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卡52直升機真彪悍,垂尾被飛彈炸飛還能飛!我軍為何不引進

2023-06-20   虹攝庫爾斯克

原標題:俄軍卡52直升機真彪悍,垂尾被飛彈炸飛還能飛!我軍為何不引進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近日,社交媒體上一則視頻讓人們驚呼不已!

視頻是一架飛行的俄軍武裝直升機拍攝的。視頻中有一架俄軍卡-52「短唇鱷」武裝直升機正在飛行,遠遠看到該機將短翼下的載荷拋棄,看上去像是4個火箭彈發射巢,分別落在了烏克蘭的田野中,砸出了好幾個坑。

拍攝視頻的武裝直升機慢慢向前飛,終於看到了前面飛行的那架卡-52武裝直升機,讓人驚訝的是,該機的垂直尾翼已經被防空飛彈炸毀,整個尾翼部分一片狼藉。但是,卡-52並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在拋棄短翼載荷減輕重量後,這架武裝直升機正在平穩地飛行,兩副反轉旋翼正常運作,只要有它們的存在,卡-52直升機就不會墜毀。

這就是雙旋翼共軸式直升機與普通直升機最大的區別!

圖片:垂直尾翼已經被炸掉的卡-52武裝直升機,安全飛行。

圖片:直升機拋下多個載荷物。

圖片:載荷物砸在茂密的田野上。

一般的直升機有一個機身頂上的主旋翼,還有一個裝在機尾的尾槳。

尾槳是用來平衡反扭矩和對直升機進行航向操縱的部件,旋轉著的尾槳相當於一個垂直安定面,能對直升機航向起穩定作用。

一旦尾槳受損,就算是直升機機體沒有遭到損傷,但主旋翼在失去尾槳平衡扭矩後,會帶著直升機進入可怕的螺旋狀態,這種場景我們經常能夠在一些現代戰爭影片中看到!

圖片:電影《黑鷹墜落》中,「黑鷹」直升機尾槳被擊中後,機身進入螺旋。

圖片:敘利亞戰爭中,一架土耳其AH-1「眼鏡蛇」直升機被飛彈炸斷尾梁,進入螺旋墜毀。

俄羅斯卡莫夫設計局的雙旋翼共軸式直升機,與傳統的直升機不一樣!

這種直升機頂部有兩副完全相同的旋翼,一上一下安裝在一根旋翼軸上,兩旋翼間有一定間距。兩副旋翼反向旋轉,反扭矩互相抵消。

這樣,就用不著再裝尾槳了。

圖片:卡-52是典型的雙旋翼共軸式直升機。

圖片:「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是典型的傳統單旋翼+尾槳式直升機。

由於沒有尾槳,共軸式直升機消除了單旋翼直升機存在的尾槳故障隱患,飛行中也不會因尾梁的振動和變形而引起傳動機構故障,從而大大提高了直升機的生存率。

不過,即使這樣,共軸式直升機還是往往會安裝一個或兩個垂直尾翼。主要原因是共軸式直升機雖然航向操縱性好於單旋翼帶尾槳的直升機,但穩定性相對較差,加之機身較短,故增加平尾面積和採用雙垂尾,都可以提高直升機的縱向和航向穩定性的。

所以,共軸式直升機往往會設計一個或兩個垂尾。

圖片:採用雙垂尾的卡-29武裝直升機。

圖片:採用單垂尾的卡-50「黑鯊」武裝直升機。

那麼既然共軸式直升機需要垂直尾翼來保持穩定,這架被擊中的卡-52直升機怎麼還能夠安全飛行呢?

事實上,共軸式直升機的垂直尾翼只有在高速飛行的時候發揮作用最大,即使沒有這種垂直尾翼,直升機仍能夠保持基本穩定,航向操縱也可以通過改變上下旋翼的總矩來實現的。

比如卡莫夫設計局研製的卡-137無人直升機,就是一個球體頂部安裝了共軸式旋翼,並沒有設計垂尾,這個胖胖的「冰墩墩」一樣能夠安全飛行!

圖片:卡-137無人直升機就沒有垂尾和尾梁。

那麼,既然卡-52/50直升機這麼彪悍,我國為什麼不引進呢?

事實上,俄羅斯曾經有過出口卡-52/50給我軍的想法,卡-50「黑鯊」武裝直升機還專門來珠海航展打開,吸引了一眾擁躉。

不過,成也蕭何敗蕭何,這種武裝直升機在一次試飛過程中出現了兩組旋翼「相互打架」的情況,導致直升機墜毀,還摔死一名少將飛行員。

我們對這種特立獨行的直升機的熱情也就漸漸冷卻了。

圖片:卡-50「黑鯊」直升機在珠海航展,曾經一度傳言要引進該機。

而且與此同時,我國正在進行直-10武裝直升機的研製,這是我國第一種專用武裝直升機,規格很高,引進卡-50/52直升機會衝擊這種直升機的研製,因此也註定了卡-50/52進不了中國。

有意思的是,鮮為人知的是,我們和卡莫夫設計局倒是一直互通有無,甚至直-10在卡莫夫設計局內部還有一個同胞兄弟——941工程武裝直升機設計方案,也證明了該設計局曾經參與到了我國的直-10武裝直升機研製中來!

圖片:卡莫夫設計局的941武裝直升機方案模型。

圖片:在卡莫夫設計局風洞吹風的941武裝直升機方案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