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不放鬆 復工復產正當時

2020-03-25     i渭南

3月24日,市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全市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新聞發布會,市疾控中心、市外經局(市外事辦)、市文化和旅遊局、市民政局、市稅務局、市供銷社6家單位負責同志進行了通報。

市疾控中心:

做好防控迎接開學


  「經過前期的共同努力,從2月15日起,我市連續39天無新增新冠肺炎本土及輸入確診病例;2月24日疑似病例清零後,連續30天無新增疑似病例。」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王光榮在通報中說,截至3月24日8時,我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5例,已治癒出院14例,剩餘1例在西安唐都醫院救治。


  據王光榮介紹,目前,全市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我市中小學即將復學,按照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統一部署,從3月24日起,市疾控中心派出10組30名專業人員,為各縣(市、區)開學前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技術指導。


  學校應如何做好開學前後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王光榮說,開學前,學校要制定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制度明確,責任到人,每日掌握教職員工及學生健康情況,向主管部門報告;對學校進行徹底清潔,對物體表面進行預防性消毒處理,教室開窗通風,對全體教職員工開展防控制度、個人防護與消毒等知識和技能培訓;要儲備好洗手液、口罩、手套、消毒劑等防控物資,設立臨時隔離室,以備人員出現可疑症狀時暫時隔離;所有外出或外地的教職員工和學生,返回居住地後應當居家隔離14天後方可返校。開學後,每日掌握教職員工及學生健康情況,對學生和教職員工的晨、午檢實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向主管部門報告;對教職員工、學生和家長開展個人防護與消毒等防控知識宣傳和指導;各類生活、學習、工作場所加強通風換氣,不要組織大型集體活動;加強物體表面清潔消毒,加強餐(飲)具的清潔消毒,餐(飲)具應當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建議學生自帶餐具;嚴格落實教職員工及學生手衛生措施,建議教師授課時佩戴醫用口罩。


  王光榮表示,教職員工或學生如出現發熱、乾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瀉等症狀,應當立即上報學校負責人,並及時按規定去定點醫院就醫。教職員工或學生中如出現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應當立即向轄區疾控機構報告,並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密切接觸者的管理。

市外經局(市外事辦):

嚴防境外輸入築牢「渭南防線」


  「目前國內疫情形勢持續向好,但境外疫情呈現快速擴散態勢,嚴防境外輸入成為國內當前疫情防控的重點。」市外經局(市友協)專職副會長、市涉外協調專班辦公室副主任楊陽在通報中說道。


  據介紹,當前,我市涉外疫情防控工作同樣面臨著巨大的壓力。根據初步摸排統計,全市共有427108人持有護照,有4745人在境外工作、生活和旅居,從2月20日到3月22日,已返回540人,集中隔離留觀332人,解除隔離208人,這些人員目前均無異常狀況。近期內還有465人計劃返回,已回國但未返回渭南的有96人。


  「面對境外疫情輸入的嚴峻形勢,以及對我市全面有序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帶來的新挑戰,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全面落實好『五個搞清楚』和『八個要到位』,堅決做到『底子清,路徑明,措施實』。」楊陽說,「五個搞清楚」即:搞清楚全市多少人持有護照;搞清楚現轄區內渭南籍目前在國外有多少人;搞清楚近期計劃回國多少人;搞清楚已回國未返回轄區多少人;搞清楚已返回轄區多少人;「八個要到位」即:隔離措施做到位、重點排查做到位、嚴把關口做到位、主動聯繫做到位、及時救治做到位、管理服務做到位、責任追究做到位、宣傳引導做到位。


  楊陽表示,為堅決打贏境外疫情輸入防控阻擊戰,號召持有護照的公民儘量減少出入境;所有境外返渭人員必須第一時間主動向所在地社區(村組)、接待單位、酒店、住房出租人如實報告健康狀況,積極配合落實好隔離醫檢等防控措施;所有車站、社區(村組)、企業、酒店、醫院等重要關口環節要加強排查、點對點管控,如實登記報告,否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對刻意隱瞞、謊報接觸史、旅居史、病情、拒不執行防控措施,引起病毒傳播或有傳播危險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積極做好疫情防控政策和知識宣傳,鼓勵廣大人民群眾監督舉報可能違反疫情防控措施的人員,牢牢守住疫情防控的「渭南防線」。

市文化和旅遊局:

加快文化旅遊產業復甦發展步伐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全市文化旅遊系統快速反應,落實落細各項防控措施,於1月24日停止了全市959家文旅企業的經營活動,有效避免了疫情通過文旅活動傳播擴散。」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常偉就全市文化旅遊行業應對疫情及助推文旅產業恢復發展等情況進行了通報。


  常偉說,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向好,市文化和旅遊局先後制定印發了《關於做好疫情期間全市A級旅遊景區有序恢復開放的通知》《渭南市A級旅遊景區有序恢復開放工作指南》《關於嚴格落實聚集性疫情防控處置工作的緊急通知》,並成立3個檢查組,對各縣(市、區)文旅企業恢復經營、疫情防控、市場秩序及安全生產等工作進行了督查指導。截至目前,全市文旅行業中A級景區、星級飯店、旅行社、書店、印刷廠共496家企業恢復營業,7個市級重點項目已復工建設。


  據常偉介紹,為最大程度降低文旅企業損失,共渡難關和儘快恢復文化旅遊市場活力,我市及時推出鼓勵和支持文旅產業恢復發展的政策。為旅行社退付80%質量保證金2年期限,現已全部退付到位;國家稅務總局出台的針對中小微企業延長社保、稅收繳費周期,自3月1日至5月31日,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徵收率由3%降至1%等,幫助企業降低成本。鼓勵國有A級景區為入住商戶實施房租、物業費減免;推出了「致敬醫護」優惠活動,全市所有A級景區自運營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對全國醫護工作者持有效證件(醫師證、護士證)本人實行免費政策,對積極響應全市免費或半價優惠開放政策的收費景區,根據A級景區質量等級,本年度給予一定的補貼。


  常偉表示,下一步,全市文化旅遊行業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實施「三優化三提升」行動,舉辦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展示展演活動,制定出台《旅遊業恢復發展預案》,幫助支持文旅企業全面復工復產、市級重點項目全部開工建設。制定一系列優惠營銷策略,組織「黃河大峽谷自駕游渭南」活動,推出沿黃自駕游線路、景區優惠政策,滿足疫後市民遊客的文旅消費新需求,提振市場信心,加快文化旅遊產業復甦發展的步伐。

市民政局:

守牢輸入關口嚴防疫情反覆


  社區是城市的基本單元,是人民安居樂業的家園。如何把社區這道防線守嚴守牢?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震軒圍繞近期落實「網格化」管理、加強社區防控相關舉措和取得的成效進行了通報。


  復工復產以來,全市209個城鎮社區全面實行了「網格化」管理,共設立防控諮詢點4167個,成立社區巡防隊伍610支,每天投入社區工作者2561人次,動員各類力量12000餘人參與2478個小區管控,其中主城區2800餘人,健康陝西採集個案數據18118人次。


  據王震軒介紹,針對復工復產人員流動較大、境外輸入風險加劇、社區疫情防控面臨的嚴峻複雜形勢,嚴格按照疫情管理和外防輸入要求,區分等級進行管控,守牢輸入關口。他說,全市有小區2478個,其中有物業的小區1135個,無物業但有建設單位的小區805個,「三無」小區(無物業、無建設主管單位、無業委會)538個。對有物業公司進行服務管理的小區,落實住建部門監管責任和物業公司主體責任;對無物業公司進行服務管理、但有建設主管單位的小區,由建設主管單位或託管單位牽頭,通過組建業主委員會或推選樓棟長、發動主管單位幹部職工和小區居民群眾等形式進行管理;對「三無」小區,落實所在街道監管責任和社區主體責任,指導成立由街道辦事處、社區工作人員、小區黨員組成的小區(樓棟)臨時黨支部,負責抓好小區疫情管控與治理工作,提升小區居民自治能力。


  王震軒說,按照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要求,嚴格縣(市、區)、鎮(辦)、村(社區)、網格長四級分片包抓制度,指導監督小區管理工作。動員社區幹部、黨員志願者、機關幹部等多方力量參與社區治理,形成城市小區疫情防控群防群治、聯防聯控的工作格局。加大宣傳力度,加強對社區居民群眾疫情防控的普遍性、經常性教育,慎終如始落實日常防護措施,嚴防疫情反覆。同時,加強工作督導,夯實防控責任,確保我市社區防疫工作堅定、有力、有序開展。

市稅務局:

多措並舉確保各項稅費政策落地生根


  國家稅務總局渭南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陳文正在通報中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市稅務系統將支持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作為一項硬任務,通過一系列「實打實」「硬碰硬」的措施,確保各項稅費政策落地生根,有力地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堅持在精準上下功夫,做到宣傳「廣」。提高覆蓋面,依託電視、報紙、新媒體以及實體辦稅廳等渠道搭建全方位、立體式宣傳平台,通過公眾號推送信息300餘條,群發簡訊7萬餘戶,受理諮詢2036戶次。為全市起征點以上納稅人製作了3.5萬份《明白卡》,列明今年出台的所有稅費優惠政策,由稅務幹部上門逐戶發放,「面對面」宣傳輔導,確保每位納稅人和繳費人都懂政策、能申報、會操作。同時,按月登記核實享受情況,確保人人都能夠享受到政策紅利。


  堅持在便捷上下功夫,做到服務「優」。疫情期間,全市系統共辦理稅費業務15.46萬筆,各級辦稅廳運轉順暢。為保障納稅人和繳費人正常辦理業務,確保安全,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部署,先後3次延長申報期,給納稅人和繳費人留足了空間。大力推廣「3+3」辦稅模式,第一個「3」是推廣「網上即時辦、熱線指導辦、群眾自助辦」,倡導全市納稅人和繳費人通過3種「非接觸式」辦稅,不直接「面對面」接觸,確保人民生命安全;第二個「3」是實行「錯峰辦、容缺辦、延期辦」,落實首問負責制,對資料不齊全但不影響實質性審核的,實行「先收後辦」,容缺辦理,儘量減少人員聚集、降低風險。加大同商業銀行的互動,拓展「銀稅貸」範圍,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今年以來,幫助296戶小微企業辦理銀行貸款1.1億元,緩解了企業融資難題。


  堅持在成效上下功夫,做到落地「實」。截至目前,全市辦理疫情相關增值稅免稅112戶,免稅484.91萬元;辦理出口退稅20戶次,退稅1351萬元。全市階段性減免社保費1864戶次,減免三項社保費4320.21萬元;非稅收入免徵114戶次,免徵24.7萬元。

市供銷社:

戰疫情保春耕惠民生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全市供銷社系統堅持把防疫保供作為一場硬仗、一次大考,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重要生活物資儲備、春耕農資保供工作,保障城鄉群眾生產生活需求。


  市供銷合作社黨組成員、副主任王江永說,市供銷社充分認清春耕生產「時不待人」的特殊性,把保供穩價特別是保障春耕農資供應作為最緊迫、最重要的政治任務,形成了以市供銷社牽頭把總,各縣(市、區)供銷社協調作戰、密切配合的全市供銷系統物資保供機制和網絡。


  在科學調度、保障農資供應方面,市供銷社組織系統農資企業,多渠道籌措資金、主動對接上游生產廠家,加強鐵路運輸,迅速補充貨源,協調對接有關部門,爭取把春耕備耕農業生產資料納入疫情防控期間農業生產必需品範疇。春耕備耕以來,全市系統1800餘家農資經營網點全部復工,累計採購調運各類肥料9.37萬噸、農藥1000噸、農地膜6700噸;銷售各類肥料12.67萬噸、農藥290噸、農地膜3000噸。目前儲備各類肥料10.53萬噸、農藥800噸、農地膜4000噸,比上年同期略有增加。化肥、農地膜儲備量為全省供銷系統第一,占全省供銷系統的19.12%和41%,能夠滿足我市春耕生產需要。


  據王江永介紹,全市各級供銷系統積極發揮農資供應主渠道作用,帶頭穩定農資價格,把疫情期間「不漲價、不斷檔、不脫銷、保供應」作為供銷合作社對社會的鄭重承諾。堅持從正規生產廠家、正規經營渠道採購農資,堅決杜絕各類假冒偽劣農資商品從供銷社渠道進入市場,流向農戶。加強對系統農資經營活動的管控,嚴禁農資經營、購銷等方面人員聚集聚會,確保農資市場防疫安全。


  同時,發揮經營網絡優勢,組織系統企業加大生活必需品採購,新增零售網點,全力保證糧油、蔬菜、蛋奶、果品等市場供應。協調指導市直企業及富平、合陽、潼關、華陰、華州等縣社,依託電商平台,開展生鮮農產品和日用品集採集配、無接觸配送服務,做好市場供應,有效緩解了農民賣難、居民買難問題。累計配送蔬菜786噸,水果709噸,肉禽蛋429噸,米麵油858噸,防疫用品12220件。

(來源:渭南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WAgEXEBrZ4kL1ViSZ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