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甘寧6大秦腔院團「女掌門」,貌美如花,才藝雙絕,誰最厲害?

2024-08-03     樂可談故事

秦腔在西北五省廣受歡迎,老百姓喜歡的不得了。各個省區的秦腔院團都不遺餘力的發展秦腔,各個院團的「掌門人」非常重要。這6大著名的院團的「掌門人」都是女性,都是秦腔界的佼佼者,不但管理能力突出,年紀輕輕就當了院團的一把手,而且也是秦腔戲曲名家名旦,她們都獲得了中國戲劇梅花獎。

其中一位團長被提拔為副廳長,一位院長二度囊括中國戲劇三大獎(梅花獎、文華獎、上海白玉蘭獎)。

1.西安三意社社長:侯紅琴

百年三意社是陝西著名的秦腔劇社,是最受西北地區老百姓喜歡的秦腔劇社。2024新年過後,三意社馬不停蹄地在陝西西安、甘肅天水秦州區、天水麥積區、天水秦安區、陝西富平、陝西寶雞、甘肅會寧、甘肅甘谷、寧夏西吉等地,掀起了秦腔熱潮,演出100多場,數千萬觀眾通過線上線下一飽眼福。

這些功勞離不開西安三意社社長侯紅琴。侯紅琴出生在陝西周至,1991年,20歲的侯紅琴從西安市藝術學校畢業,分配到西安三意社。

2000年,侯紅琴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29歲的她在《火焰駒》中的優秀表演,獲得第17屆中國戲劇梅花獎。2005年,34歲的侯紅琴成為百年秦腔劇社三意社社長。現為西安三意社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執行董事兼總經理。

作為三意社的「女掌門人」,堅持藝術至上,創排出30多部秦腔劇目,好戲連台。同時,抓好劇社經營運行,堅持為民唱戲,常年活躍在基層演出第一線。

2.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院長:李梅

陝西省戲曲研究院是西北地區戲曲最高學府,培養了大量的戲曲人才。李梅,1969年6月16日出生於陝西西安,11歲考入陝西省戲曲研究院,諳熟秦腔、眉戶、碗碗腔,是秦腔劇種的標誌性人物之一。

從藝四十多年來,先後在《遲開的玫瑰》《大樹西遷》《留下真情》《蘇若蘭》《再續紅梅緣》《楊貴妃》《項鍊》以及秦腔電影《寒窯記》等劇中擔任領銜主演。「秦腔一枝梅」李梅是西北五省唯一一位二度中國戲劇大獎「梅花獎」、「文華獎」和「白玉蘭戲劇獎」獲得者,是6位女性領導中成就最突出的。

1996年,李梅主演眉戶現代戲《留下真情》,榮獲第十三屆中國戲劇梅花獎。2011年,李梅憑藉眉戶現代戲《遲開的玫瑰》中喬雪梅一角,榮獲第二十五屆戲劇梅花獎。

她還獲得第9、13屆「文華獎」,第15、20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2015年12月,46歲的李梅被任命為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院長。現任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

3.西安易俗社社長:惠敏莉

創立於1912年的西安易俗社是陝西最著名的秦腔劇社,中華戲曲第一劇社,「世界藝壇三大古老劇社」之一。

編輯

2005年,34歲的惠敏莉被推選為易俗社業務副社長。2009年,38歲的惠敏莉擔任易俗社第18任社長,也是唯一的一名女社長,現任西安易俗社有限公司總經理。惠敏莉從陝西省藝術學校延安分校考入易俗社,年僅18歲,工小旦、花旦。

從藝40多年,惠敏莉她主演《木蘭從軍》《楊門女將》《三滴血》《織夢人》等60餘部戲,塑造的花木蘭、穆桂英、趙夢桃等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惠敏莉以大型秦腔現代戲《柳河灣的新娘》參賽,摘取了2009年第24屆戲劇梅花獎。2018年4月30日,惠敏莉獲得第28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

4.寧夏秦腔劇院院長:柳萍

柳萍,1967年9月生,寧夏隆德人,秦腔四大名旦。柳萍以俏美的扮相、清亮的嗓音、細膩的表演享譽西北,是寧夏秦腔藝術名副其實的當家人,也是寧夏秦腔界的領軍人物。

柳萍主演的秦腔現代戲《花兒聲聲》《狗兒爺涅槃》《王貴與李香香》,讓寧夏戲曲地位迅速提升,為秦腔藝術走出時代的困境提供了可借鑑之路。

2002年,柳萍憑藉《武松殺嫂》《月下來遲》等折子戲中的高水準表演,榮獲第19屆戲劇梅花獎,實現了寧夏梅花獎零的突破。2013年,柳萍憑藉《花兒聲聲》,榮獲中國戲劇二度「梅花獎」。

2003年2月,46歲的柳萍擔任寧夏銀川市秦腔劇團團長。2011年5月,柳萍擔任寧夏演藝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秦腔劇院有限公司經理。3年後卸任,被任命為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廳副廳長,是秦腔界行政職務最高的團長。

5.寧夏秦腔劇院院長:候艷

侯艷,寧夏石嘴山市人,1974年7月出生於秦腔世家。1985年,考入寧夏藝術學校,5年後,16歲的她畢業分配到寧夏秦腔劇團。

她主演的《竇娥冤》《游西湖》《梁秋燕》《真假牡丹》《三滴血》等劇目,戲迷非常喜歡。2011年,侯艷憑藉《武松殺嫂》《花木蘭》《安安送米》三部折子戲,獲得第25屆戲劇梅花獎。

2015年2月,41歲的侯艷任寧夏演藝集團秦腔劇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2021年,47歲的侯艷挑起了寧夏演藝集團秦腔劇院院長的重擔。

侯艷帶領寧夏演藝集團秦腔劇院送戲下鄉、文化大篷車、幫扶秦腔自樂班、農村文化大院等,把高質量的秦腔精品劇目帶給百姓,帶火了秦腔,每年送戲下鄉達300餘場。侯艷用傳承和創新,守住秦腔的根本,讓秦腔藝術紮根西北沃土。

6.甘肅天水西秦研究院院長:袁丫丫

袁丫丫,1974年出生,陝西省寶雞市人。寶雞市藝術學校畢業,進入甘肅省金昌市藝術團,2004年作為特殊人才調入甘肅省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

2005年2月,袁丫丫榮獲中國秦腔「四小名旦」稱號。2017年5月,43歲的袁丫丫憑藉在秦腔《春江月》中的表演,榮獲第28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是天水市第一朵「梅花」。

2020年11月,46歲的袁丫丫被任命為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院長。袁丫丫帶領西秦腔研究院,戲曲藝術民間走,送戲送到大門口。堅持去基層演出,無論是燦爛絢麗的舞台,還是簡陋簡樸村鎮舞台,都留下了秦腔優美的唱腔,也留下了秦腔人的真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781b0c453011fa0b46b48d9c42885b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