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直視!香港「頂流」姜濤們的爆火背後,是不斷降級的港圈審美

2023-05-22     電影番茄

原標題:不忍直視!香港「頂流」姜濤們的爆火背後,是不斷降級的港圈審美

最近,香港的「頂流」歌手姜濤上了熱搜。

而「爆火」的緣由,是因為他憑藉自己的歌曲上演了一出「醫學奇蹟」

事情是這樣的,有位小朋友曾因車禍長期陷入植物人狀態,其家人也不斷嘗試各種方式去喚醒他,但都沒有用。

在一次家人偶然播放姜濤的歌時,這個小朋友居然出現了眼睛眨動、四肢抽動等生理反應。

這一現象不僅震動了醫學界,港娛樂圈也鬧翻了天,進而姜濤本人也引發全網熱議。

其實,說到這裡,相信大多數人都跟番叔一樣,一臉懵,最大的疑問便是:姜濤是誰,一個完全沒有印象的人,怎麼就成頂流了?

各位別急,且聽番叔一一說來。

一、關於香港頂流「MIRROR男團」的前塵往事

先說姜濤吧。

今年24歲的他,是目前港圈的現象級男星。

不僅擊敗過陳奕迅,拿到香港樂壇的人氣獎——「我最喜愛的男歌手」,還在美國舉辦的「全球百大最帥面孔」評選活動中,碾壓過肖戰、王鶴棣當選世界第五帥

這麼說吧,對比內地,大概就是風頭直追當年爆紅的鹿晗、張藝興、黃子韜。

按照常理說,這麼一個當紅且年輕的藝人,在成名之前,大多數都是走練習生或是進修於藝術學校。

但姜濤不一樣,18歲之前,他就是草根,曾在飯店當服務員。

2017年,他在內地參加首次參加選秀節目——《快樂男聲》

對於這次舞台上的表現,番叔先不評價,但當時作為評委的李健看得真是眉頭緊鎖,表情相當尷尬。

最終,姜濤止步30強,慘遭淘汰。

次年,姜濤將目光放在了港圈,參加由香港ViuTV主辦的偶像選秀節目《全民造星》,類似《達人秀》的舞台。

在這裡,姜濤是人氣比較高的一位,並且以大熱門奪冠,賽後,他與其他參加的十一位男生,組成了「Mirror男團」,正式出道。

這之後,姜濤幾乎是「影視歌」三棲多向發展。

不僅發了多支單曲,還參演了電影,並在電視劇《季前賽》中擔綱男主。

2022年下半年,他開始受國際關注,先是《Tatler》選為亞洲最有影響力的300人之一,緊接著又拿到了好萊塢權威雜誌《Variety》的國際突破之星之一。

其實,說了這麼多,作為看客的我們,仍舊沒有多少直觀感受——「他到底有多紅?」。

舉個簡單例子:

前段時間,姜濤的粉絲為其慶生,當時整個中環擠滿了他的粉絲,一度導致交通癱瘓。

當然,有粉絲追捧,在我們看來正常,內娛一個當紅明星,也能「造就」這樣的現狀。

但接下來的幾個現象就非常離譜了。

比如,前段時間,英皇娛樂老闆楊受成在電影開機儀式上,居然主動將C位讓給了姜濤。

畫面中,楊受成一行人正在為新電影準備開拍儀式,合拍環節中,身為老闆的楊受成發現「客串演員」姜濤被擠在邊上,瞬間抽身給姜濤讓出位置。

可見姜濤在港圈的人氣,就連影圈大佬也得「折腰」。

再比如,天王黎明曾邀姜濤為其助唱;

劉德華與其在金像獎上合照,更是被一些香港網友吐槽「蹭姜濤流量」。

就連張學友也被姜濤「超越」,更有人發文說姜濤演唱中的感情更勝過張學友。

最慘的還數林俊傑,前段時間他邀請姜濤與其男團來演唱會助唱,但沒想到演唱會當天,只有半數團員到場。

更過分的是,到場的半數團員中只願意「出動」一位上台表演。

一開始,林俊傑為了演唱會效果願意妥協,「半數就半數吧,總比全不來要好」。

但當他聽到只有一人登台的時候,便決定取消嘉賓表演這一環節。

搞笑的是,這些團員在離開後就拉黑了林俊傑,並發文「紀念」這次事件。

而對於這場風波,港媒的態度也是耐人尋味,以「Mirror受辱」、「林俊傑得罪頂流男團」等詞大肆報道;而該男團粉絲知道後,更是紛紛指責「林俊傑耍大牌、蹭Mirror熱度」。

其實,這場風波無論誰對誰錯,在港娛眼中,Mirror很火,甚至可以與林俊傑相媲美。

當然,MIRROR男團中火的可不僅僅只有姜濤,還有盧瀚霆

近日,陳慧琳與香港又一「頂流」盧瀚霆一起在香港馬場公開表演。畫面中他一身紅色格子短裝出鏡,妝容精緻,舞姿妖嬈,讓人一言難盡。

不過,現場卻來了近千名應援粉絲,不僅如此,這些人光排隊,就排了兩天。

而在採訪中,陳慧琳得知這一消息更是震驚地瞪大雙眼。

要知道,這個盧瀚霆原先不過是陳慧琳MV中的一個伴舞而已,她也沒想到對方能火成這樣。

二、被「捧上神壇」的香港頂流們,真的能經受住考驗嗎?

不可否認,Mirror在香港真的很有人氣。

在香港,無論是商場、還是地鐵,幾乎都是他們的廣告。

就連導演杜琪峰都曾在媒體前公開吐槽,在香港,很難看不到他們。

而更誇張的是,僅2021年,該男團就承包了幾乎香港70%的廣告、代言。

真正做到了香港第一男團

在臉書上,還有這樣一個小組,名為「我老婆嫁左比Mirror導致婚姻破裂」,用來吐槽女生對該男團的應援,其成員已經突破30萬。

如此人氣,如此追捧,這個Mirror就真的優質嗎

或許不一定,這真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了。

下面,番叔從三個角度聊下這個「頂流男團」,並將他們和內娛頂流做逐一對比。

首先,是顏值。

在這個看臉的時代,顏值的高低無疑是偶像們的核心競爭要素之一。

但Mirror在這一點,似乎並不具備優勢。

他們的合照,遠看還行,但一旦放大,就讓人一言難盡了。

即便是其中顏值擔當、被粉絲評為帥過天王的姜濤,到頭來,也只是小眼睛、雙下巴、圓臉。

並且毫無身材管理,連脖子都快「圓潤」沒了。

有人稱他為「香港蔡徐坤」,這顯然對蔡徐坤有點不公平。

從蔡徐坤的長相來看,他的五官清秀,眉眼間距適中,鼻樑高鼻翼窄,是很典型的倒三角瓜子臉。

並且他的下顎線很清晰,側臉五官更加立體。

再加上蔡徐坤身高184cm,身材比例很好,是大家很喜歡的腿長臉小型帥哥,而這些姜濤都沒有。

再者,是氣質

或受韓流影響,新生代的許多偶像團體,都有著「陰柔」的特質。

但這並不意味著,一定要朝著這個方向「深化」下去。

以內地的時代少年團為例,他們的風格是繼TFboys的又一「養成系男團」,風格富有青春氣息。

一方面,他們的舞台表演功底紮實,風格多樣;另一方面,成員多向發展,比如宋亞軒的綜藝路線、丁程鑫的影視路線等等,都展現出各自的青春活力。

可Mirror不同,全員幾乎一樣的風格,無論是造型還是颱風都是如此。

以同為頂流的盧瀚霆為例。

在與陳慧琳同台的香港馬場表演上,吐舌頭、扭腰、拋媚眼,女性化的柔美與可愛,放在一個男團成員身上,著實讓人感到不適。

說到底,港圈男團的風格不應該被初代韓流風格所影響,時代在進步,Mirror想要發展,應該發掘自身的特長。

最後,便是能力

對於歌手出道的偶像組合來說,唱跳能力絕對不能短板。

很可惜,Mirror的唱跳功底卻恰恰成為他們被經常吐槽的點。

在金像獎的助演環節中,姜濤帶著團隊演唱歌曲《超級冠軍》,這是一首考驗唱跳能力的曲子。

表演中,姜濤不僅一分鐘瞟提詞屏N次,細看其眼神與手部的動作,有著一股說不出的彆扭感,觀眾甚至表示聽不懂他在唱什麼。

到了跳舞環節,現場畫面更是一片尷尬。

沒有舞蹈的節奏感,揮舞的雙手與肢體動作隨意又敷衍,到最後,他更是直接以笑場來結束整個表演。

這就是目前港娛頂流的能力嗎?

只能說,對比內地同為唱跳歌手的張藝興,他可以進步的空間太多了。

有意思的是,姜濤還總愛跳張藝興的舞蹈。

於是就有下面這一組的對比,可以看得出相同的動作,姜濤跳起來毫無張力和美感,而張藝興卻力量感、節奏感雙俱佳。

綜上所述,Mirror男團也正因為以上幾點,讓他們的走紅之路也是備受質疑。

三、資本自救的背後,凸顯出兩個讓人不容忽視的事實

其實,Mirror無論是從能力,還是顏值,匹配「頂流男團」四個字還是有點距離的。

這一點,網友們清楚,其背後的經紀公司也清楚。

所以,基本上自Mirror成團後,他們就沒有做過特定方向上的努力,日常的活動就是演唱會與商演。

有網友戲稱,「港娛現在整一個是「自娛自樂」模式了。」

讓人悲哀的是,這種戲言,無形當中也是事實。

《全民造星》製作人在接受採訪中,坦言:香港選秀節目中的年輕人都是被「市場淘汰的」,有顏值又有能力的人,不是去了內地,就是去了國外。

再加上日益低迷的港圈現狀,這已經不僅僅是「青黃不接」可以解釋的問題了,它的背後隱藏著「港圈對人才缺失的焦慮」。

從這個角度來看,姜濤、盧瀚霆乃至Mirror男團的港圈爆紅,更像是一場「資本自救」

那麼,港圈資本如何自救?

從Mirror的火速「爆火」介意看出,這些資本是想嘗試藝人在毫無群眾基礎的前提之下,運用資本打造一個乃至一群頂流偶像。

怎麼理解呢,沿用到建築領域的話,就是要建立一座「空中樓閣」。

這無疑是天方夜譚,單說能力,Mirror男團便撐不起現有港圈資本的野心。

最有力的反駁點,便是火遍香港的姜濤,在內地卻是「查無此人」。

所以,這種大相逕庭的現狀,凸顯出來了兩個我們不能忽視的事實。

其一,香港曾擁有的強大造星能力,正在慢慢消失。

都知道,港娛在上個世紀的八九十年代,有著強大的造星能力。

誕生出無數的歌后、影帝、以及唱作俱佳的明星,且從顏值、能力上來說,這些明星都是鎂光燈下最閃耀的人。

可到了新世紀後,港娛陷入沉寂,老舊的選秀與影視作品,不再富有新意,也就沒有了新生代藝人的接棒。

此外,曾經的當紅藝人也只能靠著「情懷」發展。

無論是發展前景還是成長空間,港娛都慢慢落後於時代,因此,外界對港娛的造星能力不再抱有幻想,

其二,不斷降級的港圈的審美,令人擔憂。

往前數三十年,港圈的顏值文化,可以說,引領全球。

絕美如王祖賢,即便是在韓國也能同樣受追捧。

四大天王單靠顏值都能撐起一片天。

可如今,推出的Mirror男團顏值與能力雙掉線,居然可以引為「風標」

這無不讓人感到荒唐又悲哀。

當然,番叔也能理解。

以姜濤為代表的Mirror男團能火,是資本想要看到的,也是港娛想要打破「困境」最有力的方式。

偶像斷層需要彌補,觀眾也需要新的追求。

但他們到底能走多遠,走多久,這終究是港娛需要考慮的問題。

畢竟,想要將「復興」重任壓在Mirror男團的身上,現在的他們顯然做不到。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安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59ab681c99085447c0bb5f0d6f29b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