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27屆粵港澳大灣區車展暨新能源汽車博覽會在深圳開幕,以「CoEVO同步先行」為主題的2023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也同步在深圳福田會展中心舉行。
在大會的開始,活動主辦方代表王俠就開門見山表示:電動智能化是汽車技術的新一輪革命,讓100多年的汽車產業從夕陽產業重新回歸到朝陽產業,使我國的汽車產業在新的賽道中得以拉近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
智能網聯汽車的未來,在中國
在院士「問勢」對話中,孫逢春院士表示「我們在整車、驅動電機、電池等核心關鍵技術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部分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段建軍
正如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長段建軍所言「在1986年,奔馳就以普羅米修斯計劃開啟了自動駕駛的征程,到2021年,奔馳獲得了全球首個L3級有條件自動駕駛的國際認證,並在德國市場正式投放了搭載L3級功能的產品。在2022年,我們又再次首個全球獲得了L4級自動駕駛系統無人泊車的系統商用許可,因此我們是全球首家L3、L4雙持證的車企」。
在無數的不確定中,「電動化」是當下汽車行業變革中最大的確定性,這也是奔馳等百年老店發力「全面電動」戰略的原因。
與之相應的,是華為、比亞迪等國內企業在智駕領域的快馬加鞭。
余承東
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余承東講到,問界作為華為和塞力斯共同打造的第一個智選車,從0到1隻用了短短15個月的時間,就走過了傳統新勢力3、5年的道路。
余承東表示,「我們超越了特斯拉FSD和國內外所有的同行,我們智能座艙做到NO.1,今天我們又把智能駕駛做到NO.1」。對於新發布的智能增程技術,余承東表示能做到比比亞迪更省油。
雖然華為自稱智能駕駛已經做到行業的NO.1,但余承東依舊打出「人駕更安全」的口號,認為智能駕駛AI機器人起到的是輔助駕駛的作用,可以節省時間,並減輕駕駛疲勞,而高階一層次的智能駕駛還有待提升。
比亞迪智能駕駛負責人韓冰也表示,他們一直認為智能駕駛是輔助,而不是替代,人才是安全駕駛的第一責任人,而智能駕駛則是起到輔助、陪伴和救助的功能。
關於未來智能網聯化是否真的需要大模型,大模型能夠在哪些方面發揮作用這個問題,李克強院士表示,大模型的出現會在「人機互動」和「自動駕駛」方面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但因為汽車智能化需要訓練技術,做更好的感知,目前大模型有助於更好獲取數據、加工數據和做場景建立,並能夠進行一些算法的初步疊代、訓練,是一個技術推進的好工具,而想要完全代替人的思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於非院士則講到了馬斯克FSD系統的例子,稱馬斯克從2014年推出FSD,就被人問過,人工智慧到這程度,為什麼特斯拉還不能實現自動駕駛,馬斯克說很快,說明年,然而他說的這個「明年」已經說了十年了,並在最近也承認這個時刻還沒有到來。
於非院士講到,如果將人工智慧用到汽車領域的話,主要分為感知、模型或思考、執行三個部分,並認為因為數據不足的原因,第三個部分還沒有到來。於非院士表示,在第一個部分和第二個部分,我們都是在跟隨,能不能在第三個部分實現引領,則需要市政府、產業界和學術界、科研機構、高水平大學等共同努力。
而百度憑藉蘿蔔快跑在多個城市成功試運營,與華為、比亞迪等持有不同的觀點,表示「過去的實踐讓我們更加堅信,自動駕駛比人類駕駛更安全」。
百度自動駕駛業務部總經理陳卓表示大模型是百度各個業務的底層技術支撐,同文心一言一樣,自動駕駛、智能交通也會得益於大模型而獲得更好發展。智能汽車產業很重要的一個應用場景是無人駕駛的出行服務,L4級自動駕駛技術將為交通出行帶來新的動能。
此外,陳卓表示,百度依託文心一言大模型的特色優勢,實現了技術駕駛技術和應用的突破,文心圖文大模型不僅有利於大幅拓展了自動駕駛語義識別的數據,而且使自動感知泛化能力也顯著增強,還能使座艙演變為第三生活空間的核心載體,讓汽車具備情感和智商,實現更好的人機互動。
「卷」才剛開始
「用『卷』這個字來形容當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再合適不過了」,段建軍一語道破新能源市場狀況。
段建軍稱,2021年,奔馳就已經宣布了全面電動的戰略,在2021年,針對全面電動戰略也提出了務實的電動發展圖譜,2030年,奔馳將在條件允許的市場情況下,提供全面電動化產品。
而余承東更是將智能汽車的「卷」直接拉上一個層次,表示「卷才剛剛開始,未來還會更卷」!
余承東表示,未來五年、十年能活下來的廠家只有少數,原因是智能化時代,投資規模非常大,中小玩家會因投資強度不夠而無法支撐,稱比亞迪是未來少數能活下來的巨頭之一。
韓冰在後續的分論壇中也表示,比亞迪在上半場中引領著電動車的快速發展,也因此催生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空前繁榮,在智能化的下半場中,比亞迪也將引領行業走向智能化,並成為未來智能網聯汽車市場舉足輕重的一員,引領市場持續推進。
余承東講到:「華為用我們的智能網聯電動汽車最核心的技術,幫助車廠在極卷的時代能倖存下來、活下來,相信活下來的一定會成為巨頭」,並進一步表示相信和華為密切合作的廠家能成為少數倖存者!
隨著技術的演進、客戶需求的演進,作業系統也在進一步演進,從車機到座艙,再到整車,智能汽車戰場也將越來越卷。對此,徐強表示「希望斑馬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幫助客戶在智能汽車這麼『卷』的戰場上,更快的推出經驗的產品」。
電池產業乘勢而上,寧德時代當仁不讓
孫逢春院士提到,我國動力電池產業規模全球第一,世界市場上份額占60%以上,並認為電池應用怎麼創新、智能化怎麼創新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寧德時代黨委第一書記孟祥峰表示寧德時代堅持技術的不斷突破,不斷向新技術、新領域進行攻關,目前的專利布局處在領先的位置。並稱寧德時代的研發投入每年保持在5%以上,2022年研發投入155億。
孟祥峰表示,寧德時代在打造數字化的電池,所有的設計都是有數學模型可計算、可量化,不是過去簡單用材料實驗,而是更多創新成果來自於模型的計算和大數據的應用。當然,整個設計還是圍繞著安全展開,不管是材料、電芯還是系統集成,首先要打造最安全的電池。
針對全球專注的電池碳足跡和綠色電池問題,寧德時代提出不光從電池的生產環節進行降碳,延伸到礦產的開發、原材料冶煉加工、電芯製造和系統集成,全生命周期進行系統降碳。孟祥峰表示「我們的目標不光是讓電池的性能和性價比成為我們的競爭力,也要讓中國電池的碳足跡和碳排放成為全球的引領性目標,讓中國的零碳真正發揮作用」。
對於汽車智能網聯的未來,不同群體或企業由於業務上的差異會有不同的看法,但整體而言,都一致認同智能化是汽車革命的又一新階段,是新能源汽車下半場的制高點,「卷」這個字成為大家對行業競爭環境的共同認知,「卷」出來的少數玩家將會完成更高一階段的人機互動,以更加先進的技術來引領未來的智能汽車時代,甚至是開啟人類全方位智能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