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對中國的國事訪問,目前來看超出預期,不僅改善了中美關係,同時中美雙方也達成了5點共識,這預示著中美高層接觸已經初步恢復。但布林肯的另一個目的卻沒有達到,而這個目的就是離間中俄合作,強迫中方選邊站隊。
自俄烏衝突爆發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國家就開始全面封鎖和打壓俄羅斯,也是在北約的挑動下,俄烏衝突不斷擴大,甚至演變成了一場西方集體打壓俄羅斯的戰爭。
但即使如此,俄羅斯卻沒有像西方預想中的那樣發生經濟崩潰,這主要是因為關鍵時刻,俄羅斯將戰略重心東移,加深與中國、印度、東南亞等市場的能源合作,幫助俄羅斯穩定了經濟和物資供應體系。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只要中俄經濟合作不停止,美國希望利用烏克蘭拖垮俄羅斯的計劃就沒有成功的可能性。所以在過去幾個月,美國沒少對中俄合作說怪話,比如通過輿論宣傳的方式說什麼,俄羅斯是在「單方面依賴中國」。但西方輿論宣傳的效果不佳,所以美國又開始對中國施壓,妄圖迫使中國放棄與俄羅斯的正常商業合作。
此次布林肯訪華就有提及俄烏衝突和中俄經貿合作問題。美國目前已在俄烏衝突中投入不少資源,如果衝突的結果最終是俄羅斯實現了對烏克蘭的「去軍事化」,那美國對烏克蘭的投資就全部都打了水漂。所以美國很著急,一直希望離間和拆散中俄關係,但不管是中國還是俄羅斯,顯然都不會上美國的當。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
首先,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就對布林肯訪華的事情作出回應稱,中國是在行使與其他國家構建外交關係的主權權利。但同時他也認為中俄戰略夥伴關係的水平,決定了中國和他國的合作永遠不會針對俄羅斯。這足以證明中俄兩國的戰略互信確實已經達到了較高水平,這種關係已經不是美國能離間計的。
然後,中國外交部美大司司長楊濤主持媒體吹風會時介紹了中美兩國達成的五項共識,其中包括了秦剛外長會在適當時刻訪問美國,以及中美兩國都同意加大民間交流的力度。
可在我們的公告中沒有談到俄烏衝突,這足以證明中國恐怕沒有答應美國在俄烏問題上向我們提出的要求。也就是說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會繼續保持與俄羅斯保持正當的經貿往來。
中美俄三國
最後,中國和俄羅斯會作出這種選擇也並不奇怪,畢竟兩國在戰略和經濟上確實有很強的互補性。從戰略上來看中俄兩國本就是唇亡齒寒的關係,不管國際局勢如何改變西方集團都不會停止對中俄兩國的打壓,所以我們只有合作才能分攤來自美西方的壓力。
而從經濟上來看,兩國分別是能源出口和消耗大國,這就代表著中俄兩國完全可以合作共建一個經濟循環體系,這給中俄帶來的經濟收益都是巨大的。
在如此情況下,美國想通過外交手段阻止中俄合作不現實、也不可能。所以美國應停止繼續離間中俄關係,美國作為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其更應該履行自身職責,推動俄烏衝突走向和平談判,維護地區局勢和平穩定,而不是繼續遞刀子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