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優秀的領導在說服員工時,不僅通過理性的分析,也要通過刺激下屬的感性來引導溝通,接受共識。在感性中,大家都有一個概念「物以稀為貴」,害怕失去某項東西比得到這項東西對人的刺激作用更發,一件事物的稀缺性會提高它的價值。這在工作中,也經常可以利用。小編總結了一下,主要有一下幾種運用方式。
機不可失
通過告訴下屬,如果放棄眼前的工作,以後就很難有類似的機會了,這樣的發展機會,對於大多數追求上進的員工都是很有吸引力的。比如這樣說:
「我知道,你有很大困難,但是這次公司欽點的我們部門加班的就是你和我,這是一次很難得在領導面前表現的機會……」
「我很理解你對於定的業績目標的意見,但是我給你說,全單位範圍內,你是少有的幾個目標被定的這麼高的人之一,這可是你一鳴驚人,一飛沖天的機會喲……」
這樣的說服,不在於工作本身是否很有價值,而在於這樣的機會很少,值得對方放手一搏。
機會難得
告訴下屬,眼前的工作時未來一系列更好的工作的先決條件,錯過了,以後即使有類似的機會,也會步步落後了,比如這樣說:
「組織上調整你的工作崗位,是為了給你壓擔子,這可是一個難得的發展機會,一定程度上相當於在輪崗培訓你……我當年可沒你這樣的好事」
「這次你代表單位去比武練兵,單位里沒有額外的補貼,而且你的本職工作還不能落下,真是難為你了。但是一旦你在這次比賽里得了獎,明年就可以代表市裡去省里參見比賽,屆時,你的眼界會打開,會結識更多優秀的人,今天辛苦一點也是值得的……」
這樣的說服,重點不在於工作是否價值很高,而在於這樣的機會是為了更好機遇的門檻,一旦越過了門檻,就獲得了更好的發展先機,值得對方去抓住機會。
通過這樣的分析,表面上沒有什麼的工作通過被不同角度的賦予意義,變得「搶手」起來,下屬在稀缺效應的影響下也容易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