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鍊」和「體驗」,讓假期過得有意義

「鍛鍊」和「體驗」,讓假期過得有意義!

暑期已至,很多學生開始了暑期計劃,利用假期讓自己放鬆休閒,同時給自己「充電加油」。如何合理安排時間,勞逸結合,成了老師、家長、學生都在思考的問題。

實際上,每年長達近兩個月的暑假,在孩子成長的歲月中分量很重。不少學校在面問學生時,總會有這一問題:你的上一個暑假怎麼過的?因為在一些教育者眼中,暑假的學習生活方式,足以見學生的興趣、愛好、志向甚至是人生目標。

我們先來看看別的國家的學校是怎麼做的!

澳大利亞

從澳大利亞學生的假期安排來看,學生假期的選擇非常豐富,無論是利用假期充電還是參加各類培訓、投身社會實踐,學生都可以從各式各樣的途徑獲得閱歷的豐富和能力的提升。可以說,澳大利亞學生的假期是豐富多彩的。

不僅僅是澳大利亞,如今,各國學生的假期都有著豐富的內容和安排。殊途同歸,國外學生假期有一個共同的理念,那就是讓學生在各種鍛鍊中度過一段充實而有意義的時光。

  美國

以美國為例,美國學生假期較長,因地域差別為一個月至三個月不等,大部分學生暑假沒有作業或者很少的作業。美國學生的假期通常不是純粹休息和玩樂,大部分人會安排時間來學習、工作或參加社區服務。美國大學十分看重學生是否參加過社區服務,暑假期間,社區和慈善機構常見學生的身影,從敬老院幫助老人到幫助議員整理文件,甚至到貧困地區做短期義工。日本則有一項傳統的暑假作業叫作「自主研究」,學生自己定一個感興趣的題目,開學後把家長召集起來,輪流展示研究成果,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學生的研究和創造力。

英國

而在英國,中小學放暑假的時間基本上由學校自行決定,暑假作業給人的印象是超級少,學校會更強調「實踐作業」,因此學生的暑假安排格外豐富。在暑假,英國家長會把孩子送到各種各樣的暑期中心和夏令營,送孩子參加一些興趣班,英國孩子有大量時間在暑假盡情培養自己的興趣。

從這些假期安排中可以看出,這些假期活動的主要目標是寓教於樂、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在快樂中獲得知識、提高創造能力。而這也正是家長和學校對於假期的期待。

如何讓假期過得有意義

面對已經到來的暑期,如何讓這個假期過得有意義成為國內家長和孩子們共同思考的話題。不少家長都給孩子安排各類補習,這讓孩子幾乎沒有自己的任何空餘時間,沒有更多擴展生活閱歷和實踐的機會,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假期中的學習固然很重要,但學習並非僅僅意味著培訓和補習,給孩子適當的空間和自由同樣重要,讓孩子在輕鬆愉快中學會提高自己更加重要。

如果說在校期間孩子以書本學習為主,那麼暑假期間孩子應以體驗生活為主。家長要抽出一定時間與孩子共處,讓孩子與大自然「親密接觸」,與孩子一起開展游泳、郊遊、野營、爬山、欣賞音樂、製作小工藝品等有益的活動,這樣既可豐富孩子的閱歷,增長見識,愉悅身心,又可以密切家長同孩子的關係。

「文章乃案頭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要在假期旅行中讓孩子享受「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的詩情與畫意,感受「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悠閒與雅致,體會「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蒼涼與豪壯,讓孩子多接觸社會,多感悟生活,從而獲得不一樣的人生感悟。這對他們的成長是一筆無盡的財富。

結語

駐足並非意味著停滯不前,有時候駐足而立的思考,會啟迪未來的人生。在假期,當你一個人靜下來,可以好好想一想,小時候的夢想實現了嗎,現在自己的夢想又是什麼。驀然回首,認真剖析自己,反思自己,進而找到未來的路。在學與思、停與行中,參悟人生,遇到更好的自己,並一步步走向成功。

感謝您的認可與支持 如果您覺得此文對您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關注、轉發、收藏支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M9sLmwB8g2yegNDoFx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