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的季節》,就做好一件事

2023-05-09     毒眸

原標題:《漫長的季節》,就做好一件事

懸疑劇,一個從網劇元年就成為「熱門概念股」的產品,一個幾乎每年都能出爆款的類型,到了2023年,連「創新」都成了一個老話題。

有時候創新像熱度不夠時勉強的亮點,有時候又像執行了但多少有點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騰訊在線視頻影視內容製作部天然工作室高級總監、《漫長的季節》監製、總製片人張娜就在項目籌備期間聽過一些人的質疑:這個故事從老年視角切入,會不會有點冒險?不擔心觀眾會不接受嗎?

張娜的回覆很直接:「並不擔心,創新是我們一直在堅持做的事情,我們也非常支持我們的合作者去嘗試新的表達形式。」

事實證明,不要小看年輕觀眾;更進一步,不要小看所有觀眾。

截至毒眸發稿前,超38萬人為這部劇打出了9.4的高分。會員收官當天,「漫長的季節 封神」登上熱搜第一。到現在距離收官一周過去,關於這部劇演員表演細節、劇中前期鋪下的伏筆,還一直在被討論。

這些年來,影視創作者們、平台、媒體,似乎都樂於就「年輕人喜歡的內容」進行分析、提煉、實踐,年輕人被打上了一個個鮮明的標籤,每個標籤都有對應的劇情、人設、類型片、明星。

《漫長的季節》的主創團隊警惕於這樣的方法論提煉。每當被問到「懸疑劇如何創新」「老年人視角怎麼讓年輕人喜歡」等廣泛的問題,或者訪問者試圖從他們的回答中總結些什麼事,他們往往會說「不是這麼簡單的原因」「不能這麼簡單地概括」。

「這是12集,每集一個多小時的體量,我才能表達出來的東西。」辛爽說。

「打個響指吧」

在《隱秘的角落》籌備期間,製片人盧靜就給辛爽看過《漫長的季節》劇本,當時,它還叫《凜冬之刃》。

2018年時,張娜找編劇於小千創作了《凜冬之刃》,講述一個父親跨越十幾年尋找兒子命案真相的故事。

辛爽對其中一段「生活化」的情節印象深刻:王響下班回來後,羅美素在熬藥,王響在幫羅美素倒藥的過程中,兩夫妻有一段拌嘴,是互懟,也有老夫老妻的默契。「你要是做這行的話就會發現,海量的劇本里能抓到把人寫的像個真人的劇本,不多。」

到《隱秘的角落》播出結束後,這個劇本面對的市場也已經悄然改變。觀眾對於懸疑劇有了更高的要求,一次機緣巧合認識盧靜後,張娜認同主創們對項目視角和類型的重新定位,所以劇本中老年人視角和生活化敘述進行了修改和強化。張娜很堅定地表示:「老年人的故事一樣可以很燃,懸疑題材也能非常生活化。」

合作就這樣一拍即合,主創團隊開始用一年的時間去調整劇本。在主角設置上,劇本把原本只有王響在查案的設定,調整成了「三老」共同行動,增加一些互動上的趣味。辛爽還從作家班宇那裡借來了「漫長的季節」這個名字,把原本「凜冬」的氣質改到了明亮的秋天。

一同借來的,還有那首劇里王陽寫的詩:「打個響指吧,他說/我們打個共鳴的響指/遙遠的事物將被震碎/面前的人們此時尚不知情……」後來我們才知道,這也是整個故事的註腳。

這種對文學的挪用,是辛爽的特點之一,張娜對此的總結是「浪漫的解構」。「他很有自己的風格,畫面和音樂大家都討論很多了,我覺得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他拍的作品有非常浪漫的氣質,用這種浪漫去解構生活和劇情,所以使這部劇在接地氣兒的同時又有了很豐富的觀賞層次。」

而「浪漫」體現在畫面上,用美術指導的話來說,就是「離地半米」。

早在選景的時候,他們就希望選擇一個「生機勃勃」的工廠,不同於如今回望工廠時總覺得它落寞、蒼涼,劇里的工廠開滿的小花,因為那就是王響當時心目中工廠輝煌的樣子。

為此,項目把拍攝地選擇了如今還在使用的昆明鋼廠。東北的場景也設計的並不「東北」,錄像廳後面有一個廢棄的游泳池就很反生活邏輯,但這都是主創們希望做出來的、與生活接近但又有些朦朧的差距。

選角上也要這樣,熟悉又陌生。

張娜對毒眸說,「平台看重的從來不是演員的知名度,我要做的是在各個方面把關,讓這個劇達到最好的效果。」盧靜也表示,「雖然這次很多演員都不是經常活躍在電視機熒幕前的『熟臉』,但其實他們都是非常有表演經驗的大拿,這種『臉生』也能讓觀眾不要因為演員的固有印象而影響大家對角色的認識。」

像范偉、秦昊這些觀眾非常熟悉的演員,主創團隊也通過特效化妝等方式,讓觀眾「不敢相認」,剛出場時秦昊蠟黃的皮膚和大腹便便的啤酒肚就是如此。

其他配角則因為「臉生」反而帶來更大的驚喜,比如同時憑「純愛戰神」和「性張力」,這兩次看起來有點矛盾的詞上熱搜的蔣奇明。羅美素的演員更是被觀眾誇讚演技非常自然,像極了生活中的親戚,劉琳飾演的李巧雲身上那股子堅韌勁兒讓人動容。可以說,劇中的每一個角色都刻畫的立體有溫度。

這種「離地半米」的朦朧,一路延續到了結局。一直到今天觀眾還在拆解,不停地截出劇中的畫面,試圖證明結局並非我們看到的這麼簡單。

但辛爽不準備解釋太多。「大家圍繞劇情的種種討論,就是我們打了一個共鳴的響指,形成了一個空間。我擔心我每說一句話,這個響指迴響的聲音就會變小一點。」

「不是這麼簡單的」

懸疑故事的拍攝地,要麼是寒冷的、大雪紛飛的東北,要麼是建築層層疊疊,營造神秘感的重慶。

而懸疑劇,本該是最怕「套路」的。《漫長的季節》的主創們早早就察覺到了觀眾對重複的抗拒,並對故事開始打碎、重來。這是「凜冬之刃」變為「漫長的季節」的原因之一,他們不想再像多數懸疑劇使用東北那樣,用漫天的白雪和寒冷的氣氛,營造一種殘酷的氛圍。

然而,這不是辛爽記憶中的東北,也不是王響心中的秋天。

小時候,辛爽曾經和爸媽一起騎著自行車路過一大片玉米地,當時夕陽馬上要落下去,把所有玉米照的非常金黃。「這其實是我對東北秋季的印象,溫暖,有一種碩果纍纍的感覺。」

堪景的時候,辛爽、盧靜和一眾主創還真的在夕陽下的玉米地合影了。回到拍攝地昆明時,辛爽對盧靜說:我們在雲南也種這樣一片玉米地吧!

《漫長的季節》中的玉米地,貫穿始終。但問題是,昆明是種不出符合拍攝需求的玉米的。

這給製片團隊出了一個大難題。他們只能輾轉多地尋找,最終在西雙版納找到一大畝適宜種玉米的農地,種起了東北的玉米地。

「創新」是每一部戲的主創都會思考的問題,但對套路打碎、重來再重構,就是要解決這樣一個個看起來吃力不討好的難題。或許因此,主創團隊才會極力避免被簡單的標籤化概括,在辛爽被問到「所以整部劇是想要治癒的風格」「定下暖色調才選擇了秋天嗎」「這個故事體現了老人視角的魅力嗎」等問題時,他都會說,「不是這麼簡單的」。

通過浪漫的解構也好,吃力的復刻秋天也好,主創們都是想構建起一個有溫度、有濕度的世界,爭取讓它不是一個一眼能看到底的東西,讓觀眾可以自己進來感受。可能只有主創前期搭建了一萬分的東西,感受才能感受到一百分。

就像老年妝特效,不是簡單地讓演員們成為「老人」。幾乎每天都有人問飾演黃麗茹的演員王佳佳:中年黃麗茹真的是你演的嗎?

盧靜也說:我們很認真地在做人物,我們做的是東北人,我理解的東北人本身就是很幽默的,然後特別可愛,他們這個屬性是我覺得很有意思的。

被大家讚美的「三老」的戲份,也不是簡單的「老戲骨」飆戲可以概括。作為「《馬大帥》十級學者」,辛爽發現「《馬大帥》的對戲是流動的」。

辛爽仔細鑽研了幕後花絮,發現很多對話之所以如此「生活化」,是因為很多內容就是演員現場碰出來的。「就給一個非常結實的戲劇情境,這場戲要完成的任務是什麼,很多東西其實是兩個演員之間互相碰撞,然後才能形成那種戲的流動。」

這次辛爽也有意地給幾位老演員發揮空間。這幾位老演員也幾乎每場都能給出一些「現掛」。製作特輯中,那場在飯館抓「邢三兒」,結果他們在廁所里與路人混戰起來的戲,辛爽喊了好幾次「咔」,他們還沒停手。

好多時候辛爽會故意不喊「咔」,「看他們表演是非常過癮的事情」。有一場戲是馬隊剛被李群痛罵完,三人從警局走出來,把龔彪留在畫面里。那場戲原劇本寫的是「龔彪看著王響遠去,自己叼了根煙。」但導演沒在「龔彪」抽煙時喊「咔」,秦昊就說了句「你幹啥去啊按摩去啊」,「這個就是演員自己能夠給出來的東西。」

在這一系列細節創新的累積下,主創們自信地認為,這是一部有充足「後勁」的戲。張娜自己就在三刷,「前面有足夠多的『閒筆』,到最後結局揭曉後你回過頭去看,都是伏筆。」

如果此時再問主創們,「這些都是為了懸疑劇創新的有意設計嗎?」他們大概也會搖搖頭:「不是這麼簡單的。」

「遙遠的事物」

在觀眾過去的記憶中,12集懸疑短劇內容,很少在騰訊視頻出現。不少人也會問辛爽,為什麼這次選擇了和騰訊視頻合作,感受如何?

辛爽對盧靜帶回來的一句話印象深刻:「支持藝術家」。

張娜也坦言,這部劇在騰訊視頻其實是一個非常新的嘗試,但還是給了很大的支持。「老闆thirty拍板說『那我們就支持藝術家』,於是有了這個拍攝了107天的12集短劇,這樣的拍攝周期和支持是非常罕見的,但很慶幸我們選對了,《漫長的季節》作為這次平台「X劇場」首發的項目也開了一個好頭,讓大家看到我們做品質劇的決心。」

出現在《漫長的季節》片頭的「X劇場」,是騰訊視頻推出的華語精品短劇集群劇場,除了現實懸疑外,還會有年代傳奇、古裝探案等題材的短劇。如同名字「X」一樣,「X劇場」不設題材限制,也不劃分特定人群,代表著無限可能和未知探索。

想要探索未知,總是要冒險的。這兩年來,會員們對作品的反饋,讓平台似乎也在思考和探索著與主創們的合作方式。

平台尊重藝術家,藝術家的回饋是尊重藝術。

張娜說從業這麼多年,確實很少見到辛爽這樣的導演。在《隱秘的角落》大火後,什麼項目都沒接,一頭扎到12集的《漫長的季節》里,一做就是三年。前期一起改劇本,後期剪輯時也有十一個月都泡在機房裡做後期。

讓辛爽一直被追著要「歌單」,也都是一首首找出來的。平常都在聽20年前老歌的辛爽,會在剪輯片子的七八個月里大量地聽「我可能會喜歡的歌」,聽到一首不錯的歌,就放進片子裡試試效果。「只有我覺得旋律和歌詞都非常契合時,才會拿來當這集的片尾曲。」

藝術家尊重藝術,那麼觀眾回復的,也是一樣的「尊重」。

藏在前面的「閒筆」,觀眾看的非常仔細。當辛爽被問到「還有沒有你藏的細節沒被發現」,辛爽笑著說「沒有了,已經被扒的一乾二淨。」

提到目前9.4的高分時,盧靜則一度哽咽,「真的非常感謝觀眾。這個評分很重要,它最重要的是讓這些創作者們,能夠拿著這個成績,他們未來的時間裡能夠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再用100%的努力專注去做。」

「遙遠的事物將被震碎,面前的人們此時尚不知情。」《漫長的季節》打了一個響指,國劇市場,有些遙遠的事物似乎也在慢慢改變。市場需要更多優秀的創作者,也需要有充分耐心等待《漫長的季節》慢慢生長的平台,幸運的是,平台目前已經都有了這樣的意識,我們也有機會等待更多《漫長的季節》的誕生,這對行業而言,無比重要。

在這個過程當中,創作者與觀眾的默契正在重塑,就像辛爽相信觀眾能共情一切,而不只是共情自己的故事一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0ef7b7c231d37223c86bcea71cd286d.html