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你「曬背」了嗎?
自打今年進入三伏天起,地上就悄悄「長出」一群曬背的年輕人。
圖源小紅書帳號:「雨七七」「Chalk-W」「花路予虎」
曬背,顧名思義,在太陽下曬後背,也被稱為「天灸」。從中醫的角度,三伏天是自然界陽氣最盛的時候,曬背可以為身體補充「陽氣」。
「不就是曬太陽嗎?」,不禁有網友發出這樣的疑問。
正如滿大街遛彎可以搖身一變成為時尚運動「city walk」,「曬背」同樣大有講究。
比如,早上6點到9點是最佳時間、曬完不能馬上進空調房、不同人群和體質需進行相應調整。
隨著越來越多的網友加入到這場「行為藝術」中,「曬背最佳時間表」「如何曬背」「花式曬背」等內容走紅網際網路,掀起全網超過5億次的圍觀。
在小紅書,有超過4萬篇關於「曬背」的筆記,其話題瀏覽量超過6200萬;微博上,與曬背有關的熱搜閱讀次數超過1億;「曬背」話題在抖音和快手的播放量分別達到3.2億和2000萬。
近日,新榜編輯部對話了兩位分享過曬背經歷的小紅書博主,一起探究「曬背」背後的流量密碼,以及「曬背」熱度褪去後,養生內容是藍海賽道嗎?
全網圍觀超5億次,「曬背」是如何走紅的?
曬背,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養生秘籍。
看似簡單的曬太陽,實際上,什麼時候曬、怎麼曬以及曬多久都講究頗多。
7月11日入伏第一天,明星、網紅和網友們紛紛「面朝大地背朝天」,網際網路掀起一陣「曬背」熱潮,#三伏天曬背最佳時間表#等內容登上各大平台熱搜。
圖源:明道微博帳號,孫堅抖音帳號
不少網友也參與其中,有穿著瑜伽服或是小洋裙的都市麗人在公園鋪張瑜伽墊汲取「天地精華」;
也有健身男孩和中年大叔選擇赤裸上身,順便秀一下舉鐵苦練的背闊肌;
而早晚沒有空餘時間的打工人,則趁著午休「全副武裝」,坐在公司陽台曬背「充電」。
圖源小紅書帳號:「健身卷Echo」「老王教游泳的老王」「花路予虎」
三聯生活實驗室曾在文章中提到,對年輕人來說,曬背是對背朝太陽面朝土的原始進化的致敬,是模擬動物流的養生法,也是符合時下需求的低成本身心療愈。
網友們主打一個曬得開心舒暢,博主們則抓住了新一輪流量密碼。
新晉養生博主Crystal告訴新榜編輯部,去年「曬背」有小火一波,今年更加流行,原因之一是很多人「陽康」「二陽」後體質受到影響,所以這種低成本又易操作的身體調理方式受到追捧。
6月初,她便在小紅書帳號「走走Crystal」中詳細地介紹了曬背的注意事項,比如,「曬上午的太陽更好」「曬後禁止吹空調吹風」「忌發大汗」等等,收穫了超過7000點贊的小爆款。
圖源小紅書帳號:「走走Crystal」
在小紅書記錄減脂日常的素人博主慧如,發布的第一條曬背視頻便在小紅書收穫了6.9萬點贊和1.1萬收藏,在抖音獲贊超過4萬,成為她的第一條爆款筆記,而其他記錄減脂的內容點贊僅有幾十左右。
她在視頻中表示,原本說話都提不起勁,在曬了十天背之後,「身體很通透,說話勁嘟嘟的,臉色也紅潤了很多」。
突然起來的流量在慧如意料之外,「這都是我自己在做的事情,真實感受發到了網上,沒想到受到那麼多人關注」。
圖源小紅書帳號:「悟不言」「肖蕭食養」「可惜詞不達意」
隨著越來越多的網友曬出曬背前後對比,「曬友」們開始在評論區交流心得。
有人曬背後面色紅潤有光澤,有人改善了體內濕氣重的情況,有人治好了後背長痘,還有人痛經得到緩解。
曬對了是冬病夏治、效果加倍,曬錯了則是頭暈眼花、中暑脫水。
有專家指出,並不是所有人群都適合天灸,老年人和兒童、陰虛體質和有基礎疾病的人群,曬背容易出現不良反應。
「好多粉絲反饋說不了解自己的體質,比如現在好多女孩是『上熱下寒』,下半身特別冷,這種情況是中焦不通,曬背的話會肝火更旺,很容易上火」,Crystal說。
天灸不行,還有地灸。
簡單來說,如果天灸是曬太陽,那麼地灸就是赤腳踩地。
Crystal發現並不是所有體質都適合曬背後,又做了地灸的相關筆記。「中醫講頭為陽,腳為陰,腳是寒氣最多的地方,地灸可以引火下行,特別適合上熱下寒體質。」
品牌方青睞有佳,「中式養生」內容成藍海?
網友們對「曬背」的熱情,在7月11日初伏這一天最為高漲。
新榜旗下數據工具新紅、新抖顯示,6月27日,小紅書「曬背」的熱度值達到頂峰,7月11日,相關小紅書筆記數量最多,抖音「曬背」流量同樣在這天達到最高點。
圖源:新紅數據,新抖數據
不過,隨著初伏結束,曬背的熱度也漸漸涼了下來。
慧如在收穫第一條爆款後,又接連分享了3條曬背視頻,數據情況卻一條不如一條,最少的只有9個點贊。
雖然這類短期熱點內容不能持續誕生爆款,但近年來,養生內容熱度逐漸攀高。
發布曬背、地灸等中式養生內容之前,Crystal最初給自己帳號的定位是裸辭博主,但發布12條筆記後仍然不見起色。
偶然間,她發布了一條「養好脾胃飲食注意事項」筆記,分享了調整飲食習慣的經歷,比如不吃冷飲、寒涼性水果、不吃堅果硬食等,收穫了1.3萬點贊,也是帳號獲贊最高的筆記。
Crystal告訴新榜編輯部,她曾在廣告行業工作多年,因為常年熬夜加班導致體質變差,後來自學了中醫知識調理身體。
因為「養生」內容嘗到甜頭的她,開始分享自己通過中醫調理身體的經驗,「原先的目標是一年實現1000個粉絲就可以了,沒想到這兩個月還不錯做起來了」。轉型養生博主不到兩個月,Crystal便收穫了八千多粉絲。
新紅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養生賽道熱度呈波動上升趨勢,帶有「養生」關鍵詞的內容近半年新增筆記超過93萬,互動熱度超過1.23億。
養生博主們也因此受到網友追捧,比如小紅書帳號「百歲老人培養計劃」瞄準養生話題,分享養生技巧、號召網友一起做百歲老人,近半年漲粉超過23萬。
據觀察,在小紅書,與變美相關的養生內容更受歡迎。
比如養生博主「是辰不是晨ii」會教粉絲如何通過食療變白、自然瘦全身的方法、養發護膚的秘籍,主打通過內調幫助女生變美,積累了190萬小紅書粉絲。
圖源小紅書帳號:「是辰不是晨ii」
在流量池更大的抖音,受眾越廣的內容越容易成為爆款。
比如「拉肩活背的五個動作」「四種長壽基因的食物」「喝碳酸飲料的危害」等男女老少皆關心的內容成為熱門選題。
一些專業醫生也憑藉其權威的背書收穫百萬粉絲,比如天津中醫院針灸科主治醫師「中醫董博士」,在線傳授「濕氣不好需要記住的兩個穴位」「脾胃虛弱如何吃雞蛋」等知識,吸粉466萬。
圖源:抖音搜索「中醫」顯示的帳號,「中醫董博主」抖音帳號
與此同時,中式養生類內容也得到了品牌主的青睞。在養生博主的商業筆記中,常常出現「小仙燉」「金燕耳」「湯臣倍健」等養生滋補類品牌的身影。
新榜曾在《3.9億瀏覽量,爆文率30%-50%,為什麼人人都在小紅書上養生?》一文中提到,2020年上線的正執新漢方的養生茶在小紅書的投放ROI(投資回報率)常常能達到2-3%。不過,也有網友質疑養生食品的實際功能性。一位品牌投放負責人也表示,部分養生食品可能只是吃個心理安慰。
雖然養生產品存在爭議,但對於新手博主,養生賽道遠比其他紅海賽道友好。
在Crystal看來,相比於更新疊代迅速的搞笑劇情等賽道,養生內容有較長的生命周期,能在網友的主動搜索下獲得更多的長尾流量。
雖然還沒有達到萬粉,但她已經接到了品牌的合作洽談,「最近有很多資源找到我,主要是養生類產品,但我還想等一等再接廣告」。
養生內容與生活息息相關,能夠自然地在日常使用場景中植入廣告,只不過,大量產品的功效需要經過日積月累的使用才能見到成效。
對於養生博主而言,雖然拋出橄欖枝的品牌方不少,但甄別和測評產品的周期更長,若急於求成只會自砸招牌。或許,只有用中式養生秉持的細水長流態度去經營內容,才能走得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