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翻了,你接受這樣的王老吉嗎?

2019-10-16   每日快消

還記得「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廣告語嗎?綠盒的王老吉,可以說伴隨了我們整個快餐的時代,吃著快餐喝著王老吉,快哉~~

但是,這個綠盒王老吉很不安分,又來搞事情了。這是繼王老吉出的方言盒和隨燥動的心去撒野盒之後的又一經典的包裝升級,而最近綠盒王老吉突破了以往的設計風格竟然走起了國潮風,這次打出了「家有國潮,吉但不燥」的口號。

新的包裝設計將格格、太子皇上等元素巧妙植入通過擬人化的現代手法去呈現。

每款包裝的瓶身設計上,古代與現代人物相呼應,用手繪的插畫描繪了一個個經典的人物角色,當然,每款產品的包裝設計本身,就搭配了一定趣味性的廣告語,可以說真的很有意思了。

例如皇上與皇后的角色,就是用現代的角色和古代角色進行結合,每個人物角色的設定都有他本身的動作,皇后對應的是摩登女郎,皇上對應的是一有志青年。

這種設定的處理,講述了涼茶的歷史從古至今,都是古代用來解熱的一種飲品。

通過這種趣味性的表達,巧妙的講述了自己在涼茶界的地位,同時運用這種中國元素的東西進行設定,也從側面表達了中國文化的傳承。

除此之外,原本的草綠色的包裝,將這五款人物角色的包裝巧妙融入進去,整體的顏色也變的偏黃偏淡了一些。

最接地氣的包裝

不過話說回來,綠盒王老吉換的新包裝,一直也都是以比較接地氣的形式帶給大家,比如 2017年的方言王老吉就是結合了各地的方言文化。

比如說:「巴適得很」這個就是四川的方言

上海話「呷呷儂」

嘿撩撩囉廣西話

槓槓地-東北話

……

哈哈哈,怎麼樣?看到王老吉的這款新包裝,你愛了嗎?

營銷稍顯落後,綠盒仍需努力?

許多人會疑惑,綠盒王老吉和紅罐王老吉、加多寶是什麼關係?

簡單而言,王老吉品牌原本屬於廣州藥業(以下簡稱廣藥),廣藥將王老吉品牌租給了一家港資公司(後來的加多寶),該公司生產紅罐王老吉,而廣藥之後開始生產綠盒王老吉。也就是說,紅罐和綠盒,其實是一個品牌,分別由兩家公司生產的。

如今經過多年訴訟,廣藥收回了王老吉品牌,自己生產紅罐王老吉,而港資公司則開發了紅罐加多寶。

由於早前港資公司的營銷給力,紅罐王老吉早已家喻戶曉,加多寶的名氣也逐漸擴大,但綠盒王老吉似乎依然比較低調。

這點從官方微博可以得到佐證,目前微博帳號「王老吉官方微博」粉絲量為591萬,「加多寶」涼茶409萬,而「綠盒王老吉」僅有120萬。

而通過納食的輿情監測系統我們發現,綠盒王老吉的一個月的輿情監測中最高值只有70條,其活躍值甚少。

數據來源:納食的輿情監測系統

另外翻看綠盒王老吉的微博,感覺營銷方面的確有所欠缺。

比如,官方推出了一個綠盒王老吉的漫畫形象,本來這種操作沒問題,但在設計上有一點硬傷,在綠盒王老吉形象的頭上居然還插著吸管!這會破壞形象頭部的完整感,恰當的方式是,將吸管放在漫畫形象的身後,就像實體產品那樣。

再如,官方微博有許多引導粉絲交流的帖子,這是一種常見的提高活躍度的方式,然而綠盒王老吉的說法,非常有尬聊的意味,讓人看了有點哭笑不得。從粉絲留言轉發數據來看,效果也不是太好。

這麼看下來,我認為綠盒王老吉在營銷上,真的有必要加把勁了。或許官方也有所自知,才在這次推出了全新的包裝。

從這次來看,綠盒王老吉的營銷有了更多起色,但在細節上依然可以做得更好。比如「家有國潮,吉但不燥」這句標語,完全可以改成「家有國潮,吉而不燥」,更為順口一些。

總之,希望綠盒王老吉再接再厲,煥發品牌更多活力,不要辜負了這麼一個傳統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