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了關於綠色出行創建考核評價達標城市名單,97個城市達到綠色出行創建目標,我市成為內蒙古自治區唯一上榜城市。
據了解,在2020年綠色出行創建工作之初,我市就將此項工作作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抓手,形成了政府牽頭、部門協作、共創共建的工作機制和氛圍,確保了創建工作的順利推進。完善了綠色出行規劃保障體系、公共運輸用地保障政策,並拓展多元投融資渠道。通過嚴格執行國家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加大城市公交領域補貼力度,認真落實中央車輛購置稅專項補助資金優惠政策,將綠色出行建設項目優先列入市財政計劃,研究制定相關融資和籌措計劃,落實綠色出行創建資金。
經過兩年多的創建,我市綠色出行取得顯著成效,綠色出行服務品質實現提檔升級。據市交通運輸局相關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運營地鐵線路2條、公交線路208條,其中包括定製公交線路9條、學生公交線路28條、高峰區間線路5條、夜線9條、城鄉公交線路33條,80%以上的常規線路實現了和地鐵接駁擺渡。公交線路總長達到3800.4公里,公交線網基本實現了城市建成區全覆蓋。公共運輸服務更優質。經過近三年的線路優化與服務創新,公交線路設置更加合理,公交站點覆蓋率繼續提升。
同時,智能技術應用更廣泛。公交地鐵線路全部實現無現金支付,一卡通已實現全國互聯互通。市民可通過App實時獲得公交車輛來車信息。綠色出行環境更友好。大力推動人行道盲道等無障礙設施的建設,有效提升了居民綠色出行環境。在《呼和浩特慢行交通專項規劃》中,明確依靠「公交+慢行」出行模式為基礎,構建以人為本的慢行交通環境。創建期內,修建內蒙古工業大學人行天橋主橋、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中學人行天橋等多座人行天橋。保障非機動車路權,規劃設置相對獨立的自行車道,推進慢行系統建設,提高自行車道的網絡化、通達性和舒適性。增加了自行車通行空間,改善了騎行環境。
結合「青城驛站」創建的智慧候車室,體現綜合協調信息技術應用水平的提升。「青城驛站」是集合了多種功能的特色公共休息休閒室。截至創建期末,我市共建有372座「青城驛站」,其中250座兼具智慧候車室功能。
我市持續提升綠色車輛應用,截至創建期末,全市中心城區共有公交車1908輛,其中純電動公交車數量達到1512輛、天然氣公交車396輛,城市公共運輸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公交車比例為100%。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車均為新能源車,新增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公交車比例為100%。全市現已基本構成充電網絡布局。截至目前,市區共有新能源充電樁公交場站28個,總占地面積達92.67公頃,用電總負荷82860kW,充電樁560個,公共汽電車進場率為100%。
創建期內,我市組織的綠色出行相關宣傳活動取得良好效果。截至創建期末,全市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4.67%,綠色出行服務滿意率的現狀值達到81.67%,綠色出行已蔚然成風。
來源:呼和浩特市融媒體中心綜合 記者 雲艷芳 圖為資料圖片
統籌/張臻校讀/郭秀芬 初審/王方 終審/阿拉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