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時速120公里,山東這條高速,今日通車

2023-12-15   山東商報

原標題:設計時速120公里,山東這條高速,今日通車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白鑫燚

12月15日,由山東高速集團投資建設,一條縱貫山東半島、連通黃海和渤海的黃金大通道——明村至董家口高速公路(簡稱「明董高速」),歷經近3年的施工,順利通車。

明董高速是山東省「十二縱八橫十一射」高速公路主骨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山東省「十四五」期間首條開工的高速公路。

項目全長130.52公里,採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建設,設計速度120公里/小時,概算總投資214.8億元。

明董高速建成通車,為山東半島增加了一條南北交通大通道,進一步完善了全省高速路網主骨架,助推了山東半島城市群建設、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優化了山東首個國家級都市圈——青島都市圈的高速公路網絡布局,促進沿線地區進一步融入「一帶一路」發展。

代替古老運河 搭建物流通道

明董高速起點向北可連接龍口港、萊州港、濰坊港等山東半島北部港口,終點可直達青島市董家口港,代替古膠萊運河,成為一條連接黃海與渤海新的運輸大通道。

明董高速從北向南依次途經青島平度市,濰坊昌邑市、高密市、諸城市,青島西海岸新區等5個縣市區,串起多個產業帶,方便沿線地市經貿往來。通行時間將由兩個半小時縮短至一小時左右,有效壓縮物流運輸時間及成本。

融入沿線特色 塑造文化長廊

明董高速項目將沿線特色文化資源充分融入到服務區設計中,為公眾提供更加優質的出行體驗。綿延130多公里的公路濃縮了山東半島極富特色的文化景觀,串聯起悠久的「齊風魯韻」,為文化交流傳播打造起新地標。

醴泉服務區吸收了鳳凰、剪紙等高密代表性的文化元素,服務區外觀宛如飛起的鳳凰,建築立面採用折面設計,建築物台階就像堆放的書本,與地方文化元素緊密呼應。

諸城恐龍化石資源十分豐富,桃園服務區的設計充分體現恐龍元素。服務區建築頂部與立面杆件組合起來仿佛一幅巨大的恐龍骨架;從平面上看,整個建築則如同一隻恐龍正破殼而出的恐龍蛋。憑藉獨特新穎的外觀設計,桃園服務區在6000多個建築案例中脫穎而出,榮獲2023年國際繆斯設計鉑金獎。

此外,明董高速還是一條名副其實的「文化之路」。項目沿線巨擘名人群星閃耀,虞舜、姜子牙、齊桓公等都曾居住在沿線附近,王盡美等革命志士更是出生在這裡。伴隨著人員往來,明董高速將成為一條「流淌的文化河流」,將沿線土地的蓬勃生機,展示給更多國人。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編輯 李瑞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