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新娘」去世了,這首詩所有人都會...

2023-11-26     多彩貴州網

原標題:他的「新娘」去世了,這首詩所有人都會...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據媒體消息

已故知名詩人余光中的妻子范我存

由親友證實於24日晚間逝世於台灣高雄

享年92歲

她就是《鄉愁》里的「新娘」

余光中與妻子范我存。圖源/@看台海

范我存生於1931年,祖籍常州市武進區雪堰鎮,年少時在樂山念書,小名「咪咪」。她是余光中的遠房表妹,與余光中相識超過70年,兩人於1956年結婚,至余光中2017年去世。

作家張曉風曾形容,余光中是眾人汲飲的井,而范我存就是那位護井的人。兩人在文壇被奉為模範夫妻,幾乎沒吵過什麼架。余光中曾分享婚姻幸福的心得:家是講情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

范我存的名字很特別。她曾說,因父親留學法國時,受到存在主義「我思故我在」的影響,於是為她取名「我存」。她與余光中為表兄妹,余總喚她的小名「咪咪」,兩人走過戰亂,相識攜手70年,恩愛逾恆,白首偕老。

范我存是古玉研究者,著有《玉石尚:范我存收藏與設計》等書。余光中於2017年去世,范我存與女兒為余整理遺稿,發表數篇詩作。余光中女兒余幼珊表示,母親一直受到腸胃道出血困擾,這次住院出血一直止不住,最後放棄積極治療,後來轉到安寧病房。母親的最後一程走得很安詳洒脫,四個姊妹也都回來在旁陪著,她沒有遺憾。

驚鴻一面,72年相守

余光中和范我存是遠方表親,二人的母親是堂姐妹。

17歲那年,余光中跟隨父母回南京,在一位姨媽家中巧遇范我存。回家後,余光中按捺不住心情,給范我存寄了份他親自翻譯的刊物。由於余光中太害羞,沒有問范我存的大名,只知道她小名叫咪咪,就把收信人寫成「范咪咪」。

1949年初至1950年6月,范我存和余光中先後到台灣,兩人不顧各自家長的反對,從知己發展成情侶。

年輕的余光中,將范我存頻繁地寫進情詩中。他寫得最多的,是她的眼睛:「細長的睫毛」、「淡褐的眸子」……

在《咪咪的眼睛》中,他說:「咪咪的眼睛是一對小鳥……直到我吻著了我的咪咪,它們才合攏飛倦的雙翼」。

她懂他,她對文學藝術有著敏感的品味,他們總是有聊不完的話題。他寫了什麼新的作品,總是會先給她看過,她是他的第一讀者。

1956年,余光中與范我存結婚。隨後幾年,范我存共生下五個孩子,余光中幸福地稱她為「小袋鼠的媽媽」。

不完美愛人

把「袋鼠媽媽」寫進情詩

成為妻子後,范我存包攬了家裡的瑣事。面對一個進入寫作狀態就對現實生活完全不聞不問的丈夫,她說:家裡已經有一位詩人了,不能再多一位。

婚後,范我存為余光中撐起了一方安心寫作的空間,她真的就如同一個袋鼠媽媽,悉心照料了一整個大家庭。

結婚30周年,余光中給妻子寫了一首詩,《珍珠項鍊》。詩里,他把和妻子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比成珍珠,幸運、珍貴,串成一起,就成了「因緣」線。

「鄉愁詩人」的愛給了祖國

也給了相濡以沫的妻子

1971年,43歲的余光中寫下了《鄉愁》一詩,自此便開始了獨屬於他的「鄉愁時代」。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2017年12月14日,余光中於台灣高雄病逝,享年89歲。《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談其人與其詩對中國文化與歷史的情感,並稱「余光中,對於一個中國的敘事,是一束強光」。

雖然詩人已逝,但他早就在《三生石》里,和范我存做好了下輩子的約定:「我會在對岸/苦苦守候/接你的下一班船/在荒荒的渡頭/看你漸漸地靠岸/水盡,天回/對你招手!」

余光中也曾在講座中說:「杜甫一輩子只寫了一兩首詩給太太,真是掃興!我就不一樣了,我寫給太太的就多多了。」在他心裡,終生對范我存心存感激:「我人生的每一個重大決定都是正確的,妻子選對了,兒女自然就對了。」

從17歲的驚鴻一面,到72年的漫長相伴,兩人之所以愛久彌深,不僅因為三觀相合的默契,也因為雙向奔赴的珍惜。

余光中在《余光中寫給妻子的信》中寫道:不要問我心裡有沒有你,我余光中都是你。

余老先生離世前一個多月的生日上大方地親吻著妻子

網友紛紛表示

「一路走好......」

來源:看台海、寧波晚報、澎湃新聞

紅星新聞、瀟湘晨報、上觀新聞等

編輯:唐海鷹

編審:安軼倫

審簽:李 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3aee91fa55886569391ffdfcd2cb2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