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 | 數字經濟為全球經濟合作提供新動能

2023-09-27     社會科學報

原標題:時評 | 數字經濟為全球經濟合作提供新動能

時評 | 數字經濟為全球經濟合作提供新動能

時評

全球數字經濟是開放和緊密相連的整體,合作共贏是唯一正道,封閉排他、對立分裂只會走進死胡同。

原文 :數字經濟為世界發展注入新動力

作者 |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 張曉晶

圖片 |網絡

當前數位技術革命方興未艾,數字經濟國際競爭日趨激烈,數字壁壘和數字鴻溝問題不斷加劇,再加上數據安全以及通用人工智慧對人類可能帶來的潛在威脅,數字經濟領域的國際合作變得愈發重要。數字經濟國際合作的加強,將為全球發展提供新動能,增進全人類的福祉。

我們基於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TIMG指數,從數位技術(Technology)、數字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數字市場(Market)和數字治理(Governance)四個維度來衡量數字經濟發展水平。通過對全球106個經濟體在2013-2021年的TIMG指數,對於數字經濟國際合作的現狀有如下認識:

歐盟國家擁有享受參與數字經濟國際合作的多重平台。許多歐盟國家可以依託全球或歐盟、OECD等區域性平台,積極推動多邊或雙邊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參與國際數字合作數量在270-300。除歐盟之外,美國、英國是數字經濟國際合作的主導國家,參與國際數字合作數量分別為105和75。此外,數字經濟發展領先國家正在積極參與和嘗試主導數字經濟國際合作。截至2022年,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參與的國際數字合作數量均在35至40左右。2021年,中國TIMG指數雖然排名全球第8位,但中國參與和主導的數字經濟國際合作數量僅為17。

中國積極推進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地區)合作,建設「數字絲綢之路」。自2017年中國正式提出建設「數字絲綢之路」以來,中國持續加強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地區)在數字經濟、人工智慧、納米技術、量子計算機等前沿領域合作。基於我們的研究,2017年以來,「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地區)的數字經濟發展呈現加速發展態勢,TIMG指數均值從2013年的43.98上升至2021年的58.16,在2017年之後,TIMG指數均值開始超過樣本內的非「一帶一路」共建國家。

從與中國建立數字經濟國際合作的國家特徵來看,在2021年,除了中國和新加坡的全球數字經濟TIMG指數排名較為靠前之外,其他國家(地區)的全球數字經濟TIMG指數排名都居於全球中等偏後位置;從細分指標來看,與中國建立數字經濟國際合作的國家在數位技術、數字基礎設施、數字市場和數字治理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四月發布的旗艦報告中提出要警惕金融碎片化,研究也表明,數字經濟國際合作正在出現類似的傾向,這對於全球擁抱數位技術革命、應對數字經濟所帶來的風險挑戰都會產生不利影響。習近平主席強調,「全球數字經濟是開放和緊密相連的整體,合作共贏是唯一正道,封閉排他、對立分裂只會走進死胡同」。為此,就加強全球數字經濟國際合作提出幾點建議:

世界各國應積極參與全球數字經濟治理與國際合作。依託聯合國、G20、亞太經合組織等多邊平台共同構建數字經濟合作框架,確立數字經濟發展與治理的基本原則和理念,特別注重在數字鴻溝、跨境要素流動、數字經貿、數據安全等方面的數字經濟治理合作。

衝破已開發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數字合作中的壁壘。一方面,鼓勵不同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的國家開展跨梯度跨維度的國際合作,使得國家間的數字市場、數位技術等比較優勢得以互補,促進數字紅利的共享。另一方面,共同建立符合大多數國家利益的更加公平合理的數字經濟國際合作新模式和新機制,積極推進《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EPA)等新型數字經濟國際合作。

中國將加快數字經濟領域的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積極把握數字全球化趨勢,為數字經貿往來、跨境數據流動、隱私安全保護等建立健全制度安排,加強國內外數字經濟標準和規則的銜接,將數字經濟國際合作領域從技術、基礎設施等拓展至規則合作、制度合作等領域。

人工智慧時代更需要全球緊密合作。通用人工智慧及數位技術帶來「時代之變」,既可能促進生產率的大幅提高,也可能帶來大規模的破壞。工業革命建立在增強或替代人類體力的基礎上,人工智慧則在於增強或替代人類的認知能力。工業革命以來的全球化分工體系奉行市場原則、效率原則,近來又加上了安全考量;人工智慧及數字革命所帶來的效率和認知能力方面的衝擊,不僅會重塑全球分工體系,更會關係到價值、安全、意識形態等諸多方面,無疑要比工業革命帶來的衝擊更具有顛覆性。因此,促進數字向善、人工智慧向善,需要全球範圍更加緊密的合作,從而為人類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文章為社會科學報「思想工坊」融媒體原創出品,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870期第1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本期責編:宋獻琪

拓展閱讀

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首次突破50萬億元,數據要素是核心引擎 | 社會科學報

時評 | 打開數字經濟時代人才培養新思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98438df122322550179852985cc6f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