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科幻MMO的先驅者《第二銀河》究竟好玩在哪裡?

2019-10-23     GameRes遊資網

文/南山

在這幾年的手游高速發展期中,武俠、魔幻、二次元乃至越來越多的新興IP,這些各式各樣的題材先後被手游大潮所裹挾,不斷被應用進一款又一款的移動端產品中,也都先後綻放出了閃耀的光芒。

然而一直以來,「科幻」由於其自帶的「小眾」、「硬核」的標籤,這些年來仿佛被各家研發團隊所遺忘,除了個別披著科幻外衣的RTS、SLG之外,始終沒有一款真正意義上的硬核科幻MMO產品跟普羅大眾見面。而就在10月23日,此前已通過「全球服」在全球市場俘獲大量海外玩家芳心的《第二銀河》即將在中國大陸地區開放下載。




目前,《第二銀河》官網預約人數接近100萬。在人氣玩家社區TapTap平台上獲得了8.2的高分!預約達到58W,收穫十月新游推薦、佳作預告等多個榮譽,開啟預約後,更是長期保持在預約排行榜前三的位置。

通過超一流的視聽品質打磨,《第二銀河》在移動端呈現給了玩家遼闊無邊的宇宙盛景以及科技感十足的戰艦群;又將玩家熟悉的RPG與SLG進行合理的玩法融合,為玩家打造出了深度、硬核卻又不全然陌生的高自由度沙盒MMO體驗,幾乎可以滿足廣大科幻迷和遊戲迷對無垠太空、星艦大戰的一切幻想。

「久旱待甘露」的科幻題材與MMO品類

首先放眼海外市場,雖說科幻手游冷門已久,但對歐美等西方地區的玩家來說,科幻卻一直是他們津津樂道的題材之一。

事實上,今年已有多款科幻SLG在海外走紅,其中《星際迷航:艦隊指揮官》月流水甚至達到了1億人民幣左右。結合近兩年來愈發洶湧的中國手游出海大潮,科幻手游在海外市場逐步凸顯的高價值是國內廠商不可忽視的。

反觀國內,年初國產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引爆了國內普羅大眾對科幻的興趣,而後以「科幻」為切入點的一眾泛娛樂產業鏈增速喜人,由此也能折射出科幻手游領域所蘊含的巨大潛力。




此外,MMO作為主流熱門品類,在經歷多年發展後市面上卻仍充斥著仙俠、三國、玄幻等陳舊題材的產品,且玩法陷入創意困境,同質化嚴重,玩家普遍審美疲勞。

此時有著「科幻」、「開放世界MMO」標籤的《第二銀河》面世,在題材和玩法層面雙雙「出圈」,自然可以得到眾多存量MMO老玩家的青睞。




在GameRes看來,《第二銀河》是一款順應了當下全球手游發展趨勢的產品,也是一款打破移動端產品固有設計思維的創意之作,其為「科幻題材」和「MMO品類」提供了積極的賦能作用,也順勢填補了這其中的巨大產品缺口,有望成為科幻MMO的先驅者和標杆產品,也為科幻品類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可供借鑑學習的設計思路指引。

出彩感官體驗還原真實宇宙 五大勢力割據未來太空

首先,《第二銀河》的世界觀就充滿著綺麗的科幻色彩,遊戲背景被架設在了3000年後的未來,彼時人類的科學技術有了飛躍式的發展,進而在約1000光年的範圍內建立起了發達的星際文明,名為「第二銀河」。

而伴隨著星際拓張中的紛爭與合作,新歐羅巴聯邦、晨曦經合體、天啟帝國、斯瓦羅斯共和國和星際合眾國五大勢力先後誕生,在「第二銀河」中形成了割據之勢。


目前「星際合眾國」在遊戲內尚未開放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新玩家在進入遊戲後就面臨著「勢力陣營」及「出身背景」的選擇,不同勢力有著不同的戰艦類型和武器特性,還分別有著清晰的「亞洲」、「歐美」等種族人群的形象特徵,這無疑是《第二銀河》全球同服的設計考量之一。




而「軍人」、「科學家」等不同的出身背景選擇,則決定了玩家遊戲前期的發展優勢,與勢力選擇兩相結合之下,使得玩家在建立角色時就可以感受到遊戲的策略魅力。


「晨曦結合體」的角色形象有著顯著的亞洲人特徵



在進入遊戲後,玩家很快就可以很直觀的感受到《第二銀河》在硬體層面的超高品質。

探索太空時,駕駛著科技感十足的戰艦,翱翔在深邃遼闊的星辰大海,放眼望去皆是繁星漫天,穿梭在隕石、黑洞、星球交織的燦爛星河之中,肆意感受宇宙的神秘與美麗。




躍遷時,周遭的空間先是扭曲,而後被撕裂得支離破碎,轉瞬之間就已抵達另一個星系。




遭遇敵人時,戰艦環繞飛行,玩家只需觸控螢幕,即可讓戰艦所配備的各式高科技武器綻放出炫目卻有著致命殺傷力的光彩,敵艦被擊爆時迸發出的火球與殘渣更是能讓玩家腎上腺素飆升,充分享受到「星戰」的快感。




這一幕幕無疑可以充分滿足玩家既往對宇宙和星戰的無限憧憬,《第二銀河》藉助其行業領先的技術優勢在感官層面所打造的高品質科幻體驗,無疑是其取得成功的「制勝法寶」,同時這樣卓越的視聽體驗在當下科幻手游領域是獨一無二的。

革新有序的操作模式 深度且多元化的養成體系

由於《第二銀河》三維世界設計的緣故,玩家初入遊戲時可能在操作上會有些無所適從,但其實簡單熟悉後就可以掌握遊戲的基本操作,例如雙擊指定位置即可控制艦船飛行,甚至還可以切換戰術視圖在俯視二維平面控制戰艦等等。


二維平面視角可以幫助玩家一覽全局,在大規模團戰等時候效果顯著



此外,《第二銀河》的整體UI設計對新玩家來說可能也略顯複雜,但遊戲內充足的新手引導和圖例講解可以確保玩家快速上手。




在GameRes看來,《第二銀河》的養成體系可謂糅合了傳統RPG和SLG中的精髓。

玩家在遊戲中以戰艦養成為核心,可以全方位培養不同形態的戰艦,遊戲中艦船的整體模型設計和細節也做到了足夠精細,玩家可以在「停機坪」或太空遨遊的過程中,360°的欣賞自己手把手搭配出來的得力戰艦。




目前遊戲中有超過150款戰艦,玩家可以自主搭配3個主武器和3個額外裝置,且戰艦配置具備相當深的策略性,玩家不僅要考慮到戰艦功率、運算力等屬性對武器裝置組合的限制,還需要針對自身或團隊需求打造出「奶船」、「電船」等不同流派。




由於遊戲中玩家戰鬥失敗需承擔「爆船」的慘烈後果,或許為了避免玩家經歷頻繁「爆船」的窘境,《第二銀河》為此設計了一整套「駕照考試」系統,玩家只有通過考試才能駕駛新的飛船上路,在考試過程中玩家可以深入的理解到不同戰艦的特性及戰鬥策略。




此外,遊戲中還提供了類似SLG遊戲中的「內政」系統,在主角培養、開發、科研、僱傭艦長等維度為玩家提供了更豐富的養成分支樂趣。




總體來說,《第二銀河》的養成體系雖然乍看之下數值多、系統複雜,但其實都是脫胎於RPG、SLG等成熟玩法框架而來的,只是在科幻大背景下做了一系列微創新,使其具備更深度的策略性和搭配鑽研樂趣。

線性日常與開放玩法兼備 造就MMO+沙盒玩法體系

《第二銀河》作為一款開放世界太空星戰手游,在玩法上既有類似傳統MMO的線性日常任務及活動,也兼備沙盒、Roguelike元素的開放式自由探索體驗。

遊戲為了便於泛大眾玩家更快上手,從遊戲初期就一直有指向性明確的主線劇情任務伴隨著玩家成長,劇情過程中穿插了碎片式的詳細新手引導,將遊戲各方面的深度內容拆解細化開來,讓玩家能夠逐一熟悉掌握。




在熟悉遊戲的過程中,「星系任務」、「國家聲望」等日常PVE活動也會逐步開啟,其中大多就是以類似傳統MMO中「殺敵」、「探索」、「跑圖」等為基本導向的高額獎勵反饋任務,符合主流玩家的日常遊戲需求。




而PVE層面的沙盒向玩法當屬「蟲洞探索」了。玩家在進入遍布各星系的「蟲洞」後,可以自由探索其中的不同「坐標點」,其過程中會觸發各類隨機事件及任務,隨時有著「爆船」的風險,但與之對應的則是高資源獎勵反饋。




在PVP維度,由於遊戲具備的高自由度,日常遊戲過程中的玩家「開紅」遭遇戰可以說一觸即發,尤其是當進入屬於「低治安區」和「法外之地」的星系時,在缺少足夠系統機制保護的情況下,隨時可能被其他玩家攻擊。




但對應的,玩家也可以與幾個好友組織小隊前去圍剿那些肆意「濫殺無辜」導致的高罪惡值玩家。更不用說在「伺服器動態分布機制」支撐下所開展的「千人軍團戰」,這種大規模團隊戰可以說是各大軍團個人實力、統率力、凝聚力、配合度等多個維度的比拼,也是《第二銀河》最刺激的一個玩法模塊。




總體來說,在《第二銀河》所構建的開放世界中,玩家在日常任務之餘,可以選擇自由探索太空成為「風景黨」,也可以「開紅」成為「星際海盜」,還可以穿梭於各星系各勢力通過低買高賣成為富可敵國的「太空商人」等等。




一千名玩家可以有一千種截然不同的遊戲體驗,這或許也正是開放世界的魅力所在。

結語

高精尖的視聽體驗、多元化的開放式養成體系、高自由度的玩法設計、激情與策略並重的競技交互。

將這一眾元素同時凝聚到一款移動端產品中殊為不易,《第二銀河》顯然在科幻手游領域開創了這一先河。同時,也標誌著在業內普遍採取「保守」打法的當下,紫龍遊戲反其道而行之,試圖用《第二銀河》突破科幻手游的桎梏,這至少對中國遊戲行業的發展來說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目前《第二銀河》中國大陸地區下載開放在即,不知這款國內期待值極高的科幻新作上線後能否符合市場預期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9339m0BMH2_cNUgO5T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