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雖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但那些幸福的家庭,原因都大抵相同。我們中國人向來講究門風家規,才造就了一個又一個的傳奇家族。
所以說,當一個家庭,有好事即將來臨時,通常會有這兩個徵兆。可能我們平日並未察覺到,但卻是它們在改變我們的生活。
一、熱衷行善。
老話講:勿以善小而不為。一個家庭經過幾代人的奮鬥成為達官顯貴,但這種日子其實並不完美。真正完美的家庭,總是樂善好施,幫助窮人,儘自己的微薄之力,來讓身邊人一樣得到溫暖。
在當下社會,行善其實本身就是種和諧。不管是遠親還是近鄰,只要在自己能力的允許範圍內,那麼完全可以幫助大家一起成長,共渡難關。只有家庭外面沒有爭辯,家庭內部才能團結友善。這不僅對一個家庭有利,對家族而言也是長期的福祉。
行善看似是施以滴水之恩,其實是在為我們增添善緣。我們無法知道自己何時家道中落,因此多一份幫忙,也就是多種下一絲希望。當我們行善時,其實並不是為了真正謀求報答。不過,一旦自己陷入困頓,那麼你曾經所積攢下來的善行會把你從困境拉出來。
行善看似是吃虧,實際上是種「示弱」。但凡富貴人家,從來都不會張揚自大,而是夾著尾巴做人。一個家庭太過張揚,反而會引起他人的反感與嫉妒。因此,為了讓家裡平安,不如將行善堅持下去,給別人帶去更多希望與快樂。
二、勤儉成風。
成由勤儉破由奢。無論一個家庭的富裕程度如何,其家人都應該保持勤勞與節儉。勤勞,可以幫助我們得到想要的東西;節儉,則助力我們實現分配。不管是一塊錢還是一針一線,從這種小事做起,方能在未來成就大業。
勤儉不僅是為現在,更是為將來做打算。正所謂居安思危,沒有誰能保證明天究竟會怎樣。一旦家庭中出現問題,節儉的習慣能幫助我們快速走出難關,重回正軌。所以,就算一個家庭再富裕,也應該養成這樣的習慣。
從平民做到皇帝的朱元璋,即便給皇后過生日,也只用四菜一湯宴請群臣。而這四菜便是兩碗青菜、韭菜以及紅蘿蔔,一湯便是小蔥豆腐湯。正是由於他的勤儉,大明王朝才能穩住了最初的基業,成為我國歷史中的重要時代。
儉能寡求。一個人的慾望是無止盡的,如果不斷地去讓慾望擴張,那麼早晚有一天會虧空一切。而勤儉則能幫追我們放下這些慾望,讓我們回歸最初的平靜。其實細細想來,富也是一生,貧也是一生,無需太過較真。況且,如今大家的生活都還不錯,一味追求奢靡,毫無意義。
一個家庭或者一個家族的興旺發達,從來都是靠積累和習慣這兩方面達成的。我們通常只看到了別人的成功,卻完全忽視了成功背後的深刻議題。其實,勤儉與行善都是很容易完成的事,難的地方就在於,我們能否不斷堅持。
當我們把行善和勤儉作為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時,好事很快就會不請自來。如果你已經堅持這兩個習慣很久了,那恭喜你,美好的生活正在向你湧來。
今日留言,你認為一個家庭有好運來臨時,會有哪些徵兆?歡迎探討。
原創作品,歡迎轉發分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