露天斜坡台階,台階寬10米,斜度約30度。台階當中有一封蓋的水井,就是"龍井"。井水甘甜,常年不枯不溢,如今安裝水泵,通過水管供水。

此石殿的結構及那口水井極似瑞安聖井山的石殿。經詢問殿主,稱:此石殿乃青田陳莊師傅所造,陳莊師傅先建好龍井宮石殿,再到瑞安聖井山建造石殿。

不知有否記載,屬實乎!

太陰宮的東面是2010年落成的太上老君殿,廂房牆壁上黑底金字篆刻《道德經》八十一章,正殿匾額為"紫氣東來",好一派祥雲吉瑞。

太上老君殿供奉的是道教始祖太上老君,其塑像為金色坐姿,鬚眉皆白,高大威嚴,令人肅然起敬。

西側佛教寺院,主要建築是觀音殿,顯然是一座觀音道場。觀音道場通常是圓通殿,而這裡是觀音殿。

沿著龍井宮東側步行道三五分鐘,登上龍脊,西邊有九顆奇異的石柱矗立於天宇下,不知這又預示著怎樣的玄機?

龍脊東側山崗的涼亭,在飄忽的雲層中猶如海市蜃樓,又似天庭宮闕……。

龍脊後山的回頭鳥,也不知有什麼來歷?

時近下午三點,又是西海兄弟駕車小環線過梅溪返溫,期待下一次再度:

登高望遠看秋景,

遊歷天下攬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