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份公布前七月財政數據 增收仍面臨壓力

2024-08-26     第一財經

[ 上半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0.9%,這一增速較去年同期下降12.6個百分點。 ]

地方財政運行總體平穩,但增收壓力依然較大。

第一財經梳理髮現,目前,已有多個省份財政部門公開了前7個月的財政收支數據。其中,吉林、湖南、四川、貴州、海南、雲南、寧夏等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保持增長,多數增幅低於2%;江西、山西等收入同比出現下滑。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告訴第一財經,從已公布的數據來看,當前地方財政增收仍面臨壓力。從全國範圍內看,2024年上半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0.9%,這一增速較去年同期下降12.6個百分點。從地方來看,雖然部分地區前7個月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了正增長,但增速較去年有所收窄,且部分地區的收入增速為負。

對於地方稅收持續低迷的情況,羅志恆分析,首要因素是經濟增速放緩影響。經濟增長是稅收增長的基礎,當經濟增速放緩,稅收增長也會受到制約。其次,物價水平下行,部分能源礦產類產品價格持續下跌,拖累稅收增速。另外,部分稅收收入下降還受到基數效應的影響,即去年同期基數較高導致今年同比增速下降。

比如,財政部此前解釋,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下滑(-2.8%),主要是2022年製造業中小微企業部分緩稅在2023年前幾個月入庫抬高了基數,以及2023年年中出台的4項減稅政策對今年財政收入形成翹尾減收等特殊因素拉低了收入增幅。扣除這一特殊因素影響後,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可比增長1.5%左右,保持恢復性增長態勢。

一些省份也對當地7月份稅收收入下滑給出解釋。比如,吉林省財政廳公開數據顯示,7月份當地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6.1%,這主要是受汽車市場競爭加劇、房地產市場低迷等因素影響,稅收減少。

由於地方普遍稅收增長乏力,因此不少地方非稅收入保持較快增長,以彌補稅收減收,平衡財政收支。吉林、山西、湖南、四川等地前7個月非稅收入保持兩位數增長。

比如,吉林財政廳數據顯示,1~7月,全省非稅收入247.6億元,同比增長29.5%。其中,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108.7億元,增長53.7%,主要是各地加大資源資產處置力度的拉動;罰沒收入35.4億元,增長45.9%,主要是網絡賭博、網絡詐騙等公安大案要案,以及紀檢監察等罰沒收入集中繳庫。

目前,不少地方比較依賴土地出讓收入,但近些年房地產市場低迷,土地出讓收入持續下滑,而今年土地出讓收入延續跌勢,也加劇了地方財政資金緊張。

從財政支出來看,前7個月部分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有所提速,而隨著超長期特別國債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加快發行,政府性基金支出降幅也在持續縮窄,有的地方保持增長。

對於如何緩解當前地方財政收支矛盾,羅志恆建議,首要還是加強財源建設,通過優化營商環境、支持企業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等方式,增強地方財政的造血功能。其次優化支出結構,在保障基本民生的前提下,合理調整支出結構,優先保障重點支出和剛性支出,壓減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剛性支出。

羅志恆還建議,緩解地方財政收支矛盾,中央財政應加大對地方財政的轉移支付力度,特別是對經濟困難地區和基層財政的支持,幫助地方緩解財政壓力。

今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規模預計再次突破10萬億元,達到10.2萬億元。財政部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已下達了8.99萬億元,下達比例是88.1%。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980141399ac76623d262e21ad0e37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