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英年早逝、一生未婚,為何有1個兒子2個孫子?原因很簡單

2022-04-24     艾偉聊娛樂

原標題:霍去病英年早逝、一生未婚,為何有1個兒子2個孫子?原因很簡單

如果說,我國最為人熟知的君王是誰,那一定是漢武帝劉徹就是其中之一。他是我國歷史上最雄才偉略的君王之一,歷史常常會將他和秦始皇相提並論,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秦皇漢武,獨領風騷」一句的來源。

的確,論功績漢武帝的成就只有秦始皇才能與之相提並論,他在位時期,是整個中華民族最為揚眉吐氣的時期。在劉徹的手中,原先囂張跋扈的匈奴被打得倉皇北逃,西域各國紛紛前來長安朝見劉徹。

就連遠在地中海沿岸的羅馬帝國,也都對東方的大漢帝國充滿了好奇心,漢族之所以在今日能被叫做漢族,和漢武帝劉徹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

霍去病和衛青

作為劉徹手下最為強悍的兩位天才將領,霍去病與衛青是劉徹手中最為鋒利的兩把利劍,衛青與霍去病叔侄兩人在當時是世間最強的名將。

他們用一場場的戰爭,成功地改變了匈奴與漢民族之間的局勢,將匈奴人的氣焰狠狠地打擊了一次又一次。衛青和霍去病一度成為了匈奴的噩夢,二人創造性地利用騎兵軍團,為大漢開啟了一個新時代。

同時,也為我們漢族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稱得上是我們漢族的民族英雄!只可惜,天不假年,我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冠軍侯」,霍去病英年早逝,年僅24歲。

看來上天也嫉妒這樣一位天才將領,不然怎麼會對他如此殘忍呢?值得一提的是,霍去病24歲離世,一生戎馬的他連娶妻生子都沒有過。

按理說,霍去病應該要面臨絕後的悲劇才是,可是這一切卻並沒有發生。霍去病留下了一個兒子和兩個孫子,都是有史料記載的,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戰神霍去病的發展史

知道衛青歷史的人一定都明白,他的出身極其卑微、草根,作為衛青侄子的霍去病也和衛青出身差不多。按理來說,要是出身如此低微的話,自然不會有什麼機會能成就一方事業。

正如那句古話說得好,時勢造英雄,那個年代註定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年代。靠著雄才偉略的漢武帝,衛青和霍去病最終站在了時代的風口浪尖之上。

漢武帝劉徹不拘一格起用人才,使得衛青有了能夠為大漢效力的機會,衛青年輕敢作為,且對自己的主人劉徹極為忠心,缺少親信的劉徹便徹底的將衛青當做了自己的親信。

就這樣,在劉徹的扶持之下,天才將領衛青飛速成長著。漢武帝第一次對匈奴用兵,令衛青為代車騎將軍,領一支軍隊進攻匈奴,當時的名將李廣等人,普遍看不上依靠裙帶關係上位的衛青。

可是,儘管衛青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但他卻用實際行動證明了漢武帝的眼光,三隻大軍出征,卻只有衛青一支軍團得勝歸來,這令漢武帝非常欣慰。

從此,衛青就開始了坐火箭的晉升之路,很快按照軍功晉封為大將軍,成為了漢武帝手中的頭號良將。隨著衛青的飛黃騰達,作為衛青外甥的霍去病,也進入了漢武帝的視線之中。

劉徹對這個年輕人感覺很不錯,也就讓衛青把霍去病領到了自己的跟前,想看一看霍去病是不是有真才實學。

不看不要緊,一看劉徹就發現,霍去病雖然出身不好,但是卻和年輕時的自己有著幾分神似,都有那種敢為天下先的開拓精神。

霍去病在兵法的學習上並沒有過多的深究,但是卻根據兵法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的行軍之道,更令劉徹感到非常的好奇,但是畢竟軍隊作戰是需要進行實戰的。

只有實戰才是檢驗一個將領最好的考卷,因此為了測試霍去病,也為了磨礪打磨霍去病,劉徹把霍去病交給了衛青,讓他好好地磨礪磨礪他。

事實再一次證明了劉徹的眼光,霍去病就像是一把趁手的利刃一樣,用起來極其舒服。衛青第一次將霍去病派出去,後者就將單于王庭給攪了個天翻地覆,連大單于的祖父都成了霍去病的刀下之鬼,足見霍去病的能耐。

在用兵上,霍去病與他的舅舅衛青可以說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流派,衛青代表穩重,穩重中施展殺機將對手擊潰。霍去病則不同,他充分利用了騎兵的機動性,將手下部隊變成了一把鐮刀。

那是一把死神的鐮刀,所到之處匈奴人無不恐懼,利用閃電戰的特性,霍去病建立了無數戰功,更是有了後來封狼居胥的神話,由於這些戰功,霍去病被劉徹大讚「勇冠三軍」。

或許也是因為如此吧,霍去病成為了冠軍侯!當然,如果說霍去病最讓劉徹滿意,那就是他堅定的意志了。漢武帝本來有心相助他成家,但是卻被霍去病一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所感動。

只可惜,天不假年,年僅24歲的天才將領霍去病突然去世,讓劉徹悲痛不已,此時霍去病依然沒有結婚。如上述所言,生前並未成家的霍去病應該絕後了才對,為什麼史料記載霍去病還有後代呢?

兄弟情深,過繼一人

話說,儘管霍去病,一生都沒有娶妻,但是他的確有著屬於自己的兒子,名喚作霍嬗。沒有人知道,這個孩子究竟是怎麼來到世上的,有一些野史說霍去病有一個妻子,名叫蓁娥,影視劇《霍去病》也是如此的劇本。

不過很可惜,這個孩子在10歲時便夭折了,照此情形發展下去,霍去病怕是真的要絕後了。但後來事情卻出現了轉機,霍去病沒有自己的親生兒子,卻不能阻礙弟弟霍光報答霍去病。

如果說,衛青是霍去病的伯樂,令霍去病有了縱橫沙場的機會的話。那麼,霍光日後能有如此的地位,最應該感謝的就是自己的哥哥霍去病。

年紀尚小的霍光,經常被霍去病帶在身邊,在不出征時,。霍去病便會教導自己的弟弟霍光各種治軍理政之道。與哥哥不同的是,霍光在內政方面的才能,要遠大於霍光在軍事領域的才華。

可惜霍去病走得早,霍光又還沒有成年,出於照顧侄子的心理,衛青和衛子夫皇后也承擔起了教導霍光的責任,就連劉徹都會親自教導霍光如何理政。

在眾多長輩的教導之下,霍光逐漸成長起來,成年後的他也成為了劉徹的親信。在朝廷中身居高位,還成為了劉徹的託孤大臣,這份如山的恩情,霍光又怎能不報答?

霍光在漢武帝後期已經發跡,被漢武帝所賞識的他,也常常為皇帝排憂解難、分擔政務。劉徹是個知人善任的君主,面對與霍去病完全兩種性格的霍光,他也能最大程度發揮窮自大的才能。

漢武帝頗為照顧霍光,還將自己的身後事託付給了霍光,可儘管身居高位,霍光心中依然將霍去病看得很重——要是沒有自己的兄長,也就沒有今天的自己,哥哥英年早逝沒有後代,就讓自己的後代成為哥哥的後代。

就這樣,霍光將自己的兩個孫子過繼到了霍去病的名下,令英雄不至於絕後。可以說,這是歷史對霍去病功勞的最大回報,無論如何,民族和國家都不會讓如此一個民族英雄就這麼香火斷絕。

可惜的是,這過繼的兩個兒子,在此之後竟然仗著霍去病的威名驕奢放縱,不把剛登基的漢宣帝放在眼裡。正所謂不作死就不會死,最終兩人還是引來殺身之禍,霍去病還是徹底斷了後路,可悲可嘆。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8d103099fcfaa4bf01411f624b599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