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七大行動」建設郊區新城
市委十四屆五次全會明確了要圍繞「錨定一個目標、做強三大功能、建設五大片區」,重點實施「七大行動」的工作思路。為深入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營造凝聚人心、團結奮進、幹事創業的良好輿論氛圍,崇州市融媒體中心推出《實施七大行動 建設郊區新城》專欄,系列報道我市部門、鎮(街道)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科學謀劃工作,開拓新局面、謀求新發展的有力舉措,激勵全市廣大黨員幹部以更加昂揚的鬥志、更加紮實的作風、更加進取的姿態,為加快建設綠色生態、宜居宜業、智慧韌性的郊區新城貢獻力量。
地處崇州與雙流、新津交界處
擁有優良的田園生態本底
三江街道正在通過場鎮區域有機更新
切實提高居民居住品質與生活質量
按照市委十四屆五次全會的部署
三江街道
加快融入先進位造業集聚區的布局
做優做強配套支撐功能
擦亮農業品牌 裝滿市民「菜藍子」
夏天高溫天氣加上合適的水、肥控制,讓三江街道王橋村的1000餘畝蔬菜種植基地中的作物長勢良好。通過菜農的辛勤勞動,苦瓜、蓮花白、茄子、辣椒等蔬菜,從基地源源不斷地運到市民的餐桌上。
擦亮農業品牌、建設現代集約農業示範園區,是三江街道落實全會精神的舉措之一。依託三江匯流的自然水系、萬畝良田的資源稟賦、縱橫便捷的交通路網,三江街道一方面謀劃引入鬱金種植產業,另一方面著力推進萬畝糧經復合產業園的建設,積極順應消費升級的趨勢,打造高端、生態、有機蔬菜品種,力爭實現「成都餐桌、三江蔬菜」。
杜文華
王橋村黨委書記
我們拿出一部分群眾閒置或沒有精力照料的土地,用於認領種植、採摘體驗,這樣切實增加群眾的收入,壯大集體經濟產業。
優化產業結構
為高質量發展騰空間打基礎
羊馬河邊的皂角社區,沿著「麗水灣生態走廊」的規劃脈絡,建好了休閒綠道、植入了消費場景,一彎碧水、一處田園、一片林盤變成了集體經濟組織壯大、村民就地就業創業的資本。
李強
皂角社區黨委書記
我們的發展思路其實和街道的整體謀劃同步而行。推動服務業創新、補齊基礎設施短板等工作的持續實施,群眾的幸福感、滿意度顯著提高。
秉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三江街道立足成都中心城區和崇州郊區新城「雙向銜接」的有力條件,承接城區「外溢」的生活服務需求、承載消費電子產業園的先進位造業配套需求,既提升居住品質,又拓展收入途徑。
徐寧
三江街道黨工委副書記、
街道辦事處主任
市委十四屆五次全會明確提出了錨定一個目標,做強三大功能,建設五大片區,實施七大行動,三江街道將結合自身優勢資源,從擦亮農業品牌、綠色工業升級、服務業轉型三個方面發力,進一步激發街道上下的工作激情,以更加紮實的工作作風,更加昂揚的鬥志全力促轉型、謀發展。
目前,三江街道已經啟動傳統家具製造向高端產品定製的轉型升級工作,著力培育本土優質企業,優化片區產業整體結構,為高質量發展騰出空間、打好基礎。
「為崇州建設綠色生態、宜居宜業、智慧韌性的郊區新城作出三江貢獻。」談到未來發展,徐寧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