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3月,胡宗南大舉進攻延安。陝北岌岌可危,如何打敗胡宗南呢?毛澤東大智大勇,決定撤出延安,另外將在陝北的部隊全部交由彭德懷指揮,與胡宗南大軍作戰。
陝北的部隊,其實只有幾個旅,加上地方部隊和後勤人員,也就兩萬多人,他們大多是陝甘寧晉綏聯防司令賀龍所部部隊。
毛澤東為什麼將他們統歸於彭德懷指揮呢?
這首先是彭德懷之意。
在商量如何保衛延安的中央會議上,彭德懷說:「大敵當前,現在陝北的幾個教導旅,還有一些地方部隊,應該有一個統一指揮,才能形成戰鬥力。」
毛澤東說:「晉綏正在整黨、整軍、土改,賀龍同志正忙那裡的事,一時抽不出身來,再說,作為陝北的大後方,晉西北需要他啊!」
勇挑重擔的彭德懷說道:「在賀司令員未來延安之前,陝北的部隊是否暫時由我指揮?」
這話也正合毛澤東之意。
在決策撤離延安前,毛澤東就有意讓彭德懷出馬。他為什麼要讓彭德懷出馬呢?在抗戰勝利後,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一次,眾人在一起議論,有人講到蔣介石有四百多萬軍隊,恐怕不好對付,彭德懷聽了,一拍大腿跳了起來:
「有什麼了不起的,大不了再跟老蔣打幾年游擊,我只要中央給一個團的兵力,就能跟他打到底!」
結果,彭德懷被指責為狂妄,耍軍閥主義作風。對此,毛澤東卻另有看法,認為這正是彭德懷大勇的表現。這次胡宗南進攻陝北,兵力是陝北解放軍的十倍之多。要與如此強敵作戰,正需要彭德懷這樣的勇將。
所以,彭德懷一毛遂自薦,毛澤東馬上就說:
「我看陝北的部隊統一與彭老總指揮很好。」
就這樣,黨中央決定由彭德懷指揮兩萬多陝北部隊對付胡宗南的進犯之軍了,結果,撤離延安後,在毛澤東的親自指揮下,彭德懷三戰三捷,一舉挫敗了胡宗南的銳氣,改變了陝北的被動面貌。
陳冠任著、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大河向東:他們為什麼追隨毛澤東》一書了毛澤東與彭德懷的傳奇,該書為該社的年度暢銷書,為讀者喜歡的紅色歷史暢銷書,銷量過百萬冊(已有盜版,謹防低價盜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