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賊挖出本奇書上交,內容顛覆《史記》,被儒家當成異端邪說

2023-12-05     康康歷史

原標題:盜墓賊挖出本奇書上交,內容顛覆《史記》,被儒家當成異端邪說

文/老吳

盜墓賊挖出一本奇書上交,內容顛覆《史記》,被儒家當成異端邪說

現在的人買東西要求正品,解答疑惑追求權威專家,做什麼事都要求尊重事實,如果現在告訴你,有一本書它所記錄的內容和《史記》裡面講到的大相逕庭,那麼你會相信哪一個呢?

司馬遷《史記》的地位一直未被動搖過,大家都認定了它就是權威的教科書,但是意外被發現的一本書卻告訴我們司馬遷說的可能不是真的。

這本書就是《竹書紀年》,說這本書的內容之前,先說一下它被發現的經過。它是一個叫做不準的盜墓賊在盜魏安釐王之墓時發現的,他花費了很大的力氣好不容易挖開了墓穴,以為裡面會是高價值的寶貝,沒想到是一堆竹簡書。當時的他內心非常憤怒,很想一把火燒掉這些書,後來想想不能空手而出,就將這些竹簡都搬回家。

後來主動將其上交國家,這才讓史學界一片譁然。到底這本書裡面寫了什麼東西呢?其實它記錄了從夏朝開始一直到魏安釐王死去的這段時間的歷史大事件,司馬遷在史記中記錄的高尚的事情到了這本書中都變味了,全部成了你爭我斗的醜惡之事。

所以儒家的代表看完這本書後做到第一件事就是把它認定為異端邪說,對它進行了強烈的抵制。

老吳挑選這本書的幾個章節,讓大家看看為何這些史學家這麼反對這本書。

第一個是關於堯舜的故事,史記中把他們的關係描述得非常好,彼此對皇位很謙讓,而這個書中的舜很兇殘,一心貪戀皇位,是他將堯的皇位搶奪過來的,甚至還對他進行了囚禁,讓父子無法見面。

如果你覺得這第一個情節就讓你毀三觀的話,那麼接下來的情節可能讓你的三觀盡失。

商朝的是個有名的宰相,在史記中的伊尹將君主太甲流放是出於為人民考慮,因為太甲的能力實在是太差,在他的領導下民不聊生,所以伊尹迫不得已才接替了他的位置。而後來又讓太甲當君王,是因為看到他有能力管理國家了才結束對他的流放,並將君主之位還給他。

而在《竹書紀年》中的伊尹是個心狠手辣的人,他當上君主之位的手段並不幹凈,而流放太甲也是出於篡權的目的。更讓人聳人聽聞的是,太甲並不是伊尹請回來的,而是自己殺回來的,而最終伊尹也死在他手上。

雖然這本書引起了軒然大波,但是還是沒有一個有力的證據來證據到底是哪本書寫的情節貼近事實,因為這些歷史都是已經過去的事情,除非我們有穿越的能力,不然誰能說的清道得明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41fd8ab1a276be4d034f49cf99d1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